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谋而合
作者:虞山商人      更新:2019-09-18 16:21      字数:2669

不知为何朱高焰对这件事情印象很深刻,也许是孙万福的长相实在太猥琐了吧。

好奇的他长大后一直在探究这件事的**,但是朱棣每次面对他的询问都严厉呵斥他,这样反而令他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越来越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隐藏得越深,别人越想偷看,只不过趴开的手法在你想象之外的,就像任何新式的防盗系统都不能饿死小偷一样。

当他发现不能从老爹身上找到答案的时候,他就把目标锁定在孙万福身上,这个猥琐的家伙似乎更容易突破一点。

当他离家出走的时候,下意识得去了山东,不仅仅是山东离北平近,还有这件事的牵引因素。

探寻秘密永远是件有挑战和有趣味的事情,尤其是别人拼命掩盖的秘密。

在山东,天资聪颖的他从天资鲁莽的孙万福那里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东西,即一直到朱天豪一家被倭寇击沉为止。

一个太监的好故事往往会在人心中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的。

在地窖中,他无事可做,往事涌上心头,就顺便问了一下同为倭人的一休,想在临死前把心事抖抖干净,没想到一休那竟然有这件事情的答案,虽然还没有确认,但是如此巧合的事情概率太少,其余部分他用直觉填补上了,他认为他已经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

开始他认为这可以救他的命,虽然事情的走向差点一百八十度逆转,但他这种爱好专研最终获取答案的毅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这种人啊。

一般这样的人总能够闯出一片天地的。

朱明复就是忌惮他些优秀品质,他不希望以后碰到这样的对手。

口蜜腹剑的朱明复继续套他表弟的话。

“高焰,多亏你告诉我这件事,这位**王孙朕会善加处置的,对了,你今年多大啊?”朱明复问道,他想知道这小子到底多大,好计算他何时会成为威胁。

“去年是十六,今年是十七。”

“你下一步想怎么办?”

“我想先回家,然后送给陛下一份大礼。”

朱高焰的性格一直胆大包天,直到被朱明复关进地窖才感到人世之险恶,个人力量之脆落,此刻很想回到家里,先找回那个自信的自我再说。

“哦,回家的事不急,朕还要把接回那流落倭国王孙的差事派给你呢,你先说说是什么大礼?”朱明复笑道。

“就是倭国。”朱高焰说得很坚定,那语言很有朱棣王者之气的味道。

“哈哈,你倒说说看,朕很有兴趣。”

没想到朱高焰竟然和倭国很有缘啊,朱明复心中十分畅快,怪不得皇帝叫天子啊,原来天子总能率先想到老天的意思。

“皇上,倭寇一直骚扰我大明海疆,听一休说倭国地少人多,贫民只好为盗,而父王控制辽东大片土地后,最缺的是人口,皇上不觉得其中正好互补吗?”

“你说,将倭国人口弄到燕国去?”

“陛下圣明”

朱明复感叹这小子天生是个商人的料啊,知道这两个地方一个人口过剩,一个人紧缺,正好互补,就动起了这个歪脑筋。

他承认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主意,只有天才才想得出这样的主意,他把朱高焰流放的主意也愈加坚定。

怪不得古人说寡言则寡祸,要是这小子有一休一丁点的木讷,别那么多嘴,绝不会被逼离开家园的。

“但这和朕有什么关系?”朱明复装糊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事陛下都应该管啊,再说燕国缺少海船,而朝廷和明教海船很多,如果能让父王派人来和陛下商谈,事后朝廷和燕国联合派兵,得胜之后,燕国得人口,陛下得土地,岂非两利。”

朱明复暗想,你小子算计倒很精,想借我之手壮大燕国,等你以后掌权了再来和我抢地盘啊,我难道就那么好骗嘛。

“你是不是想扶一休回去即位?”

“陛下料事如神!利用一休的身份收编倭寇,再加上大明乘机出兵,此事定能成功”

“好,朕觉得你少年英雄,英姿勃发,和一休又熟悉,,朕就让你参加征倭军如何?”

朱高焰本来想进入燕国的军队参加联军,见朱明复如此爽快,也十分高兴。

“臣遵旨!”

“好,朕待会让你先住在紫金山军营,随后朕通知燕王,让他派**来洽谈此事,假如燕王没胆子出兵,朕一个人出兵好了。”

“皇上放心,这种好事情,父王落不下的。”

朱高焰为朱明复采纳他的计策十分高兴,朱明复更高兴,这简直比请君入瓮还要爽,应该叫自请入瓮吧。

朱明复吩咐明智立即将两人送至紫金山,他在栖霞寺烧了香,赏赐了一笔香火钱后志得意满得回宫了。

“没想到倭国就要死在这么一个十七岁的小家伙手里了!”

朱明复感叹倭国亡国之奇,不过奇国必有奇祸,也算是因果吧。

明朝初年**的军事实力不仅独霸东亚,在全世界也大概就那个阿拉伯人的奥斯曼帝国可以较量一下。

至于现在还牛比哄哄的欧洲如今还在中世纪的黑幕下挣扎求生呢,他们长期战乱,几十公里的地方也可以成为一个王国,所以安徒生童话里公主王子会这么多,他们的人民精神郁闷、物资匮乏,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脸色越来越惨白,头发越来越枯黄,连早期迁到东欧的匈奴突厥人都由黄种人变成白种人了,简直悲催得无法言喻,面目全非啊。

倭国的情况比之当时的欧洲也仅仅略微好一点而已。

以当今大明的实力打个倭国实在就是捏死一个蚂蚁一样。

当然了,有一点困难还是要清醒认识的,就是海路阻隔,兵力运输不便,以前忽必烈几次三番派人进攻日本都失败,都是遇到大风导致沉船的,倭人兴奋得把吹翻元军的大风称为“神风”。

但现在明教由于洪武年间的持续打压,导致他们被迫向海洋发展,**的造船工业在这忽必烈之后的百年内也有了长足进步,那时光明教就已经拥有了几百艘大吨位的海船。

据龙万云汇报,很多倭寇都被明教收服做了他们的雇员,因为倭寇们实在太穷了,他们的船只很小,不适合长途海运,只好靠上国际大财团明教,给明教的走私活动打打下手,在国际产业链的底层混口饭吃。

朱棣接到朝廷请他会谈的消息后,大喜过望,期盼已久的廉价劳动力总算有着落了,东北的大片土地总算不用撂荒了。

朱棣打倭国富余的人口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朱棣打听到那里的人都很一根筋,只要确认了主仆关系,这些人会像牛一样给你干活,而吃得猫一样少,还有比这更好的劳工吗,但令他揪心的是他手中没有足够的海船,如果贸然出击,朱明复在他背后一击的话就全完了。

他也郑重考虑过近邻高丽国的,但人家高丽老早就归顺了朝廷,连年被朱元璋评为“优秀属国”,命令子孙不得征讨,所以朱棣只能望着那边干咽口水。

朱棣派出的谈判**是洪鲲,就是洪鹏之兄,朱棣对徐辉祖和朱明复的矛盾不清楚,还是想当然认为派他来能赢得朝廷的好感。

还好朱明复并不记恨洪鹏当年的袭击,他理解当时不过各为其主罢了。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