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小打小闹的技俩被老赵看着眼里,急在心里。此前由于南线作战腾不出手来,两湖收复之后,大宋军队又转入对后蜀的作战中,所以这期间,老赵一直很忙,以至于让北汉胆子越来越大,居然有了逐步蚕食大宋地盘的念头。
这时候北汉创始人刘崇同志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刘钧继承大位,坐上皇位之后,刘钧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汉位于山西境内,北边紧挨着契丹,南方又是逐渐兴起的大宋,整个国土面积很狭长,粮食产量也不高,而且当时煤炭行业还没发觉,也没有“煤二代”这个概念,所以北汉国内人均收入很低,折算成现在的标准估计跟北朝鲜差不多一个档次。
大伙吃不饱,穿不暖,就要另寻出路,为了安抚民众,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北汉的第一任皇帝刘崇才不得不以国家的名义,在边境上打家劫舍,搞点副业什么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老刘同志其实挺不容易的。
国内一穷二白,旁边的邻居也是狠角色,北汉就如同一只瘦弱的羔羊游离在狼群中间,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邻居的晚餐,如何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的机会,问题摆在了小刘同志的面前。
考虑到与大宋之间已经成为宿敌,不再会有结成盟友的机会,而辽国契丹则不同,双方之间素有往来,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小刘提出了“不招惹,认干爹”的六字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对大宋尽量采取不招惹,不袭扰的策略,对辽国俯首称儿,将辽国作为北汉的靠山以此来与大宋保持对立。
对于此时的北汉来说,此举虽说有失体面,但为了生存下去,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认人做爹的招数也并非小刘同志首创,后晋高祖石敬瑭当初为了取得契丹的支持,就曾经当过契丹的儿子。
当然,与现在的“干爹”文化不一样的是,当儿子非但不能从干爹那捞点什么好处,反而每逢节假日还得给“干爹”送上贺礼,此外北汉国内稍微有点大的举动,都得提前向辽国君主辽穆宗请示:比如哪天刘钧看见路边一大婶的女儿,决定要娶回家做媳妇,在结婚洞房之前,小刘必须向辽穆宗请示,申请内容大概就是:儿子今天准备娶媳妇,您老看行还是不行?
这儿子当得也够窝囊的,但好处也并非没有,至少北汉每次遇到大宋部队前来进犯,北方的辽国都会派遣援兵前来解围,这也是为什么在后蜀灭亡之前,老赵没有大规模发动攻势的原因。
早在刘钧即位之后,北汉就取消了主动袭扰的策略。小刘认为自己父亲此前的举动无疑是在玩火自焚,形象的来说大宋就好比一头沉睡的雄狮,而北汉却只是一只小老鼠,二者之间的力量本来就相差悬殊,要是小老鼠还继续不知死活的去袭扰狮子,那后果将会很严重。
所以,刘钧掌权后北汉以退为进,改进攻为防守,在两国边境形成对峙的局面。
老赵却不大喜欢这样的局面,在决定讨伐后蜀之前的几个月内,老赵任命自己的义社兄弟李继勋北征先行总指挥,并率领手下士兵万余人对北汉辽州发起试探性进攻,原本老赵的意思只是先行试探一下北汉军队的战斗力,没想到李继勋率领的部队一鼓作气居然拿下了辽州。辽州沦陷后,小刘同志再一次向干爹求援,辽穆宗接到求援信后也没含糊,随即调出上万人汇同北汉地方部队一道组成联合部队,当部队赶到辽州城下,李继勋率众实施了反突击,将联合部队打得四处逃散,溃不成军。
联合部队反攻辽州失败后,双方再一次进入对峙状态,而就在同一年,大宋开始征讨川蜀,因为老赵对其有所防备,在边境附近的据点都留有部队驻守,所以这期间北汉与大宋之间都相安无事。
公元968年,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刘钧同志积劳成疾,最终因病去世,享年42岁。刘钧在位期间勤政爱民,竭力维护国社会安定,在对外关系上,刘钧也能够比较恰当的应对。
北汉积贫积弱,再加上疲于应付来自外面的威胁和讨好辽国,让整个北汉国力日益衰退。伴随着刘钧对辽国的态度忽冷忽热,这也引起了辽穆宗的不满,内外交困的局面让刘钧伤透了脑筋,以至于抱怨而终。
刘钧死了,而北汉的烂摊子还依旧在那不远不近,接下来又轮到谁来接手呢?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
刘钧没有亲生儿子,只有两个养子,一个是刘继恩,刘继恩是刘钧妹夫薛钊的儿子,薛钊夫妻之间闹矛盾,妻子整夜不回家,他忍无可忍之下就提着家里的菜刀跑到宫里面去找人,结果情急之下用刀伤了妻子,由于他的妻子是皇帝的妹妹,薛钊知道闯了大祸,最终选择了自杀。薛钊死后,他的媳妇改嫁,而刘继恩也就成了孤儿,刘钧于心不忍就将其收为养子。刘钧另一个养子叫刘继元,他与刘继恩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也就是刘继恩母亲改嫁后生的孩子。
按照长幼顺序,刘继恩继承了皇位。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坐上皇位并不代表你的位置就此稳固,刘继恩对此深有体会,在他当上皇帝以后,北汉重臣郭无为全然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独自把持朝政。刘继恩觉得郭无为就像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在大山面前刘继恩全然没有了皇帝的威严,说话也不算数,完全沦为了傀儡皇帝。
刘继恩对此耿耿于怀,他无时不刻都在想办法除掉郭无为,而郭无为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皇帝与自己势同水火,如果不早点下手的话,自己很有可能成为皇帝树立威望的牺牲品。
先下手为王,后下手遭殃。密谋了多天,郭无为准备下手了。
那是公元968年9月份的一天,秋高气爽,和煦的阳光普照太原城,城中勤政阁内,刘继恩同志正大摆筵席招待各个王公大臣,酒舞飞歌,大家相谈甚欢,谁也没有发现潜藏在暗处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