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之后,就是这次朱明复北巡的主要目标北平了。
北平新收复,所以明教和东厂在那里布置了大量人手,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北平的小偷佛爷们都被整治了三回了,市面上绝对找不到一个乞丐和乱摆摊的小摊小贩,绝对是海晏河清,歌舞升平,毫无问题,更无****,绝对达到甚至超越了洋人最多的奥运会安保水平。
皇帝的眼睛必须看到最彻底的光明,如果不够光明,那就人造光明,凡是于这一原则相悖的都属于大逆不道,这是地方官的心态。
幸好朱明复不是自幼生长在皇宫中的那种人,不是相信表面现象的人,表面现象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了欺骗和隐瞒。
何况他有东厂,他掌控着明教和崇友堂,他甚至知道北平一个佛爷每年给衙役多少孝敬,以及一个乞丐的年收入。
但他故意装作被他们“欺骗”的样子,对北平的市容市貌做了肯定的评价,对有关部门也做了褒奖。
朱明复隆重向他们介绍了北平的新府尹梅景正同志,对这位著名公子哥以及官场红人,北平官场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但朱明复心里想,等梅景正这一任做完,一定要调一个厉害的角色过来整顿一下,也许会是钟奇吧。
他在北平有很多事情准备要做,因为朝廷刚刚掌握这个城市。
正如对初次见面的新朋友总要热情一点,招待的菜肴要更好一些,功夫要下得更足一些,言语要更热切一点。
何况,北平是个很重要的朋友。
朱高煦率军去沈阳后,廖平后脚就率军进了北平,军事上朝廷已经彻底控制了北平。
军事虽然是重要的,但仅仅有军事绝对是不够的。
在政治上,从南京派出的大批年轻官员已经到了北平,在各个部门渗了进去,但显然朱棣的旧部不可能全部被换掉,旧制度旧人旧习气还是大量存在的。
这是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是比较敏感,在这个时候,朝廷的恩德会让人特别记住,朝廷的坏处也会让人呢特别铭记。
朱明复第一个举动,就是带来了崇友堂的大量外资,钱是强酸性的,可以把他所沾染的一切同化掉,什么种族、信仰、立场都有可能被融化掉。
北平的市面迅速繁荣起来,大量新商铺设立,大量外地商人来到这里,商人们带来了帝国各地的商品,这些商品显然比以前要便宜,而且品种丰富,小市民们都感受到了身边的各种变化。
朝廷来了,生活变好了。
朱明复的第二个举动是在北平开设了特别科举,凡是燕国故地的所有学子都可以开报考,所录取的人才一般派往南京,一派派驻北平。
那时北平之外的土地还在朱高煦手里,所以朱明复先把一部分燕国学子在南京培训,为日后接受东北做人才储备。
得人心,用好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
根据钱宾的指示,崇友堂在北平的主事人是吴慈新,但因为他要办理交割手续,所以不能和皇帝一起出发。
当朱明复抵达北平的时候,苏州的吴新新从海陆到了北平。
钱宾在吴慈新到北平后,就先行回南京了,崇友堂的生意在这几年扩张了数倍,他这个常务副堂主现在比朱明复还忙。
吴慈新有逛街的习惯,他在北平穿胡同,看新鲜时,发现了一个情况,促成了一件重大决策的产生。
那时,正是朱明复在北平宣布举办特别科举考试的时候,在学政衙门门口,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被衙役踢了出来,但这小子不顾嘴角的鲜血,又爬起冲了进去,如是数次,很是坚韧,蔚为壮观。
吴慈新就站在衙门外的大树下静静观察这一幕,直到这小子站不起来,他没见过这么玩的,即使是一个帮派分子,也不会这么不顾生死,作如此无谓的举动。
好戏大家都爱看,吴慈新周围很快围了一大圈人,有人甚至在打赌这小子还能坚持多久,但他每次跌倒都都能让他们嘴角露出笑容。
一个最早到的扛大包的说:“各位老少爷们,你们不知道这咋回事吧,兄弟我可全看清了,这小子是倭人奴工,好像以前也翻过书吧,大明话说得挺溜,这次看皇上开科举,就说自己也要报名,这倭人不就是狗一样嘛,还想考科举,但这小子就是不依不挠,今天吵着要面见学政大人,这不就是找死嘛!”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等这小子实在爬不起来后,众人才做鸟兽散去。
“原来他是倭人,怪不得性情举止和我中原人大相径庭!”
吴慈新把这件事当做新闻讲给了朱明复听,朱明复听完若有所思,没有言语,默默摸出金宝鼎抽了起来,一支烟抽尽,他说道“吴慈新,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倭人?”
“皇上,苏州的倭人很少,不过是富豪人家觉得新鲜买来玩乐的,北平这边却是极多,属下看到扫街的、拉车的、倒粪的、背尸体的皆是此辈,但属下观其面相,其中很多倒不是贱相,在其本国似乎也是正经人家子弟,若从长远计,应该给其出路,也好安抚人心啊,如果不然,以其悍不畏死之性情,怕有后患。”
吴慈新是老江湖,知道处于底层的人物若不给出路,势必酿成事故。
“朕也是这个意思,天下一家,朕的意思是要把他们同化,也并不贪他们几个劳力钱,可如果允许他们考科举的话,可能国内阻力太大,这样好了,你去组织一个学堂,专门招收倭人聪明子弟,钱由朕私人出,学费全免,就叫倭华学堂吧。”
吴新新感叹皇帝果然慷慨,并出手不凡,只是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他作为古人,当然不知道倭人的巨大破坏力和损人不利己的作风。
而对这一点,朱明复非常清楚,所以他一直费劲心机要把这个民族给融合掉。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倭华学堂就这样成立了,那名坚韧不拔、好学不倦的倭国青年也被吴慈新找到,给予其免试入学待遇,成为倭华学堂首届毕业生,后成为了崇友堂在倭国的高级买办。
倭华学堂毕业的**大部分被派往倭国为官,他们用大明留**的身份在倭国吃香喝辣,倚明卖倭,逐渐占据了倭国政坛,如是五十年后,倭国之官吏皆为倭华学堂毕业生,倭国遂永无翻身之日矣。
皇帝足足在北平呆了一个月,他亲切接见了一波又一波北平新旧官吏,洒下无数恩泽,吐出无数赞誉,其行踪所到之处,也会日后留下无数旅游资源,如建文御饼,建文红烧肉,建文烤鸭,其商家皆说皇帝当面尝过并念念不忘之。
……
北平事定,朱明复欲启程往西安时,践行和徐辉祖的约定。
就在出发前夕,当近卫军部队前导已经出发后,又突然被信使召了回来,并下令全体掉头,去苏州。
原来朱明复忽然同时收到洪蛟通过锦衣卫渠道传来的消息:林三娘病重,请皇上速回苏州。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