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兵部尚书茹瑺把武学的归属问题提出来,士林清流们是极不满意的,因为按照宋朝惯例,武学应当属于国子监辖下才对,偏偏元朝时期完全废止了武举与武学,此惯例便可无需再遵循,如今既已在朝会上提了出来,那就必须要商议出一个结论才行。
“陛下,科举之制始于唐而善于宋,虽经元废止,但我朝既已复置,则武举当循旧制偕同文举同属吏、礼、兵三部共同主持筹办,而国学乃武举之附从,自也应当归于国子监才是。”吏部尚书张紞率先出班请奏。
“陛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臣等武人虽不及士子有满腹经纶之才,但行军打仗及武艺却是臣等之所长。俗语有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武举与武学既是事关我朝武将之选拔,则自当由臣等武将主持,择良将而入。若由不谙武艺之人主持武举及武学,恐贻笑大方矣。愿陛下明察。”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李安紧接其后高声辩驳道,而且言语之中对士林清流一众充满了讽刺和挑衅的意味。
“你……李都督此言差矣。”士林清流们被李安这么一讽刺挑衅,顿觉面红耳赤,但李安的话虽然说的难听,却也不无道理。只是李安这番言辞却是极大侮辱了士林清流们的尊严。因此张紞立即出声反驳道,“陛下不拘一格所求之贤并非草莽武夫,而是文能经国治世武能安邦定国之双全之才。尔等一介武夫,除了行军打仗,如何懂得经国治世?”
张紞的话虽不带一个脏字,但其讥讽不屑之意却是流露无疑,文官们无不在心中暗自拍手叫好。
无论哪一朝哪一代的武将,最恨的就是别人嘲笑他们是光长身子不长脑袋的鲁莽粗人。奈何他们向来大致如此,连起于草莽创下大明帝国的朱元璋也照样怕被士林清流们看不起,所以一建国,就立即尊崇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凡事也依循周礼之制而立,大胆启用士大夫们。
李安这些武将要想与这些学富五车的士林清流打口水仗,肚子里的墨水显然还欠奉了一些。
一直有人说,明朝的皇帝要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分别是武勋、厂卫/太监、文官,踩破哪个都不行!
武勋的腰杆最硬,文官的根基最深,太监爬得快摔得狠。
武勋(连带着武官集团,甚至包括锦衣提督),一般是没有什麽言权,但是他们刀把子硬,而且只要不犯大错没人敢管。
太监,那气焰完全是靠药顶着呢,药名叫“圣眷”
文官,必须抓住两条,一是正统,二是大义,抓住这两条,武官三品以下都是渣,舍得挨廷杖,皇帝一样骂,少了一条,内阁学士手里那枝笔也就是个摆设而已;杨廷和,于谦都是榜样。
如今李修远当了皇帝,太监还尚未干政,内阁也无实权,但武勋及文官在目前为止已算是势均力敌,露出了尖尖角。这是一个朝廷文武并重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李修远早有预见。因此看着张紞与李安等人在朝堂之上互相吐口水,他也依旧悠然自得。
“陛下,微臣以为李都督与张大人所言均有一定的道理。因此臣有一议,不知可行否。”户部侍郎卓敬出班奏道。
“哦?卓爱卿不妨说说。”李修远身子微往前倾,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对卓敬说道。
众人闻言,也连忙收敛心神听卓敬说话。
“微臣以为,武举及武学可由兵部、国子监及五军都督府共同主持。以武为主,以文为辅,二者兼而有之,方可得文武并用之材。”卓敬略微沉吟片刻,说道。
“众卿以为如何?”李修远点点头,向卓敬投去赞赏的目光,然后向满朝文武询问道。
面对皇帝的问话,文武百官门此时都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对于文武共同主持的想法他们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硬要白白让对方沾了好处,他们心里却又是不愿意的,此刻卓敬提了出来,大家就在心里思量着这个办法能给己方带来多少好处,或者说他们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同意。
“郑爱卿,你说呢?”见大家都不说话,李修远直接点名问道。
“臣赞同此议。”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其林一听到皇帝点名,就知道自己倒霉了,明知道自己一旦答应了这个提议,就等于把武将们的利益给分割了出去,但如今他是身不由己,若是不答应,恐怕他连站在这朝堂上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他只得收起脸上的无奈之色,面无表情的说道。
“张爱卿?”李修远把问题也抛向了六部之中权利最大的吏部尚书张紞头上。
“臣赞同此议。”张紞犹豫了一下,跪在地上回答道。
“好,既然众卿均无异议,那就按卓卿家之提议施行吧。不过武学虽归于国子监辖下,但国子监只有督导之权,而无干预之权。另外朕欲置武学从四品司业三名,一掌儒学训导之政,二掌军事兵法理论及实战实践等,并且朕也会抽空到武学进行讲学。具体事项就由吏部、兵部会同国子监及五军都督府共同协商后,由吏部拟好条陈,由朕审阅后施行。”李修远想了想,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要让武学和武举同时由文官与武将共同主持,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表示朝廷对武举及武学的重视程度,激民间的尚武热情和盛武之风;二,由于士子清流一向看不起武将,若任由这群士大夫们对武将的培养和选拔胡乱指手画脚,那还不如不要办武举。但若任凭武将在武学里胡闹也不成,甚至变成武将们培养展个人势力的地方,那就更要不得了。所以唯有将彼此争锋相对的两者置于其中,同时又以武为主以文为辅,理论实践双管齐下,方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这些武生的素质和质量。
关于新设立的武学,李修远是报了极大期望的,他将会把自己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经过实验新研制出的热兵器先在他们身上试用,算是为将来的安邦定国甚至开疆扩土做好军事人才储备。
文武百官们对于皇帝的心思不是不明白,知道这是为了保持一定的政治平衡,历来武举武学都属文官们统筹主持,如今给武将们分了一杯羹,其中也是含了一点安抚之意的。但明白归明白,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心中还是难免有些不舒服,只是他们面对如今声望逾隆的皇帝,哪怕有百般不情愿,也只能把这不舒服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