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先礼后兵
作者:半面公爵      更新:2019-08-30 03:30      字数:2810

正如俗语说得那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刘鋹在南方这番胡作非为被开封城中的老赵弄得一清二楚。时逢老赵正在酝酿下一步的战略计划,盯着地图上靠南边那块地盘,老赵感觉十分陌生,却又经不住回忆起当年征讨两湖的情景,当时大宋军队士气高昂,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湖南、荆南。

眼看着南汉政权近在咫尺,老赵却没有下令部队继续南下而是留在湖南待命,当时老赵是担心部队长途奔袭,湖南两地的行政管理交接程序也还没有完成,再加上南汉倚靠大海地域蜿蜒狭长,在没有弄清楚对方基本部署情况下,如果贸然南下风险太大。

几经权衡,反复斟酌利弊后,老赵最终决定暂且放他一马。

转眼间,两湖,后蜀已经纳入大宋的版图之中,老赵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扩张方向定在了南方。

南方地区,主要有文艺青年李煜领导下的南唐和玩主刘鋹治下的南汉,这两个地方政权是邻居,在对待大宋的态度上,却完全不同。

前面提到过,从李煜的父亲叔叔那一辈开始,南唐的最高领导人就已经习惯于向中原朝廷称臣,以此来换取国内的安宁,李煜接手之后,将“以和为贵”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对大宋称臣,甚至连年号,皇帝礼制之类涉及皇权的都统统撤出,改为藩王的待遇。此外,李煜为了尽可能的获取老赵对他的信任,每年积极纳贡,老赵这边要是有个重大的活动,李煜都会及时的委派官员到朝中拜贺,以表忠心。

李煜这番苦心没有白费,鉴于这位老兄一直以来对大宋都保持着毕恭毕敬的态度,老赵也不是那种不讲情面的人。他打心眼里觉得李煜和南唐政府都是大大滴的良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处于零威胁的状态,一句话,老赵对小李同志很放心,暂时还不会拿南唐政府开刀。

相比之下,刘鋹的态度就冷清许多,当然这并非刘鋹一人如此,刘家人自从割据两广以来,在对待中原正统政权上刘家人一直都认为,中原政权这些年换了一拨一拨,难成大气候,自个偏安南方完全不用太过于热情,因为这种费力不讨好,毫无利益可言的买卖刘家人是不会去做的。

刘鋹接受南汉政权后,周边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南湖北地区相继成为大宋的国土,西边邻居后蜀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也跟着倒台,这样一来南汉紧挨着的邻居们就只剩下了委曲求全的南唐政府。

环顾四周,南汉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老赵最大的目标,然而真正让老赵痛下决心用武力收复南汉地盘的起因,却是因为一封信。

早在老赵起兵自立门户,建立大宋王朝的时候,南汉政府一直没有表态,也没有委派使者前去朝贺,这算是南汉第一次给老赵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随后几年中,老赵励精图治,开疆扩土,很快收复了荆南、湖南、四川等大部分地区,南汉的地盘也就与大宋有了接壤,老赵当时对待南汉的态度还是很客气的,采取了宽大的措施,让南汉只要承认大宋王朝地位,在口头上对大宋称臣即可。

听起来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老赵此举就是想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更何况这时候老赵的工作重点并没有在南方,所以只要南汉走走过场,发个声明什么的,这事儿就算搞定了。

可是,咱刘鋹同志是个有骨气的人,当他听说这件事儿后,顿时来了脾气,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大骂老赵恬不知耻,不知道天高地厚。至于,称臣这事儿从此便没了下文。

见南汉政府不吃这一套,老赵有些着急上火了,这刘家小子真是给脸不要脸,自个儿放下身段已经是破天荒,没想到刘家人还登鼻子上脸了。老赵也是行伍出身,虽然平时都尽量克制自己的暴脾气,但面对这样搓火的事儿,他实在是忍无可忍。

当晚,他召集了手下的谋臣到殿内商讨此事,是打是和?都要给他拿个方案出来。晚些时候,大臣们顾不上吃晚饭就匆忙赶来了。

见老赵脸色这般难堪,大臣们心里头都有底了,这肯定又是谁谁把主子惹毛了。在会上,老赵简单的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将南汉的地盘要害之处摆上了台面。

与会的大臣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都觉得目前派兵攻打南汉不合时宜,也没有一个那得出手的理由,名不正言不顺,这仗不好打。

最后,大伙给老赵出了一招——让南汉归还此前侵占湖南的贺州、桂州,并让一向安分守己唯大宋马首是瞻的李煜同志帮忙劝解。

很快,老赵就代表大宋朝廷给南汉发了一份公告,内容如下:近年来全国局势突变,我大宋王朝异军突起,彰显王者风范,先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前日获悉贵国于数年前强行掠夺了我朝湖南境内贺州、桂州等地区。对此,我大宋王朝再一次强调贺州、桂州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大宋湖南所部领土,大宋王朝对其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在对待贺州、桂州及其周边地区领土主权争端上,我大宋王朝的态度是鲜明的,也是一贯的,我们呼吁双方都搁置争议,回归到谈判桌上,用和谈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此外,我大宋王朝也一再强调,将坚决捍卫我方领土完整,对于任何因为贵国一意孤行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宋概不负责。

这是一份标准的外交辞令,言辞恳切,不卑不亢,也不失威严。

在发出这份公告之后,老赵又给南唐后主李煜写了封信,目的就是让其充当说客,帮着说服刘鋹答应大宋的条件,臣服于大宋王朝,从此大家都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一个月以后,刘鋹收到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公告,一份则是南唐后主的信。刘鋹甚至没有认真读完公告,就将其丢到了一边,兴许是看角斗太多了的缘故,刘鋹同志不仅腰不酸了,腿不痛,也敢抬起头做人,说话声音也大了。对于这类客套的威胁信,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倒是南唐后主的那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信中,身为当时国内最具水准的文艺青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这方面的技艺,声泪俱下,语重心长的给刘鋹讲了一个大道理,归结起来就是几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拿鸡蛋去和石头碰,以退为进才是明智之选。为了能够让言辞更具说服力,李煜还时不时借用自己的遭遇来现身说法,让刘鋹明白,所谓君臣名分只不过是口头之争而已,只要日子过得舒服了,还去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干嘛呢。

刘鋹的确被这封信所吸引了,但吸引他的不是这封信要表达的意图,而是刘鋹觉得李煜这人太没有骨气了,整天就知道喝酒写诗,全然不管理国家大事,更可怕的是他已经消极堕落到了连奋力一搏的勇气都没有了,这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刘鋹以为实在是可耻。

顿时,刘鋹觉着自己心中涌起了莫名的责任感,自己有必要给这位堕落的邻居一点忠告。

想到这些,刘鋹决定给李煜回信,原本打算在回信中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见识和勇气,却怎奈文笔生疏,思索了半天,总算是凑齐了几句简洁强硬的话——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宋既然如此神勇,就让他们尽管放马过来吧。

收到刘鋹的回信,李煜自知劝说无效,这种事关天下生死的抉择还是留给老赵来做决断吧,随后,李煜将刘鋹的回信转送给了老赵。

看完信后,老赵彻底愤怒了。

他实在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昏庸无道的废材还能有如此大的口气。既然对方不肯借坡下驴,那他还扯和谈这种弯弯绕干嘛,直接打呗,打到他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