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重点技术人才孵化
作者:大江东      更新:2019-10-01 10:59      字数:3294

赵城才回到办公室,就见到张泓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领导,怎么突然来了?”

“有事找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是个不错的好事。”张泓笑了起来。

赵城摸了摸脑袋,他最近把苏建国调回上海铁路局,注意力分散了不少,难道是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数据库搭建的细节事情?还是……

因为不知道,赵城皱着眉走入张泓的办公室。

“老赵,给你看个东西。”张泓将一份文件递给赵城,赵城仔细阅读着这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人才孵育进程加紧的文件,赵城抬起头,笑的很是开怀,“科长,这是说,我们搭建数据库,配合青年人自学的法子是对了?甚至上面看到了益处,准备全国范围推广?”

“是的,你理解的没错,看来咱们这些老工匠也是跟上了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思路了,算是拖了张宇的福气。”张泓笑着说道,“只是,老赵啊,你那些工程师的老伙计,有些不对劲啊。”

“科长,什么不对劲啊?”赵城疑惑起来,那些老工程师们没做错什么吧?

“这论文上交的有些少啊。”张泓靠近赵城,“老赵,你得催催他们了。这年轻人求知若渴,可是他们的贡献却少了吧?”

“原来是这样的事情,我会催促的。不过科长……难道是上面有了什么指示吗?怎么这么着急?”赵城好奇的问了起来。

“老赵,你倒是皮猴子,什么都喜欢猜,不过,这一次算是猜对了。”张泓轻咳一声,看着赵城,“上面希望我们在重点技术孵化和人才扶持上面下下功夫。”

“重点技术孵化和人才扶持,这个任务有点大啊。可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赵城好奇起来,虽然是最近有听到这个消息,却不知道这个消息来的这么快。

“你该知道我们《中长期铁路规划》的事情,这中长期铁路规划落实起来就是人才。人才是未来科技兴国的基础,更是我们国家争分夺秒,实现赶英超美的基石。当然动作要快,只是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咱们这些基层的共产党人仔细的调研,给上面汇总意见,看铁路部最终的决定。”张泓的话让赵城的眼睛亮了。

“科长,这事是不是在说,我们这些老头子们不仅要发挥余热,还要蜡炬成灰泪始干了?”赵城发现张泓的脸色一变,才发现自己说秃噜了嘴说错了话。

“呸呸呸,我说错了,我是说,我们要做那个蜡烛,为孩子们照亮前路?这是我们这些老东西该做的。只是……科长啊,我那些老伙计们都是粗汉子,糙汉子都不知道怎么聊?这个你得给个方向,该谈啥呢?”赵城表现出自己不明白,需要领导指点的模样。

张泓点着赵城的鼻子,手动了动,一副你小子就会耍赖皮的模样,“你呀……溜须拍马,该扣奖金。”

“科长……哪能啊……我就是不知道,才跟你谈谈的啊……”赵城脸皮死厚的,笑着说下去。

“行了,你也别懂装不懂了,我就问你一件事,你做还是不做。”张泓不给赵城搅浑水的机会。

“科长,你这是要逼着我表态啊?可是我腹内无货,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你让我这样的人,能说出个啥呢?”赵城显然不打算在领导面前当那个聪明人。

张泓笑嘻嘻的看着赵城,“老赵……差不多就行了,咱们多少年的朋友了,再这样下去,就生分了。”

赵城收起玩笑来,轻咳几声,“科长说的是,我知道错了,但是……科长……我是真不知道问题根基在哪里,到底是重点技术孵化呢还是人才扶持呢,您是让我先做哪一块?这同时做……挺难的。”

“人才扶持。到底咱们单位里面,就属你是老资格,老前辈。你觉得,怎么做最好呢?”张泓现在更想知道落实的方案。

“这个人才扶持,说来也巧,就在几天前我刚跟我下面的一个学生聊过,他是杭州铁路技校里面教书四年的,集合教学与实践于一身的工程师,我也在问这个问题。关于重点技术,他给了我一个清单,但是关于人才培养……”赵城将清单递给张泓,“我觉得应该根据这个清单进行人才专业性培训和辅导。”

这是苏建国从诸暨回来之后,给赵城递交的清单,除了是当初给赵城关于技术的清单,更有对中国标准体系委员会认知调研的申请和上海铁路局标准体系搭建计划草案的调研申请。

“这个清单……这个工程师叫什么?”张泓一脸疑惑的看着赵城,要知道这份表格上还有国家最近要做的标准体系委员会,这可是预计2002年建成的委员会,也是张泓刚去北京开会时候,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

那任务就是在六年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培养设计师和工程师对标准体系的认识,树立良好的标准体系概念,遵循标准体系规矩做事,视线铁路零部件与关键部件多批次互换,实现可复制性制造发展。

这样的概念,不过是一周前张泓刚接触的,可是这个孩子……竟然已经知道了。

“苏建国。”赵城相信张泓听说过这个孩子,这个高考失利进入技校,在技校后,在青少年宫引起广泛好评,被浙江出版社社长张宇赞不绝口的工程师。

“这是个好苗子,意识提前,可以着重培养啊。对了……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啊……啊……这不是张宇打算做三十年专访调查的孩子之一吗?我还记得当初吃饭的时候,崔进和张宇在饭桌上对这个孩子赞不绝口,说《横空出世》电影和《上甘岭》电影都成为他们学校和出版社每年必看的电影了。还有陈庆……”

张泓终于想起苏建国是谁来了,“陈庆还数次提到,苏建国当初给他了一个提醒,如何让孩子更清晰的了解崛起中的中国是多么的不易与艰难,更是如何的激励孩子们向着理工科方向努力和钻研。原来是他……他现在在咱们单位?”

“来了两个多月,这几天我刚跟他谈过。不过现在去调研了,说是要将他妹妹在服装厂视线的标准体系研究透,然后给我一个上海铁路局标准体系建立的方案,是实施方案不是计划方案哦……”赵城拉长尾音。

“这小子什么学历?应该是设计师吧?”张泓好奇起来,这喜欢做调研的人,一般是设计师啊。

“你也知道了,高考失利的技校生,崔进学校的学生,也算是我的学生吧。是不是很佩服我和崔进,我们两个老伙计带出来的工程师?不比你们家设计师差吧?”赵城开始洋洋得意起来。

“行了你,一提到你的学生,你就激动,就翘尾巴。不过……这些技术具体哪些是重点孵化技术,还是要交给你的那些老伙计再斟酌的,但是有个事情……我很想知道……”张泓想起青少年宫的事情,又听到赵城如此夸奖苏建国,又对人才扶持有了腹案,他就想知道是怎样的。

“科长,重点孵化技术的甄选这件事就交给我和那些老家伙们吧。只是你想知道啥?”赵城歪头看着张泓。

“当初张宇和陈庆从苏建国身上看到了一些青少年爱国教育与科技引导的方式,那么你看到了人才扶持的什么信号?”张泓到底是上海铁路局科长,有些事情,一眼就看到了底。

“科长,我觉得七年前苏建国说的复合型人才,至今依旧有借鉴价值。您手底下最器重的两个人才,方毅和梁飞可就是苏建国的舍友兼同班同学。这两个申报北京交通大学铁路技术本科在职教育的孩子,你看他们,就是从工程师的基础打牢后,为了理解设计师的专业和施工配套,专门做了设计师方向专业的成人教育,打算继续深造。这就是人才扶持,而人才扶持的本相……”赵城诉说下去。

“是什么?”张泓点着头,似乎看到了曙光。

“人才扶持的本相就是国家给的那三个计划,即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如果说知识生产就是设计师创造出来的新型技术知识,那么设计师到工程师就要有过度,这个过度就是知识传播。如果这个过度不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分得清明,而是知识互有融通,是不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沟通就会轻松很多?如果这就是知识传播的含义……我们不妨眼界放高一点,放远一点看……”赵城暗示道。

“眼界放远一点看。如果说铁路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知识互有融通,便是知识传播,那么铁路部生产国有火车时候,涉及到的所有配套产业和部门都应该加强知识传播。也就是说……知识传播应该是个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制造所涉及的全产业人员的沟通问题,全产业人员的知识传播问题?”张泓马上理解到了重点问题。

“是的,我们应该遵循先让一部分明白起来,再让这部分人带着其他人共同走向明白的规则,去重点扶持这些先明白的人才,让铁路部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配套产业的理工科、文科的人员们,知识互有交叉,能够互相理解,而不是隔行如隔山。而我想……要实现这个……”赵城笑的很是开心,“我倒有个可以借鉴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