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夏日的颜色还未褪去、声音还未消失,秋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一点点走近。
在这样的天气里,心铃少有的穿上了唯一一身黑色连衣裙(而不是上白下黑的经典装扮),随着身着黑色西装的心武一起,来到公墓。那里,埋葬着心武的父母。
心武的父母并非同日逝去,在十六岁那年,先是一场车祸夺走了心武母亲的生命,随后在一起灵异事件中心武父亲遭到偷袭而长别人世。但心武早在父亲生前便和他约定,在心武的生日前三天一同祭奠。
没错,心武的父亲早就知道,在心武十七岁生日之前,他们就会先后或者一同离去,心武母亲的逝世验证了这一判断。
在世世代代都是驱灵人的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十六岁这年,也就是他们事业的继承人的灵力和心智接近成熟的这一年,会先后离世,将事业传递给下一代,薪尽火传,生生不息,这已经成为惯例,“晓光之音”们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开始,先祖们发现,从事驱灵工作的人们的收入不固定,生活会有困难,许多人都因此放弃了与黑暗搏斗的理想,封印灵力成为芸芸众生。于是,他们选择牺牲自己,让子女不再有供养年迈父母的负担,只要自给自足即可,事实证明,这确实有效。于是,如果把人比作计算机,这段痛失双亲的经历已经成为一些特定计算机在某一阶段必须执行的程序。
这是在崇高的事业面前,父母做出的伟大的牺牲。子女终会成为父母,这一牺牲也会继续。
因此,在心武和心铃的眼中,“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再是对子女不孝的谴责,而是一种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悲壮宿命。
“心武,如果你可以在父母和‘晓光之音’的事业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边。”曾经有人这样问心武。。
这比金钱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更加艰难。心武默不作声。他何曾有机会选择,作为“晓光之音”的一员,他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此时此刻,心武正伏在父母的墓碑上,失声痛哭。一旁的心铃也已经泪流满面。
然而,墓旁的鲜花并非只来自于心武和心铃,还有许许多多受到心武的双亲帮助的人们,也会自发的来这里献上一束自己的敬意,他们有的是从死亡的境地之中被拯救,有的是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受到开导。他们每逢清明或者其他祭祀之时,都会来到这里。
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为崇高的事业而牺牲,那么在他们的墓前,高尚的人们也会洒下热泪。
在诸多鲜花之中,有一束来自心铃曾经生活过的孤儿院。当然,心武和心铃的双眼早已被眼泪遮蔽,不会注意到鲜花上的讯息。那是后来,笔者在前往祭奠时注意到的。
心武和心铃流干了眼泪,夕阳西斜,暮色之中,墓园愈发苍凉。他们挥手告别了父母,回到家中。
心武坐到桌前。那曾经是心武的父亲经常坐的桌子,睹物思人,心武的鼻子一酸,又要流下眼泪。这时,他注意到,书桌有一个抽屉,上面一直挂着一把小锁。
之前他并非从未注意到过,但是今晚,他仿佛受到了什么启示,突然想起铃对他说的那句:
“其实你父亲留下了与我相关的线索的,只不过你一直没有发现。”
于是,就像之前解开别墅后花园小屋的那把大锁一样,心武将灵力注入锁中,不久便打开了那把小锁。
抽屉里只有一本笔记,是那种随处可见的笔记本。笔记的扉页写着:“孤儿院事略——请心武和心铃在做好心理准备后翻阅。”
心武明白,有关心铃的所有被尘封的往事,应该就在这笔记之中。他喊来心铃,并肩而坐,怀着一种莫名的激动,翻开了那本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