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除了敏感词始终保持着应有的节操远离我们视线之外,其他各个领域都出现信息爆炸的现象,各种快捷社交工具将诸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信息撕扯在了一起,信息野蛮生长也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无处不分享,无处不点赞,即便是上了趟公共厕所,或者吃上一碗杂碎面,人们都习惯于找个阳光明媚的位置,选好四十五度角,摆上一个很傻很天真的笑脸,然后再拍照分享求转求点赞。
信息时代,让我们的圈子成为一个大舞台,不论你的身份如何,也甭管你身上有没有背负着案底,只要你想表演,这个舞台就是属于你的。这样无间断的交流方式各有利弊,喜欢的人从中可以找到人生的闪光点,就好像女人用ps找回自信一样,在她的圈子里自己就是明星;不喜欢的人则会对此嗤之以鼻,总觉得屁大点事儿都能扯出来显摆,就像在演一出独角戏一般,你总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引人关注,事实上,除了爹妈以外,谁会有那么闲的时间来关注你。
当然,上述观点针锋相对,一时半会也难以判别出孰是孰非,暂且搁置争议。先来说说信息时代下一种普遍的现象——心灵鸡汤。
如果说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先祖智慧结晶的话,那么心灵鸡汤与推广链接则是新时代与狗皮膏药齐名的互联网产物。来一次情景再现:某个阳关灿烂的早上,你一如往常的按时起床,左手拿着卫生纸,右手握着手机走进厕所,蹲着的时候,闲来无聊,打开各自社交工具,你会发现一夜之间上面就只剩下两种信息,一种是带着链接的产品推广,另一种则是被人转发上万次的济世名言,一个个好像突然化身为观音菩萨,每天都在持以恒的传递拯救苍生和人类低劣灵魂的箴言,你尽力想寻找到一条新鲜的消息,最终翻来翻去还是失望而归。
很快心灵鸡汤成为各种大v和草根明星们的狂欢,信息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远到国外的圣经选段,近到国内名言,传递的思想也不断扩大,有的宣传解放人性,发扬人格魅力当中的真善美;有的倡导荡出邪念,修身养性,以此达到天人合一;有的传播众生平等,主张世界和平..古今智慧、不同宗教信仰在这一刻融汇在一起,这番盛况丝毫不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不过话又说回来,再美味的东西吃多了也有可能不消化,即便是心灵鸡汤,你丫要是顿顿喝这个,估计也有反胃的那一天。
诚如***一般,第一次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第二次,心绪逐渐平静,神情自若;
第三次;视骑兵为天生死敌;
第四次,只关心主演是谁;
第n次,仅仅是收藏。
由此可以得出,不管做什么事儿,尺度很重要,过了度就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如何把握尺度,是我们这一辈子都应该去研究的人生智慧。别以为这是故弄玄虚,实则在这点上早有先例。
老赵和李煜便是最为典型的正反方面教材。
老赵很善于把握做人做事的尺度,看碟下菜,及时掌握火候,他是这一领域的新晋佼佼者。早些年,老赵还未显山露水的时候,他一直充当着太祖皇帝身边的陪衬,对二哥毕恭毕敬,在太祖需要他出谋划策的时候,他只会谦虚的建议,从来不敢喧宾夺主,也不会向任何人袒露自己内心的野心,总之一句话概括: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儿不做,不该见的人不见,该装孙子的时候,还得装。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装过孙子怎么做大爷?
与老赵相反,李煜同志在自我克制方面做得很差,不懂得人际关系的复杂,也不会主动控制言行尺度。李煜出身帝王之家,小时候受过良好教育,加上家族喜好诗词的传统,李煜也迷恋上词曲,这是他的个人爱好,原本无可厚非。后来他在坐上皇帝位置后,照理说应该以国家事业为重,像这种词曲爱好没事的时候可以当作消遣,不必以此为终生追求,因为李煜是皇帝,他不是李清照,也不是李白。
最终李煜同志因为尺度问题,成为老赵的阶下囚。来到开封以后,李煜同志的性格一点都没变,以前当皇帝那会儿,李煜喜欢在美女群中,喝着美酒,听着小曲,身心完全解放,如同流浪在街边的旺财,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词曲大都是关于男欢女爱的那些事儿。现在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文人内心那种闻风即动的敏感情绪开始占据他的内心,他继续词曲创作,只不过这段时间内的作品大都带着悲伤的曲调。
老赵这边捷报连连,江南最后两个割据政权相继宣布和平回归,正所谓又娶媳妇又当爹,老赵初显身手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值人生得已的时候,他却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启奏陛下,违命侯又在写词唱歌了,要不要派人去提醒一下?”王公公刚刚路过李煜所住的宅院,里面传出凄凉悲恸的曲调,所以公公特地前来禀告。
老赵听说这话,立刻沉下脸,颇为不爽道:“这厮最近越来越得寸进尺了,我在这边快意人生,他却在背地里折腾亡国之音,这不是故意恶心我吗?”
“陛下所言甚是,他李煜仗着陛下仁慈,整日就像一只恶心的苍蝇一样,嗡嗡作响,实在是犯人。老奴以为此人没有太大用处,养着他也只会给大伙找不痛快,还请陛下早日决断才是。”王公公接着老赵的意思补充道。
老赵明白王公公的意思,只是现在,他却不好下手,原因在于太祖在世的时候对李煜都这般容忍,如果这时候,老赵出手,岂不是咱老赵小气量么?
王公公眼睛泛着光,看着皇上为这事儿着急,他想到了办法。
“皇上,老奴听说七月初七便是李煜的生日,多吉祥的日子,那天皇上可以打赏些酒食给他,让他尽情吃喝。皇上您也知道,那李煜四十已经四十出头,这个年龄可是最容易生病的年纪,醉酒猝死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所以,老奴觉着.。应该.。。”王公公故意压低声音,诡异的看着老赵。
老赵倒是显得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该如何决断才好,沉思了一会儿,老赵吩咐道:“既然如此,就依你的意思去办吧,以我的名义赐宴给他,另外在把他原来身边的妃子都送回去,毕竟生日是大事儿,兴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王公公心领神会,领旨后退出了殿外。
空荡荡的大殿内,就只剩下一个人,漫步在台阶之上,老赵心情很不宁静。
太祖留下活口,是因为南唐归附后,他需要一个过渡期,让南唐的人民逐渐接受大宋的管理,这期间李煜作为曾经的国王,是个敏感人物,老百姓都盯着他,心想着你大宋要真是仁德,就不好对我们曾经的皇帝痛下杀手。
如今,南唐地区已经平静,老百姓开始逐渐习惯大宋朝廷的执政方针,相反人们甚至会想起李煜之前许多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人们已经从过去的南唐时代走出来,现在他们不再依附李煜作为精神领袖,老赵不会在为此有所顾忌。
其次,还是得说说李煜同志性格,他依旧我行我素,一天内,不是掉眼泪,就是写哀乐,写出来以后他自己还会唱两句。你说人家正在那娶媳妇办宴席,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天天搁家门口放哀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词曲功夫虽好,也得分场合和形势,把握好尺度才行。
终于,七月初七,如期而至。
那天,李煜在这座不知名的院子里举办生日聚会,老赵信守承诺撤掉院子外的所有侍命人带来了美酒美食,此外曾经陪伴在李煜身边的妃子也都回来了。此时此景,恰如当年风月,李煜看着这些熟悉面孔,不禁老泪纵横。
他不禁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后悔,就已沦为亡国之君?
为什么那段快乐时光,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为什么一墙之隔,却是这般惨淡的光景?
想到这些,李煜百感交集,他连着喝了几杯烈酒,在酒精的刺激下,过去那一幕幕都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醉眼迷离的他随意抓起身边的毛笔,在纸上游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是李煜最难忘的一个生日,这首词也是他最后的作品,词作完成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初八,李煜在开封“病逝”,享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