第252章:形势巨变,大战爆发
“主公,这是为何动怒啊?”
荀攸见周琛看完信之后,面显怒色,却并未将书信递给他,忙疑惑地问道。
“哦,没什么,你看看这封信吧。”
周琛压制下心中的怒火,将那封皱巴巴的信递给荀攸。
荀攸看完之后,也是面露惊愕之色:“主公。公孙瓒首鼠两端,包藏祸心,暗中与刘备勾结,若是趁机灭掉晋国、赵国,那对我大周绝非幸事。”
“谁说不是若是让公孙瓒联合齐魏之手灭了晋、赵,那自然会倒向齐魏秦吴四国,形成五国联盟,针对我大周。”
周琛面色凝重,目光闪烁,快速地思索着。
“主公,这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荀攸微微思索,眼珠一转,当即道:“主公,晋、赵虽然兵少,但存亡之际,临死反击,也必然会让燕国、齐国大受损伤,魏国到时未必就不会趁机会,去分一杯羹。
那时,燕、赵、齐、晋、魏混战,我大周自可坐收渔人之利,顺利攻夺黄河之难郡县。”
“若如公达所说,本公便不闻不问,静观北方形势发展呢?”
周琛心有不甘,他现在还需要晋、赵保持实力,阻碍燕国、魏国发展,若是此次不管这两国。让这两国元气大伤,那燕、魏、齐就会实力膨胀,给他日后北上平定河北,增添难度。
“主公,既然如今形势巨变,那我大周,便应该增加兵力,扩大战争规模”
荀攸坚定地看着周琛回道:“吴国、秦国如今也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看来交涉不会提到作用。虽然数线作战,对我大周不利。但一旦我方攻击齐魏,吴国、秦国肯定会按照约定,进攻我边境,以牵制我大周的兵力,为齐魏缓解压力。
只要主公严令,当地郡尉配合征南将军府和征西将军府,,以秦国和吴国的实力,不可能侵入我国。到时主公在北面,联合征东、征西两路大军,再集结召集各州郡兵,趁着齐魏燕赵晋等国,在北方争利时,一举将我大周边境北扩到黄河南岸,那纵然燕国、魏国、齐国增强,又能对我大周形成什么威胁?”
周琛听荀攸劝他增兵扩大战争,此战实现他控制黄河水道的目标,顿时也以致不住内心的期待,看着地图,一阵思索,当即站起道:“好,形势如此,便不能瞻前顾后。此战必须趁着机会,拿下黄河之南郡县,将黄河变成我大周的北方屏障”
“主公,但是扩大战争,属下怕国内臣民多半不会支持。”荀攸见周琛同意他的观点,却是又不禁想到了一个重要前提。
“这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本公自有主张。国库空虚,但是内库难道也没钱么?”
周琛毫不犹豫,说出了他的打算。
“主公,内库可不是主公的,是所有公族的,少府未必会同意主公的决定。”
荀攸苦笑起来,周琛这个办法实在是不太高明。
周琛明白荀攸的意思,却是毫不在乎道:“若是连公族都不能说服,本公还如何去说服其他大臣和百姓。此处战事,便交给公达处置,在本公大军到来之前,依旧按照原计行事,一切就拜托公达了。”
“主公但请放心,属下定不让主公失望。”荀攸当仁不让,坚定地答道。
“军情紧急,本公这就带人回洛阳了,最迟第三日给你消息,本公临走前给你一道手书,你可命豫州各郡郡尉速速集结郡兵,听候调遣。待得到我回复,便立刻集结大军,联合征北、征东、水军,四路大军发动总攻。最迟三日后,本公会率荆北四郡郡兵敢来支援。”
周琛说话间,写好手谕,递给荀攸,上前拍拍荀攸的肩膀,道声:“密切关注北方动静,相机而动”
“属下谨记主公嘱托。”荀攸弯腰行礼。
周琛却已经带着几名亲卫出了大帐,在百名护卫下,策马疾驰往襄阳而去。
………………
马上疾驰一日一夜,赶了九百多里路,周琛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回到了襄阳。
吩咐侍卫下去休息,并安排人好好照顾坐骑,周琛自己却未停下行动,立刻回到公府,派人召集公族主要元老,前来公府议事,同时派人请荀彧、陈群、阎忠、郭嘉、董昭、毛玠、程昱、顾雍等重臣一个时辰后,在国府议政厅会面。
果然不出荀攸所料,公族之人,虽然没人敢反对周琛挪用内库资金,但也很少有人站出来支持他。
倒不是这些族人不肯支持周琛,实在是周琛制定的许多律法,规定了许多事情的办理章程,这些人才刚刚适应这些律法,如今制定律法的人,却来带头违反律法,这就给众人造成了相大大的混乱和疑惑。
那到底以后是按照律法行事,还是按照人情办理?
这一下就牵扯到了大周立国的根本,以及日后发展的道路。
周琛本来对公族的态度十分不满意,但是受到宗正的提醒后,终于才意识到这点,再不以国公和族长的身份,要求公族的人毫无条件支持他。
索性便以个人的名义,向内库借贷这笔资金,这才算圆满解决了此事。
筹集到资金之后,周琛顾不上困乏,立刻赶往国府议政厅,前去与几位重臣商讨扩大战争的事情。
“诸位,为何要扩大战争,增加讨伐齐魏的军队,本公方才已经详细告知诸位,形势巨变,自然方略也要改变。如今资金的问题,本公也已经解决了,剩下就是购置军粮、武器,集结大军,各位都是大周的肱股、支柱,国家依赖各位,还请能够理解本公的决定。”
周琛眼中布满血丝,眼窝深陷,坐在议政厅上的麒麟座上,讲理由大概臣属一遍后,期待地看着几位重臣。只要这三台六部的尚书支持他,那一切自然都没有问题了。
几位重臣相互对视几眼,却都没有一个人着急说话,看着周琛此刻一脸倦容,满眼血丝的神情,几位大周肱股重臣都是心中说不出的难受和感动。
周琛风尘仆仆,浑身疲惫的样子,显然是紧急从前方赶回,这样重视民意和臣属意见,为国奔波的君主,五百年未必能有一人。
仅以此点,便足以证明,这样的君主,不可能会是穷兵黩武,不体察国力民心的人,这便足以让所有百姓和臣属支持他的任何决定了
“臣等皆无异议”
几位大周的重臣相互对视几眼,最终异口同声地答道。
“什么,你们这就同意呢?”周琛几乎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座下的群臣,国有律法,身为制定律法的人,他自然知道整个大周朝政运行,有哪些规则,事权不聚于上,战争这种大事更不会任君主一人决断,三读之后,三台六部所有尚书,三分之二同意,才算通过。
如今周琛才解说一遍,还没有正式下达书文,让国府讨论便通过了,这还是自大周建国后,周琛的提案第一次这么顺利通过。
周琛此刻也无暇去想群臣为何这么支持他,以为是所有重臣,和他想的一样,都是看到了黄河水道对大周的重要性,也再不纠缠此事,当即道:“尚书令,既然国府无异议,那筹集军粮、动员百姓、集结郡兵之事便全交给你了。对百姓一定要耐心解释,做出足够的补偿和妥协。
一年之内,发动两次大战,百姓肯定会有怨言。一定要在战前和战后,对士兵的安家费等处理妥当,不能让士兵上战场了,还担心家里事情,还有其他方面的,你们国府也要好好商量,拿出最好的方案解决。”
“臣等遵旨。”尚书令荀彧、户部尚书董昭、兵部尚书郭嘉、吏部尚书毛玠等人,听到周琛的吩咐,心中虽然感到无奈,却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领命。
周琛从内库提取的资金,虽然不少,但若是要办理好他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再多三倍也不足,众人只能另外去想办法了,谁让他们一时激动毫无意义地同意了。
“琛拜谢诸位了。”周琛也知道几位重臣的难处,从座上下来,向众人施礼一拜,唬的众臣赶紧连连口道承受不起,周琛这才心满意足地道:“既然如此,诸位就去忙吧,兵部先向豫州各郡郡尉下达命令,向扶乐县城集结。荆北的郡兵也要尽快向豫州边境集结,本公这便下去歇息歇息。”
周琛连公府也没回,直接便在国府他办公之处歇息了下来,这一觉睡了足足四个时辰,等周琛第二日醒来,已经是与荀攸道别的第三日。
周琛起来之后,询问了荆州郡兵集结状况,知道他还需要两日,才能率兵赶到扶乐县,便书信一封,将状况告知荀攸,让他依旧按照原先计划行事。
两日后,周琛率领四万荆北郡兵从南阳赶往颍川时,荀攸也收到了北方形势变化的消息,遂按照计划,不等周琛到来,便集结郡兵,连接征东、征北两路大军,全面发起了南线对魏齐的攻击,一场谁也没有料到,会越大越大的战争,再次席卷大汉的天空。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