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深夜,墨初言都没有再过来看看他们,只有墨初灵一直作陪,用过晚宴后墨初灵便告退而去,徒留脸色微醺的杨孟君回到居所。
和张清扬对坐饮茶,杨孟君手指轻点杯沿,眼中哪里还有醉意,取而代之的是满目清亮。
“这墨家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见杨孟君问这么一句,张清扬打了个哈欠说道:“权衡利弊吧?初灵小姐不也说了么,墨家真正的核心是长老会,想必也是满座老叟,各有各的想法。”
眯了眯眸子,杨孟君抬头看了眼天色,漫不经心说道:“你先睡吧,约摸着等会儿就有的忙了。”
果不其然,这一盏茶刚喝完,墨初言满脸苦涩笑意地找了过来,看到颇为成竹在胸的杨孟君,他脸上的纠结不自觉地淡了几分,“表兄,大长老想见见你。”
杨孟君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
墨初言见他如此淡然,到嘴边的话也咽了回去,他本想给杨孟君多多提点一些,但目前说什么也不好使了。他虽为墨家家主,但跟要见杨孟君的这位相比自己就啥也不是了。
一路走了小半个时辰,墨初言提着一盏竹编灯笼在前引路,在他身后的杨孟君清楚的感觉到他这位表弟的步伐早已没了初见时的从容,反而有些促狭。
看来...这位“大长老”不简单啊。
一处偏殿前两人停步,整座大殿外边灯火通明,古香古韵的楼阁相映生辉。
墨初言做了个请的手势,终于开口说道:“表兄,大长老就在这里,你进去后就什么都明白了。我给你说的再多,解释的再清楚也无益。”
杨孟君抖了抖袖子,轻出一口气,点头直截了当地迈了进去。
殿内不可谓不广阔,内部装饰虽说没有极尽堂皇的感觉,却处处彰显着千年世家的底蕴。这几年来见惯了各种奇珍异宝的杨孟君,对那些已成孤品的字画玩物也算有些鉴别真假的眼力。
就说入目的这一套黄花梨桌凳,杨孟君一眼就看出这种雕刻工艺出自大秦乃至大汉年间,怕是有不下八百年的历史,桌上放的那套青釉素描茶具,明显是前朝大楚号称西蜀第一窑的“巴窑”出品,大唐李氏结束战乱而统一天下时。巴窑也泯灭在战火之中,如今市面上但凡有巴窑出品的瓷器,往往都是有价无市的主。让杨孟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洛府中堂就有一座巴窑出品的黄釉蓝彩瓶,那座瓷瓶尚且有缺,可就算如此洛林依旧视若珍宝。
而眼前这套茶具,却是整整一套十八件之多。粗略估计,大概最低两千两黄金起步的价格。遇上那种专好此道的富商巨贾,甚至能开出更高的价格。
抬头再定睛一瞧,杨孟君又是一声轻叹,之间中堂壁上挂着一副宽两尺有余,长一丈的中堂画。这幅画杨孟君认得,名为“碧琼青鸾图”。之所以认得,是因为李毅的御书房就有这么一幅赝品!这幅图出自大楚画圣之手,原是一对,另一副为“赤霄红凤图”的真品也在南唐御书房,李毅为了凑足一对,就命宫廷画室画了副假的和那幅真的挂在一起。想不到如今竟然亲眼目睹了这幅真迹。
杨孟君啧啧一叹。
“怎么,你认得这画?”
就在杨孟君目不转睛地盯着鉴赏时,他后方突然冒出这么一道声音。
杨孟君问声回头,只见一个个头跟他差不多的雄壮老人正笑眯眯地看着他,这老人衣着随意,但也是名贵布料所缝制,手里盘着两只“金刚子”。老人满头白发如雪豹眼熊腰,虽老矣,精气神缺是极佳。
杨孟君一瞬间便打量好了这老头的气质,心里粗略估计眼前老人应该不下古稀之年,应该就是那位大长老了。
杨孟君往后退一步,躬身作揖道:“后生晚辈杨孟君,见过大长老。”
这老人呵呵一笑,指了指黄花梨椅子道:“坐吧,不用拘谨。”
见老人先坐在主位上,杨孟君才好整以暇地坐下。
“你就是杨孟君吧?这幅画挂在这里也差不多有两百年了,你认得?”
杨孟君心里一惊,回道:“真品倒是头一次见,不过这幅青鸾图的赝品见的次数却不少。”
老人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你来此的用意我以知晓一些,初言那孩子应该没有给你详细介绍老夫的身份吧?”
杨孟君皱了下眉头,“前辈不是墨家大长老么?”
“是,但也不是。老夫乃长老会前代大长老,并非此代大长老。现在的墨家大长老是老夫侄子。”
听老人如此说,杨孟君瞬间理清楚了其中关系,原来这人才是墨家真正的“幕后家主”。
老人继续好整以暇地给他解惑,“以墨家的规矩,他们那些小辈称老夫为供奉大长老。”
原来如此。
互相知道了对方身份,杨孟君心里除了对眼前老者有些崇敬之意外,并无太多杂念。像供奉大长老这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物,杨孟君又不是*打交道了。而且到了他们这种年龄,也少有倚老卖老者,更多的是心境上的淡然,不起波澜,不生杂草,有的只是超乎常理的冷静。
“敢问大长老叫晚辈来此有何用意?”
杨孟君这话倒也不卑不亢,墨家也算是江湖门派,江湖中年轻者称呼年长者用“前辈”,自称就是“晚辈”了。若眼前老人乃一介老儒生,则是需用儒家那一套。
老人笑眯眯地说道:“找你来叙叙旧,信么?”
杨孟君回以一笑,直接摇头,其意再明显不过。
老人哈哈一笑,“你倒是有趣,初言初灵那两个小家伙,看到我就跟看到鬼一样,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你倒好,直接就拂了老夫脸面。”
杨孟君抖了抖面皮,推磨道:“敬畏祖宗是唐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前辈又不姓杨,晚辈又有何惧?更何况在下此来主要还是和墨家谈生意,不管是谁跟在下谈,大家都站在公平的立场上,才能谈下去嘛。”
这话何止一语双关?杨孟君先是自称晚辈,则是提醒眼前老人有话咱们可以慢慢说,但别仗着年纪大。之后自称在下,则是表明自己心里并不是很在乎你这个墨家供奉大长老的称号。最后说起生意,更表明了自己的心态,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你不必用年纪和身份压我,我也不会占你墨家便宜。
墨一明终于打心眼里开始正视眼前这个年轻人了。老人悄然放下茶杯,一手拂须,眼神中充满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