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应对
作者:三郎姓李      更新:2019-08-24 07:17      字数:4570

第一百四十四章应对

快餐店开张之前,大家坐在一起,集思广益,考虑到了很多需要关注改进的地方,独独在粮油煤这几项最根本的原材料和能源上,却从来没有人投注一丝的目光,包括袁野这个重生者也是忘得连影儿都没有了。

此刻的他也意识到,自己并非机器猫,一个无所不能的小怪物。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粮食和燃煤的进货渠道如何解决?到哪里去买粮食,到哪里去买燃煤?经过这番波折后,如何找到一个长期稳定而可靠的进货渠道?

这可是悠关袁记生死的大事件,这个问题若是不弄个水落石出,袁记也就只能宣告gameover。

而作为袁记快餐的策划者,整个袁记的灵魂人物——袁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确实疏忽遗漏了这个要命的关节,天真的他把袁记开店想的过于简单了。

说真的,这也不能全怨袁野,袁野虽然是1971年生人,成长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但他的后半生经历却徘徊于二十一世纪,那个时代物资丰富宛如天堂般,五彩斑斓,应有尽有,只要你手中有票子,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

而且各种供销渠道四通八达,各家快递公司都能畅通无阻的送达你的手中,什么线下线上,什o2o、b2c、b2b、c2c,什么淘宝、京东、亚马逊,各种商业渠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就连枪支管制严如铁桶般的中国当下,还有人铤而走险妄图从网络上偷偷购买手枪等危险物品,近乎得手。

而且除了一般的大众交易外,许多在购买大宗物品时,都能得到更加优惠的折扣和更加周密细致的vip服务。

袁记只须一个电话敲过去,又或者在购物平台下一个订单,什么标号的面粉,什么等级的燃煤,需要多少斤,交货地点在哪里,所有一切,都是顺流而下,水到渠成。

当收到袁野的订单,供货商或者原料商早就巴巴地开着货车风雨兼程,力图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他所需要的物资送达袁记门店前。

然后无需货主吩咐,吭哧吭哧地将面粉一袋一袋扛进店里面,码放整齐。

那服务态度,伺候皇帝老儿也不过如此吧。

哪里会出现眼前这么狗屁倒灶的烂事儿?

袁野全然忘记了此刻他还置身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物资短缺的时代,那个时代除了人不缺,什么都缺。

直到近些年来,社会民主党中央政府才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口号,大力发展经济,大家的日子才松快许多。

即便如此,计划经济在中华大地上依然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占据着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所谓的商品经济还只是一株幼苗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破土而出,除了沿海个体经济稍成气候,江城这样的内地小城,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强大计划经济乌云笼罩下的国民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切都按计划来,一切都按照配额来,所有居住城市的民众都是按照国家的定量物资供给生活。

所以每一家的屋里都还存贮着一大堆的本本和票证,买粮、买油、买面要粮食供应本,哟,还要带上粮票、油票;

买燃煤要煤本,还要煤票;

买布要布票;

买肉要肉票;

买过年的特供食品,还要附加的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票证,反正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日常是须臾离不开那些本本票证的,各种票证充斥着他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大家都习以为常、安之若素了。

开革开放后,农民除上交国家的粮食外,还有了一些富余的粮食,然后这些多出来的粮食流入自由市场,由此在城市中出现了所谓的议价粮。

但这些议价粮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对于数百斤数千斤的采购商来说,比如像袁家这种开快餐店的大客户,实在是多有不便。

主要因为,农民手中富余的粮食一般不会太多,大都是一丁半点,而且还分散在众多的农户手中,再者说了,各家各户耕种粮食的品质也参差不齐,各不相一。

还有自由市场上买回来的粮食里面沙子、小石子之类的杂质多,大米颗粒碎裂多,面粉偏牙碜,根本无法达到国营粮店的粮食一样的质量。

如此品质的粮食令袁记这样的采购商无所适从,纵然买了回去,也是纯粹砸自家的招牌。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颇令袁野挠头,这些议价粮的价格都是随行就市,跟着市场走,与市里国营粮店的价格相比,差价通常能达到两到三倍之多。

袁记按照这样的高价买回去粮食,委实吃不消,利润即便有,也会被剥掉三层皮,剩下的便没有多少肉了。

袁野不是没想过走国营粮店的渠道购买粮食。

国营粮店里的粮食质量稳定可靠,且货源充足,不会出现断货的可能,还有价格低廉,好处实在多多。

他并不是个拘泥不化、机械刻板的人,眼前明明有个国营粮店这个大漏洞可以钻,凭什么还要走冤枉路?

当年广@东沿海盛行一则戏言: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道走,说明了当时人的一种投机心态。

袁野不禁在心底忖度,能不能找个认识粮食系统的牛人,帮忙牵线搭桥,打通关节,在粮店内部找找熟人,塞点好处,以后但凡米粮油各种物资,都从粮店进货,反正通过这个渠道买粮的人不在少数,又不差他们一家。

说白了,他的这种行径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通过计划内的价格赚取计划外的利润。

他可没想那么多,又不想当什么张海迪、朱伯儒、***,舍小利,顾大家,那样的人生固然高大上,不过还是让别人去当吧。

袁野觉得心太累,什么都要装,真不是他这个重生者所想往的人生。

他重生后的目标并不强大,并不伟丽,说起来真的很低调,很有烟火气,他只想让家人和朋友活的更好点,更幸福点,剩下的就是自己能活的更自在点,更滋润点,如是而已。

他的要求真心不高,很容易做到的。

………………

袁野便将国营粮店的情况说了一遍,看家里能不能找个“能人”走通这一关节。

倘若家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心中倒有一个,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张这个口,毕竟欠人家的人情已经不是一桩两桩了,他真不想再麻烦人家。

大姐袁茵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小弟所说的能人,她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管是粮食和燃煤,她都会让老公肖军去解决,她相信肖军绝对会圆满解决这些麻烦的。

袁野不禁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肖军在供销科工作,人面广,认识人多,兼之能言善道,会来事,会看人下菜,这桩事情交予他去办理,自是最佳人选。

袁野以为自家倘若托他办事,依照肖军的尿性,他定然会拿乔,推三阻四一番,最后在众意拳拳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整个一不装逼不舒服斯基。

那份嘴脸,看着叫人像吞下一只苍蝇般难受,袁野委实不想再去麻烦这样一个讨嫌鬼,但见大姐一副欢欣雀跃的样子,涌到嘴边的话就吞了回去。

大姐,只要你喜欢,那就按你的方法办吧!

没想到袁茵回去后给丈夫肖军一说这件事,难得的是,肖军竟然爽快地满口答应下。

第三天傍晚时分,他便兴冲冲跑来大院告诉他们,袁记快餐的危机统通解决,你们就等着收货吧。

在袁家看来,份外棘手的事情,宛如天要蹋下来一样的事情,到在肖军手上,却三下五除二,七里卡嚓地轻检解决掉了。

人家轻而易举地将事情办妥了!

有关系有人脉的人就是不一样!

……………………

说起来,肖军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帮助袁家解决麻烦,也是他们家的老太太刘兰枝的耳提面谕所致。

老太太毕竟多活了几十年,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人老成精。

自从袁家搬家伊始,刘兰枝便冷眼旁观,觉察到袁家最近动作不断,先是在后院悄悄起屋,紧随其后又弄了个招风的小卖部。

从袁家第一步开始,她便有些摸不准自己这个亲家的脉象,不知人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便偷偷留了个心眼,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老太太总觉得进入七月以来,袁家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举动,这些举动每每别出机杼,聪明之极,每一步都走的天马行空,叫人无迹可寻,连刘兰枝这样的精明人都始料未及。

可怎么看,那些动作都不像是他们袁家人过去能够做出来的。

而且说来也巧,袁家居然干什么成什么,至今还没有一样失手的,宛如“常胜将军”赵子龙杀进曹营七进七出,所向披靡,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神人在背后相助似的。

对于一个相信鬼神的老太太来说,这可就有些神秘诡异了,一旦牵涉到世间神秘莫测的不可知力量,老太太便不由得紧张起来,不由得重点关注袁家。

刘兰枝当然无法猜透里面的关窍,都出在袁野这个重生者身上。

刘兰枝以前是瞧不起亲家的,发自内心地看不上这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妻。

而今亲眼目睹亲家鸟枪换炮,突然之间从小打小闹,竟致大鸣大放,开起了袁记快餐,一时抖起来了,由不得刘兰枝不郑重待之。

谁都不愿意得罪有本事的人。

她这才吩咐那个都三十好几的人还耽于玩乐长不大的儿子肖军,全力以赴帮助老丈人解决这桩事情。

既然太后都发话了,肖军哪有不听命的道理。

一旁的肖正国看在眼里,气道:“你吃药吃多了,怎么想到要去帮他们家,你不知道你的孙子怎么没影的,还想热锅贴人家的冷屁股?”

肖正国一辈子都无法原谅儿媳袁茵,因为袁茵的固执和怯懦,他肖氏将因此彻底断掉传承百余年的血脉。

一想到肖氏从此后继无人,肖正国的心都是冰凉的,他死后将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因为讨厌袁茵,肖科长连她所在的娘家也一并讨厌起来。瞧瞧她们家都教出什么样的女儿,忤逆不孝的东西?

刘兰枝见老伴发怒,劝解道:“老肖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袁家可不是以前的袁家了,我们不能再拿老眼光看他们了。”

肖正国一脸疑惑地看着刘兰枝,道:“你,什么意思?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袁家能摇身一变,由孙猴子化身如来佛祖?”

刘兰枝笑着摆摆手,道:“那倒是没那个本事,不过你听听我给你细细讲讲他们家近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这家人真的大变样了!变得大不一样了,变得很有能耐的样子。”

肖正国一翻金鱼眼睛,没好气地回道:“变了,有能耐?能变成什么样,有能耐到什么样儿?你倒说说看,让我仔细听听。”

刘兰枝便将近来袁家的一系列举动一五一十说了个通透。肖正国闭着眼睛思考了片刻,道:“去,给我泡杯茶来。”

刘兰枝忙起身给老伴端过来一杯茶来,她知道肖正国一向有个习惯,一旦凝神思考问题时,便会一边品茗茶水,一边仔细斟酌一二。

肖正国品茶品到一半,一句话脱口而出道:“这袁家似乎乌鸦变凤凰了呀!”

刘兰枝一拍大腿,道:“对,老肖,我就是这个感觉,错不了,起先,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听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我原来的直觉一点都没有错。他们家真的可能飞黄腾达了。”

肖正国斜了又矮又胖的媳妇一眼,终于现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当年可是一表人才,远近闻名的漂亮小伙儿,追求他的女孩不说一百,也有五六十吧,要不生出的儿子姑娘都是那般优秀,不就是遗传自他的优秀基因么!

自己这么优秀的条件,当年却一力要娶棉纺厂厂长家的这个矮冬瓜刘兰枝,看起来自己当年的眼光还是没有看错的。

“你看到人家都要飞起来了,你又想与他们家重修旧好么?”

“怎么,不行么?”

肖正国点点头,又摇了摇道:“行,可是行,老刘啊,你可不能出面,尽量让肖军去做,肖军是他们袁家的半子,时间一长,人家自然会推己及人,念叨你的好的,不要再做那些不必要的无用功,听到没有?”

他半辈子混迹企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圈,心里没点水,能吃得开,眼见亲家乘势欲飞,他也是个非常现实的人,岂能不借助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