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两难抉择
作者:真红之眼      更新:2019-09-10 23:05      字数:3758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昨夜招待了吴国来的那位使者。

第二天。

两封一模一样的书信。

在孙权给刃心的转书前一天到达之后,这次是曹操的书信,这才送了过来。

那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不是因为曹操心血来潮,而是由于在几个月前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情,才会有了如今突如其来的两封书信。

这不外乎其他,正是曹操在和刃心休战的这段时间内,从刘备和孙权的手中火速拿到了荆州。

这不得不令刃心感慨,在陆地上,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包括他在内都不是这位魏武帝的对手。

只是一不留神的一点功夫,刃心没有看住,让曹操缓了口气,便已经再度南下,拿到了刘备和孙权两个争了几年的荆州。

至于具体怎么打下来的,刃心当然是不清楚的,否则他也就不会还待在冀州不动了。

这一次,刃心又是慢了一步。

不过却也可以理解,刃心这段时间是比魏蜀吴三国各自还要忙的,现在汉献帝在刃心这里,上一次刃心也是打了败仗回来。

内部不安定的分子在这个时候浮出水面可以预想到。

由于各种这样的那样的,各种各样的因素,他恢复元气的速度远远要慢于其他三国。

加上河北内部掺杂了刃心本部,来自汉献帝的汉室残党,以及河北本土士族和外来士族的矛盾冲突,这三部分力量的明争暗斗。

一共四股力量的风起云涌间,这样的派系斗争俨然令刃心如同在河北大本营的内部本身,就已经在经历着“三国”,乃至于“四国”的斗争缩影,这样的党争程度可远远比其他三国要激烈的多。

这更加令刃心很难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向外征战的问题上。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要放在眼前看的,否则不说刃心前方打的怎么样,到时后院起火,内忧外患很容易令刃心首先败给自己。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刃心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且这个内部斗争的问题,尤其是在刃心刚刚回到冀州本部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

那差不多是势同水火不容的一种地步,陈宫在此期间勉强抑制住了事态的不可逆发展,可真正的问题,还是等到刃心和吕玲绮回来之后,凭借强有力的武力这两年的时间着手才勉强解决的差不多。

该杀的杀,该抓的抓,各地的平叛不说,凭借吕玲绮和高顺手下优势兵力,以及这这两员大将在内战中的无往不利,对于整个河北境内形成高压的同时,也是最为消耗刃心这边的精力,令他一时之间也是焦头烂额。

简而言之的话,曹操丢掉了一个本来就比较棘手的徐州,把屠戮徐州的恶名交到了孙权手上,自己那边的内部反而在将刃心打败之后,颇为安定。

怎么说曹操那一战之后也算是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连刃心十万军南下这样作为大多数人的指望都打败之后,可能也有不少人开始明白,反抗曹操似乎失去了什么意义。

且从某种方面来说,虽然战乱之中汉献帝从许昌被夺走,但除了失去相应的优势之外,曹操的仇恨反而同时消减了大部分。

“乱臣贼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帽子近些年却是扣在刃心的头上,指的是这位大将军,不,是现在的晋公,而不再是那位“奸雄”曹操。

刃心打掉了曹操用来扩张名正义顺的旗帜,可这样的旗号如今给刃心带来的,实际上更多的反而是各种麻烦。

曹操失去了汉献帝这张牌,就干脆以一方诸侯的身份争夺天下,怎么说孙权和刘备这样的诸侯,都可以被世人默认,曹操成为了和孙权以及刘备一样的诸侯,同时却也少了许多有色目光时刻盯着他的压力。

倒是刃心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反叛和暗杀更多的开始发生在冀州的邺城,曹操那边倒是消停了许多。

这样一来,刃心也不算是单纯的损人利己,而是某种程度上损人不利己。

曹操没有了汉献帝让刃心从心理上舒服了很多,可相应拿到汉献帝的刃心没有好过多少。

在现实问题上他面临不小的损失,却只能说,即使这样,刃心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不曾后悔。

受制于人是最容易触及刃心逆鳞的一个点,汉献帝起到了这样的一些作用,故而就算是吃一些亏,刃心把汉献帝夺回来,他的内心却是过得去的。

他的命运始终要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对于这种“自由”的执着和渴求,刃心自己也不可控制。

至于内部问题,一个两个也好,三个四个也罢,都是迟早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由于战争产生的动乱,也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钓鱼”,把忠诚刃心的人,和不忠诚刃心的人,差不多都试了出来,如此既然已经区分开来,干脆就一揽子计划,全部都放在一起解决。

刃心这两年差不多是在干着这样的事情,恢复经济和练兵的事情有着陈宫和高顺在,倒是不用他太操心,他和吕玲绮比较忙的地方是在于整合整个冀州,整个河北四州,将原本分散的力量逐一收回,变成属于自己的力量,将其彻底拧成一股绳,然后在战斗的时候能够以重拳出击,直击对手的命脉。

这是刃心想要达成的一个效果。

只有这样,刃心的晋国,才能算是一个国,而不是一盘散沙。

反过来,其实曹操能够打败孙权和刘备拿下荆州,不外乎有这样的一个原因在里面。

曹操的内部远远比刚拿下雍凉的刘备和开始受到质疑的孙权要团结,这才能够以一国之力在荆州同时击败蜀吴两国。

在刘备和孙权各自心怀鬼胎的同时,利用一些谋略,连同武力双管齐下,将荆州巧取豪夺,从结果来看是吓人的,可仔细想想,不是没有可能。

可也就在刃心真正开始消化河北全境和汉献帝的这段时间,这样的可能变成了现实。

这就是令刃心无法接受的事情了。

现如今刃心终于坐稳了河北的四个州,但他的优势也在现在慢慢流逝,现在的刃心势力已经不如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强势。

两年前的官渡之战差不多打空了整个河北,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时候其他的三个国家也已经分别发展了起来。

曹操现在有兖州,豫州和荆州,兼并司隶一共统领四州。

刘备平定益州,雍州,凉州。

孙权则占有徐州,扬州,交州这三个州。

剩下的并州,幽州,青州,冀州则是归刃心所有。

这四分天下的局面由此而来,可也因此现在随着四国的体量越来越大,各自的根基都越发稳固的时候。

都开始面临起来各自的一些问题,除了各种内耗的加剧之外,刃心现在除了面对曹操和孙权这两个对手之外,还有需要面对新进产生的,在并州与刘备产生的冲突,同时面临来自三方潜在战乱可能的局面。

同样的,刘备,孙权,曹操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故而各自将战线分为了三面的同时,接下来怎么打便成了一个问题。

刃心这边,由于之前打败了灭,幽,白,这三个人,暂时不缺兵将,白无疑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袁绍和袁术分别镇守并州和青州给刃心这边省了很大的功夫,关于对抗异族的入侵方面,灭这些年在这方面做得也非常不错。

这一点上陈宫的计谋堪称绝妙,白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

袁绍和袁术不一定可以正面打败刘备和孙权,可作为军事上差不多五五开的这么一种情况,在各自统领一州的情况下,其实至少袁氏这两个兄弟,防守一州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曹操打下了荆州,正是打破了这个安静局面的导火索。

曹军在荆州大败刘备和孙权的同时,俘虏了两家十几万兵士,这些降兵战斗力不说,可都是水军。

曹操文书上的“治水军八十万”明显是夸张了,可结合他当前拥有的军队,十几万将近二十万还是有的。

如此一来,没有了河北的曹操依然是曹操,只能这么说了。

赤壁之战只怕接下来免不了还是要打的。

也是这个原因,刃心现在面临起一个比较关键的抉择。

也就是无论曹操,刘备,孙权怎么样。

接下来,他要怎么打?

占据了河北的刃心如何按照当初的战略构想,南向以争夺天下,这个具体如何实施的问题迫在眉睫起来。

要是这么一回过头来,其实曹操和孙权两个人书信的来意就显而易见了,是要说明这样的一个问题。

孙权的意思,连同昨天那位“密使大人”亲自前来的意图,自然是希望可以暂时继续和刃心复合上一次破裂的盟友关系了。

只是这个友谊的小船一旦翻了,有没有那么好翻过来,还很难说。

曹操的书信同理,“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句话是一句话,却是可以被理解成很多个意思。

也是这份有意思的书信可以两方通用的缘故,问题已经不在于书信的内容如何,而是刃心愿意如何去理解。

是与曹操这个将军一起会猎于吴,还是与孙权这个将军会猎于吴。

都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援助帮忙打,一个则是单纯的打。

虽然严格来说的话,两种选择都是一样的结果,都是要打的,但打和打,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按理来说,孙权屡次三番的反叛,上次一更是差点让刃心命丧黄泉,刃心这一刻根本不应该援救他,何况孙权要刃心援救的地方,还是刃心曾经的本部徐州。

那么刃心这一刻就应该按照曹操的意思,在曹操发兵攻打孙权的时候,与他一同出兵攻打孙权的徐州,这样一来,双方大军浩荡南下,最后一同“会猎于”孙权所在的“吴”地?

可这样的按理,仔细想想却是有些问题的,首先以孙权屡次三番的反叛这个理由作为不应该援救他的凭借,本来就是错误的。

这和刘备当初为什么要放过刃心,“以德报怨”是一个道理。

刃心处于如今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够以掺杂个人情感的倾向,从而去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