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全面新政
作者:半面公爵      更新:2019-08-30 03:30      字数:2907

曾经隔岸观火的各方节度使归顺了,一直拥兵自重的禁军首领也被下放了,自己曾经的患难兄弟也打发到了乡下。禁军不但被一分为三,领导也全部换成了菜鸟,按理说老赵这会儿应该轻松许多,至少可以告别此前寝室难安的生活,但老赵是一个极具野心和创造力的政治高手,他的胃口很大,根据他的设想,整个大宋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各方面的权利都要绝对掌握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之所以有这样近乎疯狂的集权嗜好并不是老赵不愿意相信其他人的能力,相反他十分懂得用人策略,然而对于关乎江山社稷的重要领域老赵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判断,所以唯有实现绝对的集权,才能正确的让赵氏王朝这艘大船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航行。

老赵把自己当成了杰克船长,只不过,他没有杰克那么放任不羁,他需要一步步精确设计,来达到最终的目的,这也许就是老赵开启全面革新的动机所在。

其实老赵心里面一直担忧着一件事儿,那就是地方节度使势力问题,这也是个要命的问题,地方节度使的权利过大,总揽地方的各项大权,这样对朝廷来说迟早都是致命的隐患。适逢这时候禁军正在进行改造,老赵单独设立全新的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拥有禁军的统兵权,这就意味着禁军三支的首长只有领兵操练打仗的权利,却不能调动兵马,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二者相互牵制的局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老赵先是想了一招,找人订立精英的兵样,兵样就相当于现在的上等样品,比如身高多少,体重如何,健康状况怎样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制定好兵样以后,老赵就派人将用木头做的兵样送到各地,让地方的节度使按照这个标准挑选士兵送到禁军,这样一来大大的削弱了地方部队的军事实力,禁军和厢军(地方部队)由此拉开了距离;

仅仅是从兵丁上削减还不够,老赵趁热打铁,任用在中央担任官职的大臣到地方做县官,分割了节度使在地方上的行政权力,以前大小事宜都要经过节度使的点头应许,甚至节度使可以自行任命辖区内的官员,权力一时无二,老赵此举正是冲着地方节度使毫无节制的滥用行政权而来。地方节度使不是傻瓜,他们也知道皇上用意何在,但知道了也只是干着急,现在天下大势基本已定,朝廷数项措施并举齐下,地方节度使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自认倒霉心甘情愿全盘接受。

为了防止将领和官员们在一个地方做官做得太久,形成自己的小派系,老赵专门实施了全新的三年一换政策,也就是以三年为期限,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防区之间的官员将领进行互换,这样一来没等大伙混个熟脸,当官的又换了新面孔,从而预防幕僚门徒的出现。不得不说这一招很绝,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官场都离不开人脉关系,而关系也是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一方官员在自己的地盘待的时间过长,这无疑给不良人脉关系的滋长提供了温床,老赵棋高一着,直截了当的将迂腐势头势头扼杀在摇篮里,让那些有试图以权谋私的投机者叫苦不迭。

此外,老赵为了遏制地方节度使克扣地税,妄自乱摊派,特地设置了通判和转运使,新设置的官职目的很单纯,就是想要从根源出发,来个釜底抽薪,彻底架空地方节度使的势力,几年实施下来,节度使彻底沦为光杆司令,手下全部清一色的老弱病残,银根也被牢牢控制,就算是想揭竿而起,重演当年的兵变也是有心无力。

诸如此类的手段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老赵骨子里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之所以采取这一系列针对节度使的制裁措施,本质还是担心地方割据势力有朝一日翅膀长硬了,胆子也就容易跟着变大,一旦出现可趁之机,这帮人就有可能不听他使唤,而到时候老赵手里的禁军肯定不足以抵挡地方浩荡的军队,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

在对节度使下手之前,老赵曾向自己的谋臣赵普求教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的方法,赵普给出了十二字方针: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回顾赵匡胤此前的种种举措,不难看出他正是照着这个方针实施的。

可以说,老赵对赵普同志还是很信任的,赵普从陈桥兵变到大宋王朝建立之后的各项变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时候,赵普充当了赵匡胤的参谋,一旦赵匡胤遇到了什么麻烦,难以解决的时候,赵匡胤第一时间是去请教赵普,而赵普也并非浪得虚名,他总能在关键时刻,用直白犀利的语言,给赵匡胤如醍醐灌顶一般的启示。

二人既是君臣,也是同志,更是知根知底的朋友。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两赵组合可能会留给世人一段,只不过这都是我的设想罢了。

记得七匹狼男装有句很经典的台词——男人不止一面,今天你想秀哪面?诚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甚至多个不同的自我,他们有的代表积极向上,有的则象征阴暗诡异,不同自我之间互相博弈,从而形成了多重人格这个概念。

普通人尚且存在多重人格,更何况老赵这样一个通过兵变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一方面他向群臣展现出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而另一方面他又无时不刻的审视观察着自己周围的嘴脸,他不确定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忠实拥护者。

既然无法分辨,那么就只有防患于未然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已经散去,偌大的内殿一下子变得空旷死寂,身处在庙堂之上的老赵,像是流浪在荒野的小孩,想要寻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却又总是失望而归。

除了削弱地方势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够做到天下长治久安,杜绝五代十国那样的糟心事儿。

老赵冥思苦想,最终找到了答案:重文轻武。在全天下推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考取功名,少闹事儿”的主流价值观,这样一来一代传一代,人们在心里条件反射似的排斥武力,那样即便是有人要起兵谋反,没人响应,也就很难成气候。皇帝不可怕,就怕皇帝有文化,赵匡胤小时候没怎么正经读过书,习惯了舞刀弄枪,现在却有玩起了文艺,这是为何?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看清楚了文臣书生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只会磨嘴皮子,好坚持原则,喜欢打嘴仗,自诩清高,有时候还透露出些许文人的迂腐,这些恰好可以与武将的五大三粗,骄横跋扈形成对峙。

老赵本来就对武将没什么好感,现在文治天下方针的提出则更加奠定了赵匡胤的执政基调——重文轻武。

文治,肯定离不开朝中的文官大臣,想要将国家大事都一揽子的弄到自己手里,实现彻底收权,就必须要解决宰相权利过大的问题,宰相自唐朝以来,权利不可谓不大,国家军政大事都要经过宰相过目,在起草意见呈递给皇帝,皇帝要做的仅仅就是起到一个应许的作用,盖个章,或者朱批两个字“同意”即可。宰相办事效率高,成绩斐然,对于皇帝而言,其实算不上什么坏事儿,至少宰相的存在能缓解皇帝肩上的压力。

但,事情也有例外。

老赵打小就是个练家子的,他精力很充沛,也很想自己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一展身手,更何况他还是集权的狂热追随者,此前在财政、军事、中央与地方实力调配、官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将天下大权揽入自己手中。

很显然,宰相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政务处理的权限,很多时候老赵扮演的只是办公室主任的角色,老赵哪会善罢甘休。

随后老赵就采取了措施,设置参知政事一职来分割宰相的权利,让其逐步形成一股与宰相势均力敌的势力,两者相互制约,而最终的结果便是相权削弱,彻底走下神坛,老赵对中央最高权利的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