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 金厦之争 下
作者:高路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086

第四四章金厦之争下

由于在闽安门,这翁夫人领教了高旭东拉西扯的大能,这次她一见到高旭,就当场开门见山地道:“旭君,请救救森儿。 ”

高旭听罢,不由愕然。

高旭问其缘故,才知道昨日郑森在厦门之战中作战英勇,但他与他的亲卫队受遭到了博尔辉满清铁骑的重兵围剿。郑森本来就在南京被俘之后,身心受挫,大病一场。这次他大病未愈而强行作战,终于受了重伤。在洪旭等人的拼命护卫下,撤回金门之后,一夜之间,已昏死数次,郎中们也是束手无策。到了天明,郑森的生机更是虚弱,这时有一个郎中向翁夫人推荐了高旭。

因为高旭在江阴时就有了起死回生的“神医”之名。尤其当时以人工呼吸急救术,救活了溺水后毫无呼吸的汤娘子,以及又进江阴抢救重伤的阎应元。后来,在同盟军中,高旭又创立了新式编制医务队,编撰了战场急救要典,这在大明的医术界中影响极大。

所以,这些郎中向翁夫人推荐了“神医”高旭。

而如今,除了身上那些被高旭拿来当作“小李飞刀”自卫的小型手术刀,要是没有这些当年吃饭家伙的提醒,高旭都差不多忘记了自己身为医生的职业身份了。

听到郑森受了重伤,高旭心中不由长叹一声。在这个时代,身先士卒,就要有血染沙场的觉悟。当初在吴淞之战中,面对满清贝勒尼堪的屠刀,高旭至今仍然心有余悸,现在想想,当时只要一个不小心,便是横死当场的结局。如今随着同盟军兵势的发展,作为督帅的高旭,已很少有那种冲锋陷阵的可能了,他如今需要的是将将之能。

对于郑森,高旭一向来费心招揽,这自然是出于对历史上国姓爷郑成功的敬重。身为后来者,高旭就算能引领这个时代,但要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那些英雄豪杰没有加盟自己反抗满清的大业,那未免就遗憾了些,也寂寞了些。

但郑森的自尊心向来极强,视高旭的好意为无物。俩人都同样出身于海盗家族,但郑森自负无论家世、还是学识都远非高旭所能相比,凭什么要他向高旭低头?既然高旭来创出一番事业来,他郑森郑大木为什么不能?

这一次,高旭南下出手解救厦门岛,而这个郑森出于门户之见,拒绝接受自己的帮助,反而急功近利地抢摊登陆而遭到大败。如今郑氏家族已近崩盘,这郑森还是如此作为,说得好听点,是挽家族于危难之中,说得不好听,就是不识时务。

很显然,这个郑森就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不然的话,在历史上,当郑芝龙决意降清时,要郑成功相随,但郑成功却是说道:“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

正是因为历史上郑成功这种大义上的“不识时务”,才是他品质中的可贵之处。

但是如今郑氏已经没落崩溃,高旭为代表的高氏将成为反抗满清的主导力量,而郑森仍然抱着门户之见的芥蒂,算得上是小义上的不识时务了。

对于这点,高旭的耐心也越来越少了。

闽海局势必须尽快鼎定,郑森为代表的郑氏残部要么消化在同盟军体系之内,要么退出闽海地区,要是这支郑氏残存力量还阻碍高氏的海上贸易通道的话,高旭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要真是郑森重伤不治,这虽然消解了高旭整合郑氏残部的阻力,但要是郑森就真的么死了,那对于高旭来说,在这个时代里,真有就多了一分寂寞了。

一个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一个相应的竞争者必不可少。

而郑森,就是在这个时代中,高旭鲜有的竞争者之一。

∶∶∶∶∶∶

在翁夫人的邀请下,高旭乘着旗舰新同盟号,在旭卫镇的水师陆战营赵天武部,以及安义镇闽安营甘辉部的护卫下,登陆金门岛。至于赵明月的明月号则停泊在鼓浪屿。以赵明月对翁夫人的成见,她是不会去郑家的。而包洪志的高氏私家武装船队,则是继续封锁、监视厦门海域。

高旭总是在适合的时候,显耀武威,以求扩大同盟军的声势,这次登陆金门也不例外。

高旭就以赵天武的水师陆战营,以及甘辉的闽安营,在金门岛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登陆演习,为将来登陆近在咫尺的厦门岛,击败盘踞在岛上的清军而积累经验。

作为高旭的亲兵镇,旭卫镇除了有着特殊的新式编制,比如医务队,火炮营之外,也是同盟军中唯一一支拥有水陆双栖哨营的部队。

随着旭卫镇战略部队的细化,事实上已不仅仅只是徐鸿的四个主力营了。比如楚应麟的火炮营,赵天武两栖作战的水师陆战营,都相当于旭卫镇的第五营、第六营。

赵天武的水师陆战营,除了拥有旭卫镇正常营级编制的四个哨队将近八百名火枪兵之外,拥有百余艘近海小型战船,二千多水勇,按三千人的兵力来计,相当于一个冷热兵器组合的旧式加强营。

至于甘辉的安义镇第一主力营闽安营,在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五月底,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闽安营已有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时到如今,在诞生了铁一镇、忠义镇、旭卫镇三支强兵之后,同盟军对新兵的操练已经有了一套日趋成熟的体制。这套训练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其效率也不断提高。

三个月的新兵强化训练,至少在队列上,已经让闽安营的军容极为严正如一了。

当高旭领着赵天武水陆营的八百火枪兵,甘辉的三千闽安营将士登陆金门时,飘扬的中华旗使全岛震动,人人争先恐后地蜂拥而来,一睹传说中的同盟军的风采。

与同盟军的威势相形见绌的是,那些一败再败的郑家军,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在金门岛上苟且偷生着。

那翁夫人见高旭坐拥如此军势,震撼之余,面对着高旭,她眉梢之间那种习惯性的阴冷似乎在颤抖,或是消散,或者隐藏,替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恭顺。

对于这个翁夫人的转变,高旭感觉很不自在。

无论这个翁夫人对自己如何恭顺,都不过是表象而已,因为高旭还是能闻到她骨子里又阴又冷又湿的味道。

这种味道,让高旭很不舒服,竟心生一种把她把扔到火炉里炼化一番的冲动。

∶∶∶∶∶∶

来到金门岛的郑府中,高旭以医生的身份查看了郑森的伤势之后,不由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督帅,我儿病情如何?”

高旭看了一眼翁夫人那焦急地脸色道:“无妨,大木重伤的不是身体,而是他的心念。”

经过高旭的探查,这郑森虽然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口,但都不足以致命。尽管这些创口对于一般人来说足以致命了。但他是郑森,自小经过武士道的磨砺,体魄足够强悍,虽然现在他昏迷不醒,并且发着高烧,但只要他的求生意志坚强,足够能挺过这一关。

很显然,现在的郑森的意志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他的虚弱,是来自大败之后心如死灰一般的绝望。

这次厦门登陆战,是郑家军最后的一次反击。

郑森好不容易以少家主的身份聚拢起来的反戈一击,但立即又遭到了倾覆性的大败后,郑军已彻底地对家族失去了向心力。

以如今郑氏的残局,只要在金门岛上休养生息数年,凭着郑氏雄厚的海上商脉,总有一日郑氏会恢复元气。但在高旭的压力之下,郑森太过着急了。他急着对洪旭为首的郑氏将领们证明自己有领导郑氏走出困境的能力,急着赶在高旭出手之前,收复厦门岛作为自己的根本。

因为郑森不向郑氏将领们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有可能投靠同盟军;如果厦门岛让高旭借机从清军中收复,那厦门成了高旭的囊中物,他郑森再想拿回来就难了。

但是凡事欲速则不达。

就算他如何不服输,但他怎么知道高旭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存在?

无论郑森的体能底子如何强悍,但没有个把月的静养,也别想康复。而且,身体上的伤口恢复容易,但心念上的创口恢复就难了。或许以郑森来看,他与高旭俩人同样出海商家族,但为何即生瑜,何生亮?

在高旭的光环下,郑森越发的日渐消沉。

但高旭对于郑森,还是抱着期待的。

如果这郑森真的就这般一蹶不振,那就没有历史上那个叱咤风云的国姓爷郑成功了。

这个郑大木会再次站起来,只是他需要时间。

可是高旭相信,等这个大木头再次立起来的时候,他将不得不向自己屈服。

因为,高旭趁着郑森重卧在床的时候,在翁夫人的默许下,开始整合郑氏的残余力量。当郑森病愈之后,打算东山再起的时候,他将发觉郑氏家族物资源都被高旭征用一空了。

∶∶∶∶∶∶

由于在郑芝龙生前,就已经向高旭讨同盟军的练兵方略,而且,在福州大捷之后,同盟军的声势威震闽海,又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所以,高旭对郑氏残部的整编也极为顺利。特别是郑氏将领洪旭,因为在江南时受过高旭的的帮助,所以,对于高旭的招揽没有抵触之情。

于是,高旭从郑氏的残部中精选出三千人,任命洪旭为统领,组建一个加强营,加入安义镇的序列当中。至此,安义镇除了提督甘辉、蓝登、刘子轩的甲乙丙三个主力营之外,又增加了洪旭的丁级营,总共一万二千人马。

除了安义镇四个主力营之外,高旭开始制定在福建整编十个预备营,将近三万人的后备役计划。

如同铁一镇、忠义镇一样,安义镇也是纯冷兵器镇级单位,走的是以战练兵、大浪淘沙的残酷路线,所以走上战场之后,其战损极高,用于战时补充的预备役,是必须建立的。

而且如今高旭坐拥福建半省之地,这些新的光复区也需要兵力镇守。这些预备役除了招募民壮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反正的绿营兵,以及福建本地明军的堪战之卒。当然,这些预备役也要经过同盟军整训体系的磨砺,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同盟军士兵补充到主力营之中。

除此以外,对郑氏水师的整编也是重头戏。

郑氏水师的数百战船基本上一分为二,一部分交给甘辉的安义镇,一部分交给赵天武、包洪志的两支水师。

由于福建多山,陆路交通不便,大的城市基本上靠近闽江与沿海。所以,江运海运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因为安义镇的士兵基本上由熟悉水性的福建本地人组成,当得到大量的郑氏战船补充之后,甘辉的安义镇就成为一支水陆双栖的镇级单位。

事实上,甘辉、洪旭、蓝登,还有那个让高旭疑似刘国轩的刘子轩,这些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郑系将领。这安义镇完全是高旭挖墙角的产物。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高旭在金门岛大致整合了郑氏家族的残余人马之后,在隆武二年的六月十五日,开始发起了收复厦门的抢滩登陆战。

而在江南战局上,自从进入六月份之后,天花痘疫的流行终于被炎热的天气所压抑,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在南京城内准备了两个多月,终于在六月中旬命贝勒博洛率领十数万满汉大军,兵临常州城下,开始了征讨江南光复区的行动。

隆武二年的六月中旬,惨烈的常州之战也开始拉开序幕。

∶∶∶∶∶∶∶∶∶∶∶∶

(今天只有二更。保持三更的压力太大的,写得太赶,为了速度而牺牲质量,实非我的本意。自己都有些不满意,前几章甚至有好多的错别字都没来得修改就上传了。所以,平时还是二更吧,周末争取三更。请兄弟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没收藏的兄弟请收藏一下。有红票的兄弟也支持一下。)

(对于留书评的兄弟,我会认真回复互动,认识你们是我的荣幸;对于默默投红票的兄弟,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只有默默地感激你们;从四月份起,对于捧场了的兄弟,我会在章节末尾说声谢谢,而对于四月份以前捧场过的兄弟,我也会作出统计名单,放在作品相关的卷章中,让你们永远成为明香的一部分。这两天,谢谢老朋友白云过隙、新朋友乡下人去种田、中州陈霜木、jihankong等兄弟的捧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