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原撤兵回来,老赵心里颇有几分成就感,尽管此次讨伐北汉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是在老赵看来,北汉对他已经不构成威胁了。接下来,老赵并没有马上布置下一步的作战任务,而是将目光转到了朝廷内部。多年的对外伐谋让老赵意识到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利于不败之地,除了积极对外扩张以外,抓好内部工作同样很重要。
内部工作的重点只有两个,一个是吏治管理,另一个是人才挑选。吏治管理就是针对那些供职于大宋政府的官员而言,从思想、价值观、廉政建设等方面加以正确的领导,提高官员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同时也将大宋文治天下的从政方针在官员的圈子内普遍传递开来。
文治天下,“文”是核心,也就意味着当官的必须得有文化,即便是你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你起码得有追求文学修养的势头,只有这样的官员才符合老赵制定的“优秀干部”的标准。
为了给文武百官树立典型,一向不屑于舞文弄墨的宰相赵普被老赵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多次被老赵点评批评,此外老赵还时不时的提醒宰相赵普要多读一点书,不要老是抱着半部盗版论语固步自封,那样是不行滴。
身为一国宰相,就应当满腹经纶学识,谈吐悠然自若,见解入木三分,这些都是老赵给宰相定下的目标,而赵普同志虽然人够聪明,点子也不少,但都只是野路子,老赵这般尊尊劝导也是想借机让宰相回归主流。
设想一下,皇帝对待宰相都如此苛刻要求,底下的普通大臣们还敢有怨言么?于是乎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大宋朝廷上下掀起了一股读书充电的热潮。甭管你官阶几品,也不论你是王公大臣,还是九品芝麻官,都一股脑的投入到读书活动之中。平日里圈里人见面了,开口第一句就是“王爷,您今儿读了没?”
总之,皇帝在读书,宰相在读书,将军在读书,县丞还是在读书。
风头正劲的时候,假如你在京城做官,每逢出门参加朝会,你要是没读过四书五经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吏治管理如此轰轰烈烈,老赵对待未来人才的选拔也没有一丝马虎。大宋的文人们想要做官,只有参加科举考试。
只要一提到考试,不管什么考试,总会涉及到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如果说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就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依靠关系或者技术手段来投机取巧,久而久之这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储存而言将是个很大的考验。
为了让每个有才能、够勤奋的读书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老赵对沿用已久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局部的创新,其中大部分防作弊程序一直被沿用至今。首先,为了预防考官泄题,老赵设置了锁院制度,具体来讲就是一旦考官人选确定下来后,朝廷就会安排人将他们锁进考场里单独的一家屋子,屋子里内设施齐全,吃喝拉撒也有专人负责,彻底斩断考官与外界的联系,从根塬上杜绝考官的舞弊行为。
其次,考官不作弊,不代表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就能安分守己,为了避免考生提前与评卷的官员达成金钱交易,从而阅卷过程中帮助该考生蒙混过关,老赵使出了一绝招——弥封制。弥封制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在考试中通用的糊名制,也就是在考生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卷子不会直接交给阅卷的官员,而是有专人将考生的姓名、性别、籍贯等重要信息用纸糊起来,评卷结束后,等待统计成绩时才予以公布,这样一来阅卷的老师在审阅考卷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谁是谁,也就无从徇私舞弊了。
第三招别试,这是针对考官的子女或者亲戚而设立的考试制度。每逢有考官的子女或者直系亲属的子女参与考试,出于避嫌的考虑,朝廷会另行派人前来监考,而对于那些高干子弟,官二代之类的特殊群体,老赵也是格外照顾,在普通应试的基础上,还会临时增加一轮考试,综合两次成绩来判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有个别人利用权势拔高自己孩子的成绩。
可以说,老赵祭出的三大杀招颇有成效,对廉洁考风,杜绝舞弊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考生的智慧也是非同一般,在弥封制实施了一段时间过后,老赵有发现了新的作弊方式,前面不是提到弥封就是糊名,等于说蒙住了阅卷官员判别考生信息的眼睛,但后来又有人发明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在考卷上留下事先约定好的标记,比如某个地方专门写错字,或者行文开头故意空一行等等。现在我们的考试制度,对于此类的作弊一律视为无效考卷处理,多少有点一刀切的意思。
老赵的手段就聪明和委婉得多,他得知此类新兴的作弊手法之后,没少在心里琢磨,终于他想到了一个法子,既然作弊的考生喜欢弄些特殊符号在卷子上面,这倒也没什么,只要审阅考卷的官员看不到就行了。
于是,在此后的科举考试中,又补充了一道程序,在考试结束后,朝廷会委派一批专业抄写人员将考生答卷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写到另外一张卷子上,再进行糊名,最后才交到阅卷官员手上,经过几道工序下来,考官最后看到的只剩下考试内容本身,其他不相关的信息和符号都被过滤了。
当然,很多人都觉得这几道程序很麻烦,也很耗费人力财力,而老赵却坚持这么做,他时常告诫左右的官员,只有现在严格把关,国家才能网络到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就是未来大宋政权的中流砥柱。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老赵具有非同寻常的远见,注重提高官员素质,在科举考试中的投入毫不惜力,这些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收益的投资,老赵却乐此不疲,他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能够如此持之以恒的宣扬文治思想,毫不犹豫的为读书人敞开仕途的大门?
难道老赵是活雷锋在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很明显他不是这样的人。
从早前老赵在军事机构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发现,老赵似乎对军权有关的东西都很忌讳,甚至在有意的削弱武将的权力和地位,随后大张旗鼓宣扬文人主政的举动也巧合与此不谋而合,说到底老赵是害怕。
害怕,自己当年黄袍加身的壮举会再次上演,所以一直以来他对待武将的态度都是爱恨交织,一方面老赵需要有能力的武将能够帮助他打天下,扩张地盘;而另一方面老赵也在无时不刻的担忧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担心他们居功自傲,担心他们对朝廷有不臣之心。所以,老赵一直都在尽力把握任用武将的平衡点,因为在他看来,当兵的大多没文化,正所谓将军不可怕,就怕将军没文化。一旦这些将领要是耍起横来,老赵就很难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安抚他们了。
相比之下,老赵认为读书人则要安全得多,这帮人平日里一门心思读死书,即便是对国家有什么不满,也顶多在心里骂骂咧咧,骂完了还得继续头悬梁锥刺股考科举。读书人只要运用得当,让他们心中的抱负和愤青精神得到释放,就不会发生大的变故。
综合权衡文武两派的利弊,并结合了前期的施政经验,老赵最终拟定了“文治天下,武辅乾坤”的八字方针。体而言,文人是朝廷栽培的重点对象,是官员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定位于治理天下的最高级别,而武将也是要利用的,只不过要把我方寸和尺度,让那些有将帅之才的军事专家能够为大宋扩张版图贡献力量,将其定位于辅助朝廷根基的重要保障。
老赵本身只是个当兵出身,祖上往前数三代,也没出过什么大学士,所以老赵骨子里始终都是个行伍人家。即便如此,在当了皇帝之后,能够快速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而应势而动驾驭文武,真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跨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