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承包
作者:仨饱一个倒      更新:2019-09-06 13:07      字数:3352

曲终人散。王成峰躺在床上休息。

电风扇呼呼的转着,王成峰的大脑也跟着转个不停:目前自己有钱了,将来的日子怎么过?是混吃等死,还是努力拼搏干事业?是自己一家荣华富贵,还是做致富领头人?……

一个人的境界,将决定他个人的胸怀;他的胸怀,将决定他人生的高度;他的高度,将决定他人生的格局;他的格局,将决定他人生的成败。

这一夜,他思考了很久很久。人,终究要有点理想,不能只为钱活着啊。

每个人都喜欢钱,王成峰也不例外。但是他并不把钱看得如何重要,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够花就行。一个人如果眼中只有钱,那他终将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一个受人鄙视的守财奴,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王成峰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有钱过上好日子了,也要带领对自己好的人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就先从村里开始吧。

可是怎样才能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呢?

直接给钱肯定是不行的。自己虽然能掌控一个星球,可以获得无数金钱,但没有白白养活别人的道理,而且“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是懂得的。

空间之门肯定是要保密的,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要是传出去了,不但手机保不住,小命都可能丢了。所以也不能给别人开通时空之门让他们去异界发财。而且异界并不安全,万一有人丧命自己没法交代。

那么异界的资源要怎样才能转移到地球上?自己一个人一点一点的转运?时空之门就那么大,这效率实在提高不起来,还是要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异界都有哪些资源是能够利用的呢?

矿产首先排除。挖矿需要人力和机械,还要提炼,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隐秘地把异界矿产搬运过来,而且还没法交代来源。

动物养殖?异界的动物虽然和地球上的相似,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来到地球就是新物种了,这要是养殖起来上市场,先不说人们敢不敢吃,就是国家追查新物种来源也是个麻烦事。而且那些动物能否适应地球环境也是不得而知。

思来想去,也就种果树,花卉栽培,养鱼还是可行的。果树可以试着嫁接,养花养鱼可以说是培育出了新品种,都还能说得过去。

怎么才能让大家跟着自己干?农民并不傻,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或许没有太多见识,但他们有自己的劳动人民式的狡猾。

你不能给他们开空头支票。前几年国家扶贫,宣传号召种经济作物,给政策、给技术、给资源,唯独没有销售渠道,农民们种出来的东西销售不出去,都烂在了地里,损失惨重,还白费了人工和资源。

他们已经被骗怕了,你要是跟他们说:干这个能发财,大家都来跟我干。他们不但不会听你的,说不定还会说你是个神经病。

所以,自己要先探探路,等把路探好了,挣钱了,都不用推广,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就跟着你干了起来。甚至你不让他干他还有意见!

因此,承包山林的事不能变,但不能选择自己以前想好的地方了,那里离村子太远。还是在村子附近比较好,有了收益都看得见!

他决定接下来几天就去观察选址。

第二天,他先回县城把八条喂了喂,看着小家伙有些没精打采的模样,心里着实有些歉意。这几天自己实在顾不上它,只能让它自己待在家里,又不能带它出去放风。不过等过一阵子就好了,就先让它委屈几天吧。

陪八条玩耍一会,好好安慰了一番,王成峰就在它依依不舍的小眼神中离开了。

对于选址,其实他心里有点数了。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二三十年,小时候还经常上山帮忙干活,他对村子附近的山地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就上大学后回来的时间少了,才有些记不清,不过待他上山之后,隐藏的记忆也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王成峰的老家虽然靠海,但是距离海边还有近二十公里。说出去有些丢人,作为一个生长在沿海地区的孩子,他看到大海的次数一巴掌就能数过来。

沿海地区不一定都富裕,就跟内陆地区不一定都穷的道理一样。

王成峰的老家就属于穷山沟里的。这里是丘陵地带,山峦起伏,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这里并不为过。山倒是不高,海拔也就二三百米的样子,但也就群山脚下有那么一点平地方。

王成峰站在一座山顶上,举目眺望,山坡上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由上而下整齐排列。

地里光秃秃的,那是已经收割完毕的小麦地,田地里长着一米多高、叶子嫩绿的那是种的玉米,有一道道长长的白色薄膜铺着的那是种的花生,也有些地里栽着苹果、桃子之类的果树,但是更多的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荒凉,苍茫。这是他的感觉。这片山是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的?不说二十年之前了,就是推回十年,这些田地里也没有如此荒芜。

也是,这年头有几个农民愿意种地?

以前,农民只能从地里找食,靠天吃饭,而粮食又不值钱,因为国家不缺粮,要是缺粮,就进口外国的低价粮。谷贱伤农!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不是不懂,只是因为利益的关系才视而不见。我国的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无尽血汗,国家转眼就把他们踢到一边。

以前有位领导人说过: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确实,农民累死累活一年剩不下几个大子,穷的连病都看不起。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忍着,得了重病就等死。没办法,为了生活,只能顶着某些“城里人”数典忘祖的白眼进城打工,还被称为“盲流”。

农民工蜂拥入城,家里就剩下老人孩子,能力有限,也就种点口粮地,其余的田地无力管理,只能抛荒。不用多,一年的时间就会荒得不成样子。

壮劳力都去城市了,等到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抛荒的地也就越来越多,或许几十年之后,这些田地会变成原始森林吧?水土保持的效果倒是挺好的。

最近几年护林防火为什么那么严格?还不是因为山上田里都没人收拾了,到处都是草木。过节上坟都不让点火了,村里大喇叭,路上巡逻车整天吆喝:“谁点火谁坐牢”,真是搞笑。

就是不知道,万一国家的粮食进口出现了问题,粮食不够吃了,那时候会不会饿死人?到时候就算是逼着人种地可能也没多少会的了。

不想这些了,烦的慌!王成峰想,自己一个小屁民操心什么国家大事?

他看中了一个地方。地方名叫“高顶后”,三面是山,唯一的出口朝西北方,跟个大肚葫芦差不多。这里因为路不好走,来种地的人很少,也就一些路边的田里还有人种着庄稼。

谷底到谷口能有四里地,整个谷地加上四周的山顶能有四平方公里,差不多六千亩。

他打算把整个谷地承包下来。到时候在谷口建一座大坝一堵,就是一座小型水库。四周的山上可以栽树,山脊上用网围上,鸡、牛、羊啥的就放养在里面。再在北面的山坡上建座小别墅(违章建筑),就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

计划妥当,王成峰就回去找村主任商量承包的事情。

村主任叫王德志,四十来岁,个头不高,一听王成峰的来意惊得半晌没反应过来,好一会才磕磕巴巴的说:“你~你~你要包整个高~高顶后?你~你知不知道那地方有多大?你不是开玩笑吧?”

王成峰笑了笑,说道:“我去看了一下,估摸着有五六千亩吧。”

王德志有些不可思议的说:“你知道你还包那么大的地方!你要干啥呀?你知不知道得多少钱?”

王成峰半开玩笑的说:“搞养殖啊,这年头,市场上的东西都不敢吃了,还是自己亲自养的才放心。现在不是流行放养吗?这地方小了跑不开啊。钱不是问题,你就放心好了,合同一签我就交钱。”

王德志不淡定了,这买卖太大,他自己做不了主。

他起身说:“走,咱俩去找书记王占伟,这事得咱仨一起商量。”

找到村支书王占伟,三个人一起来到村委,翻找村里的土地档案。三人估摸了一下,那块地整个面积有将近六千五百余亩,但实用面积也就有五千亩不到。

两名村干部和王成峰商量了一下,实际承包面积还是六千五百亩,但是价格干脆就按五千亩算。一亩地的承包费一般是一年200块左右,5000亩就是100万,这取个整数也好方便作者算帐不是。承包期限定了七十年,承包费每年一交。至于承包地所占的村民田地的赔偿问题就由村里统一负责,王成峰不管。

签好合同,王成峰就拉着两名村干部赶去镇上备案。有钱好办事,镇里的手续办完,又一起去县里备案。县里确定了他的资质,经营项目之类的,便让他回去等候审批。并让他不用担心,现在国家支持这类承包行为,等审批结束就会发放土地承包经营许可权证。

当天晚上,王成峰用每年一百万的价格承包土地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有的不解,有的嘲笑,有的羡慕,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