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回人艰不拆
作者:半面公爵      更新:2019-08-30 03:30      字数:3080

老赵冒着被太原老百姓戳脊梁骨的危险,硬是强逼着一方群众举家搬迁,不管愿不愿意,老赵都不会给你第二个选择。

正如他即位那天对自己发过的毒誓一样,永远不要因为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禁锢了手脚,永远不参和毫无收获的麻烦事儿,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做皇帝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只要上了车,你只有闭着眼睛往前走,甭管前面有多少大起大落,你都得学会坦然面对。

在河东地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这都是老赵有意为之,因为老赵深切感受到现在军队势头正劲,形式一片大好,何不趁此机会让隐藏在北汉背后的契丹人见识见识我大宋军威?

事关重要,炫耀肯定不是主要目的,向辽国开战不仅仅是彰显大宋国力,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老赵一直惦记着被石敬瑭当作砝码送给辽国的那块地盘——燕云十六州。

老赵认为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是中原地区固有的领土,大宋朝廷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所有权,不管历史曾经发生过什么龌蹉的勾当,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太祖在世的时候曾经有想过先拿契丹动刀子,后来考虑到北汉未平,这俩国的关系异常亲密互为犄角,老赵也就放弃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打算。

燕云十六州具体的范围包括那些地区,为什么中原朝廷历任皇帝都将收复燕云十六州最为毕生最高理想和追求,燕云十六州到底有何重要性?

燕云十六州的大致地理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部分地区以及山西大同、应县一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国家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领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原老百姓与少数民族进行民间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这里有点类似混合居住区,各个民族的百姓都有,部分汉人和契丹人、女真族都居住在此地。

因为人员构成复杂,商业来往频繁,燕云十六州是辽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就好比刚兴起改革开放那会的北上广地区。无论是从历史使命来看,还是从经济和军事战略位置而言,燕云十六州都颇具诱惑力。

搞定这块地区,也就意味着剪除了辽国伸向中原地区的爪牙,这对于大宋向北扩大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辽国近年来与大宋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说是处在僵持阶段,辽国几次直接插手大宋与北汉的战争,在大宋平定地方割据政权时期,辽国当时的态度也十分暧昧,总之老赵对辽国没什么好感,契丹人就像一双看不见的幕后黑手,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他下绊,长此以往始终不是个事儿,思虑到这些老赵更加坚定了继续北上的想法。

公元979年6月12日,距离收复河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以来老赵忙着接受和改造北汉遗留下的官员队伍,随后又重新将河东划分为几大军事功能区和备战缓冲区,实施强制性的居民迁移行动。

在这期间,各个方面军都分散到州县留守,并趁此机会进行快速休整。一个月以后,老赵在镇州现身,他的出现立即引来当地守军的关注,大家都很关心一个话题,那就是接下来部队该何去何从?

那日,老赵精神抖擞,吩咐军队人员档案管理处负责人张质,让他估算一下目前宋军集结在河东地区的军队数量,老张很专业,办事也很认真,经过他汇总各方资料进行精确计算后,很快就把结果送到老赵手中。

老赵顺便就是否继续北伐这个问题与张质深入交换了意见,

“老赵,你在管理处干的时间最长,就目前的态势而言,你以为我们是应该继续北上,直奔辽国老巢呢,还是打点行李班师回朝?你不用考虑太多,就以你的专业眼光来帮我分析分析?”老赵甚是认真,老张也不该怠慢。

“启禀皇上,单从兵力上来看,辽国分布在关内部队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部队都谈不上是辽国的精锐,相反这次我们可是调动了大部分嫡系部队参战,如若进展顺利,我方拥有绝对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步步为营,分期取得阶段性胜利,只有采取这样的进攻模式,我们才有更大的把握向辽国更为纵深的地方开进。”

“你的意思是,现在我们不能直接奔袭辽国上京?呵呵,你说的很对啊,事实上我对此也没有多少把握。我们连续打了几个月的仗,士兵们已经出现倦怠情绪,这时候我不得不作万全的考虑才行。”

“皇上所言甚是,微臣以为,继续北伐是可行的,只不过必须让底下的将领们记住,不打则已,打则必胜,没有必胜的勇气,我想部队就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攻空间。”

听了老张这番建议,老赵顿时茅塞顿开,他立即下笔写了一封调兵诏令,命令所有休整部队立刻出发,以最快速度以北京为中心点,沿着边境线机动,争取尽快将部队在保定附近地区全部散开,形成一张大网。

几天过去了,命令也下发到各个州县驻地,可部队的机动效率很低,远远没有达到老赵的预期,老赵为此大动肝火,他搞不懂部队正值士气正旺的时候,为何行动如此缓慢?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原来宋军拿下太原后,大伙经过几个月苦战,就指望着太原城破之后能够发点小财,譬如到大街上搞点副业之类的,老赵连下多道命令,特别强调城破之后士兵不得抢掠,更不能惊扰城内的商户和老百姓,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落空了。士兵们又开始指望太原大胜后,皇上能够犒劳全军,发点辛苦费什么的,这样大伙心里至少也好受些,结果,老赵又让大家愿望落空了。太原攻下之后,老赵宴请了参战的将领,却没有提及赏金的事情,后来因为其他事务耽搁,老赵就彻底把这事儿给忘了。

想想看,大家远道而来,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卖命,最后任务完成了,撒也没捞着,大伙心里很是不爽,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心情决定态度,心情不好,吃饭不香,走路也比以往慢了很多。

将士们心中有事儿,却又不敢明说,老赵急着向辽国发飙,彻彻底底把打赏的事情给抛到身后,老赵、将领、士兵的思维着陆点不在同一条,就像在打太极。

不管怎么说,上头的命令必须的百分之百的贯彻执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算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得给我把仗打完了再说,这是老赵给军队设定的理想状态,而现实却时常让理想万分尴尬。

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赵在行营中走来走去,心情别提有多郁闷,都说万事开头难,这仗还没正式打部队就这番消极怠工,要真干上了,那大宋军队岂不是注定要吃败仗的。不行,这样的势头不能任其蔓延。

“来人,传我命令,把所有未按照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的将领都给我带到这儿,我要好好问问他们?”

“敢问陛下,您准备问他们什么?”站在一旁的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瞧着皇上脸色不对,他知道老赵这时候正在气头上,故意这么问他一句。

“我.。还能问什么,问他们是想要白绫了断,还是鬼头刀伺候?丫丫个呸的,一个个到了山西都他娘的成了生意人,现在都敢跟我讨价还价了,我要是不杀几个人,今后他们还不上房揭瓦了?”

老赵说完,瞪圆了眼睛四下打量,就跟喝醉酒撒泼的张飞一般,杀气腾腾,怒火中烧。站在旁边的赵延溥却笑了。

“你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你没听懂我刚刚在说我要杀人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怎么杀,杀多少但凭皇上乐意。只是,陛下如今正准备对辽国用兵,要是把这帮将领都杀了,试问陛下接下来由谁来替您卖命,以后又有谁敢为陛下出力?”

赵延溥似笑非笑的看着老赵,老赵心情骤然缓和了许多,脸上的怒气也消了不少。

“唉,你这人说话就是太露骨,我刚才不就是想发发心中的怒气而已,你又何必跟我较劲呢,大道理谁不懂呢?怎么说我也是一国之君,底下人不争气,我恨铁不成钢,发泄一下心中的怒火总是可以的吧,都说人艰不拆,你忒不懂事了。话说,你真是我赵家人么?”老赵郑重其事的问道,其实话语之间,怨气已消,这会儿只不过是君臣二人互相在抬杠而已。

对此,赵延溥付诸一笑,他暗自琢磨着,敢情这位雷厉风行的领导也有私下生闷气过嘴瘾的时候,看来做皇帝也并非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