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帝望日隆
作者:朱丹御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15

呼呼,感谢炫耀de风与孙江林两位书友的打赏、评价票以及更新票,嘎嘎,昨天只更了三千多字,实在是不好意思啊。从编辑处得知,御笔下周周一上架鸟,心里那个紧张啊以致于御笔都静不下心来码字了……杯具。谢谢各位书友的热情支持啊,昨天票票又破了一千多了,啊哈,书友们的力量真是牛逼。

********************

“希直,你方才真的一直在考虑复行井田制一事?”出了乾清宫,张紞立刻忍不住心底的好奇问道。

希直是方孝孺的字。古人一般都是相交甚密的好友才会在私下里以各自的字互相称呼,张紞与方孝孺也算是至交好友,因此张紞便直呼其字。

“嗯。”方孝孺有些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张紞的问题。

“怎会……圣上仙神之能实在高深莫测啊。”张紞还想再问一些详情,见了方孝孺的样子,只好忍住,但还是情不自禁的惊叹了一声。做人做了大半辈子,当官也当了二十载,这两个月来吃惊的次数却整整过了之前的总和,由不得张紞不感叹。

方孝孺终究是一代大儒,很快便从震惊中醒转过来。驻足转身,望着在阳光下反射着璀璨光辉的乾清宫,方孝孺嘴角浮起一抹苦笑。

君主的经天纬地之能太过吓人,自己这些做臣子的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啊。心中默默想着,方孝孺刚刚恢复的一点自信又被沮丧所取代。

天地之间恢复一片无声的静默,两人的身影在阳光下越拉越长,直至消失在乾清门的拐角处。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整个朝廷仿佛加满了油的机器般,上至中央各衙门下至地方各级政府全部高运转。

整治朝纲,官员加俸,武举恩科与武学设立,提高文官品秩,重造赋役两册,清查全国官田民土及军屯,兴修水利,拓展交通,各地防灾济民,贫农迁徙,增辟田、兴农桑,大量行邸报,推广《天工开物》……随着一件又一件朝廷政策在当今天子的领导下按照原定部署计划有条不紊的展开,原本因太祖驾崩而笼罩在阴霾气氛中的国家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般,再度焕出新的甚至更强盛的生机与活力。

从这些强而有力的举措中,所有人都看到了新皇励精图治的铁腕手段与坚定决心,看到了新皇的睿智与经国治世之才。而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新皇在天下子民心目中的形象从当初尚持怀疑的态度转而变成了视若君父,君王的声望也一日高过一日。

时间悄然流到七月初六,山东东昌县旱灾!

当初于六月十三日通告天下而引无数臣民争论的圣旨,如今已俨然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使新皇的声望达到了最顶峰。

皇帝那鬼神莫测的未卜先知之能,在某位有心人的操纵以及辖下人马的传播下,各种传说四处流传,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显得愈神秘,几乎已到了被无数人敬若神明的程度。而朝廷里每日出的邸报也成了京城及周边城市人手一份的阅读之物,哪怕是不识字的老幼妇孺也要在腋下夹上一张,免得被人认为自己无知。

无疑的,当朝廷建立‘新闻总署’,并诏告天下‘民间可依照法律程序,向朝廷申请自行开设报坊’时,因了皇帝未卜先知能力的各种传说,印刷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随之兴盛起来,各地甚至还出现了以贩卖报纸为业的商人。

在朝廷有意识的引导下,各家民坊报社纷纷申请商标,建立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字号。为了能让自己的报纸卖的更好,还有少数家大业大之人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许多无业游民也因此而成了在职雇工或民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压力。

在朝廷上,自打那日张紞与方孝孺离宫之后与各自门生谈话时不经意间透漏出皇帝能预知人才并能看透他人内心想法的惊叹后,上至封疆大吏下至低级官员无不小心谨慎老老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整个朝野难得的暂时保持了上下一心团结合作的氛围,个个同心协力脚踏实地的兴利革弊。

当然,无论什么时候,这个社会都少不了一小部分人投机取巧混水摸鱼,顶风作案,不惜冒死干那肮脏龌龊,鱼肉百姓,肥了自家腰包,逼得人家丧命的宵小可恶之徒。

但这毕竟只是小部分,此时正是新旧帝王更替时期,太祖高皇帝狠宰贪官的余威犹在、新皇又被传的神乎其神,原本许多因为太祖驾崩而蠢蠢欲动准备偷偷开荤的官员们,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绑住自家双手双脚,免得一不小心连脖子上吃饭的家伙都被人给端了。

而且皇帝为了加大打击贪官的力度,特意在中央设立反腐机构——反贪局,并在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垂直管理下属机构——‘反贪司’,由以清廉著称的户部侍郎卓敬出任反贪局第一任局长,品秩为一品,规定反贪局从贪官手中没收的赃款,自行独立建库,专门用以奖赏清官廉士以及政绩优秀者,并明文通报天下。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一个制度:若有实名举报贪官污吏者,一经查实所举报之人确实贪污,便可赏钱十两。

按照当时明朝的银子购买力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6oo—8oo,十两就是6ooo到8ooo元人民币,几乎可以够的上一家三四口一年的小康生活了。当初朱元璋不就规定了官员若贪污6o两就得砍头么,由此可见银子在当时究竟有多值钱。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这么高的赏银,一时间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举报贪官的热潮,多多少少揪出了一些害群之马,也使得一些蛀虫在如此高调的反腐行动中每日战战兢兢,生怕出了纰漏。由此,整个朝廷上下暂时呈现出一片清明之像,无数人为之拍手叫好,纷纷称颂皇帝英明。

但皇帝李修远却没他们这么乐观,因为他知道制久生弊的道理。虽然现在反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是在自己强有力的掌控之下才能去的如此成效,一旦时间久了,制度废弛,这些反贪局的人到时候很可能贪的比其他人还厉害。

不过李修远现在暂时也管不了这么多,毕竟无论哪朝哪代,无论多么好的制度,最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修远现在除了时刻关心一下朝廷内政建设,更多的时间则花在了解决社会民生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希望能够研究出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

推荐某位小神新书:

[bookid=175o982,bookname=《八脉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