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灵芝动人心
作者:蔓蔓鸢萝      更新:2019-09-11 03:13      字数:2237

“以后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

一炷香后,肚子里的早饭吐了个一干二净的苏锦秀,抱着钢叉在一处清澈的山泉边清洗。

钢叉上丝丝缕缕的血迹顺着水流飘走,苏锦秀嫌弃的抓着一把长长的草叶,尽量避免双手与染了血的钢叉直接接触。那蛇肯定是不能要了,死透了的蛇价钱大跌,没有活蛇珍贵。

只有嘴里的蛇毒,与身上的蛇胆值点钱。

可苏锦秀光是看着蛇尸,空荡荡的肚腹又是一阵翻江倒海,自然不愿为了那么点银子,再挑战自己的忍耐极限。整个事件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那些可爱的粉丝不仅刷了之前说好的五十条船。

看她吐的如此痛苦,良心发现又补了十条。

不过是闭着眼睛用钢叉杀了条奄奄一息的蛇,毫无危险且如此简单,居然换来了整整六十条大船!苏锦秀这般想着,心里总算舒服了一些。

清洗干净钢叉,苏锦秀顺着苏友德留下的新鲜踩踏痕迹,继续贴身保护。

接下来的路程还算平静,大概是这条路经过苏锦昭几次三番的小心求证,特意避开了各类猛兽惯常出没的地盘。除了偶有兔子、野鸡或是山猫之类的小型野物窜过,连毒蛇都没有再出现过一条。

苏锦秀本做好了准备,若是再出现毒蛇。

已经有过一次经验的她,这次定然不会再闭着眼睛投掷钢叉,一定要将前次的“损失”弥补回来。谁知这个想法竟然没找到实施的机会,一路跟着苏友德左拐右拐,不知绕了多少路程。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总算进了小青山深处一片狭窄的山谷。

苏锦秀估摸着目的地应该快到了。

因为眼下已经到了中午,若是距离目的地还远的话,以苏友德的脚程,就不可能像前两日一般赶在傍晚时分回到家中。谁知不过是一晃眼的功夫,前方的路上就不见了苏友德的身影。

苏锦秀浑身一凛,快步上前仔细查看了起来。

一切都毫无破绽,前方再没有了草叶踩踏的痕迹,只有左侧山壁上密密麻麻的不知名藤蔓,中间稀稀拉拉的仿佛少了一小块。苏锦秀伸长钢叉,将藤蔓往两边拨了拨。

一个小小的,只够成人佝偻着身子方能钻入的山洞,露出黑黝黝、狰狞的洞口。

隐隐约约的流水声,从洞内传来,叮叮咚咚的极为悦耳。

苏锦秀犹豫了一瞬,对苏友德的担忧,很快战胜了未知的恐惧。凝神感受了一番,没有危险临近的感觉,终于一弯身钻入洞中。洞里的空间一开始很是局促,苏锦秀这么一个小女人弯腰走着都极为费劲。

更别说苏友德与苏锦昭这样,五大三粗的汉子了。

苏锦秀真不知,当初哥哥是如何找到这么一处地方的。

好在走了没多久,前方渐渐开阔,苏锦秀逐步站直了身子。再行不多远,绕过一个拐角,一束白亮的光线洒入洞中,苏锦秀浑身一振!快行几步,很快就到了洞口。

生怕洞外空间狭小,露了形藏。

苏锦秀靠近一侧洞壁的阴影处,翼翼探出了脑袋往外看,眼前却是豁然开朗!

这是一处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的奇形山谷,终日里多数的地盘都为阴影所笼罩。再加上中间一小片湖泊,给山谷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成为菌菇类植物的最佳生长场所。

各处枯死或是因为种种原因死亡的木头上,长满了一片片或黑或白、或粉糯的木耳。

地面上的蘑菇长疯了一般密密麻麻,在正午当头洒落的光线下,贪婪的吸收着植物必须的光照。苏友德正在一处长满了白木耳的木头桩子上,采集新鲜白木耳。

看得出,他身边不远处的十多根木头,近日被大肆搜刮了一番。

上头的木耳长的稀稀拉拉的,多数都是一些指头大的小木耳。大的早已被采摘个精光……突然,苏锦秀眸光一炙,不远处的山壁上,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松根部,长了一小丛深深浅浅的褐色灵芝。

最大的一朵,居然有碗盖那么大!

粗略估摸着,怎么也得有个一两百年的芝龄。光是这一小丛灵芝,若是能采回家去,就能抵上她多少时日的戳戳戳?苏锦秀顿觉心血沸腾,颇有一种不顾一切冲出去,将这灵芝采回家去的冲动。

不过目光所及,苏友德正安安分分的采集着白木耳。

若不是偶尔控制不住,落在那丛灵芝上的目光实在太过灼热。苏锦秀甚至怀疑他一直都没有发现这灵芝的存在,所以爹爹是特意不采集灵芝,只采相对便宜的木耳回家的?

不,不会的,爹爹可没有这个细腻的小心思。

这一定是哥哥的主意。

可哥哥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不想家里的境况变好一些嘛?身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按道理他应该比自己更着急家里的生计才对!是了,若只是采些木耳与普通的蘑菇回家。

村里人即便眼热,也不至于为了这么点银子,就跟在苏锦昭身后入什么小青山。

小青山人,对小青山的畏惧,那是与生俱来的。

可若是苏锦昭父子带回了珍贵的灵芝,还是这么一大丛,那性质就不同了。自古财帛动人心,横财更易令人丧失理智,眼红到了一定程度总有一些胆大的会选择铤而走险。

到时日日都有人上小青山碰运气,哥哥他们上山就不怎么方便了。

搞不好眼前这一处奇异的山谷,都要一不小心被人给截了胡。

而且家里骤然而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苏家二房骤然暴富的消息一旦泄露了出去,眼下她们在小青山脚下平静又悠闲的生活,肯定就保不住了。不说别的,爷爷那一大家子人,必然是要上门打秋风的。

什么断绝文书,在必要的时候,哪有真金白银来的有诱惑力?

到时光是应付他们,就要消耗大量精力。

更别说富在深山有远亲,接踵而来以种种名义跟苏家二房借银子借粮食的,必然络绎不绝。以苏家二房现在的状况,那篱笆院子连只稍微飞的高点的小鸡仔,都拦不住。

届时估摸着连好好吃顿饭的功夫,都不会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