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国
作者:三羊泰来      更新:2021-07-28 11:35      字数:2380

周书仁的话落,汪苣想到了自己,“说真的,我们这些世家养大的孩子比寒门少了拼劲。”

“那是你们知道未来会被安排好。”

汪苣吃了葡萄,“话说回来,吴鸣升的很快。”

虽然比不上周书仁的机遇,却是近年来升的最快的,手里的权力也不少,从草原回来应该就不会离开京城了,啧啧,羡慕啊!

周书仁心道,因为吴鸣才是真的大佬,说实话,他也有些意外吴鸣会去草原,他没少听皇上夸赞吴鸣,显然皇上并不想让吴鸣去草原。

吴鸣还是自荐去了草原,草原的政绩谁都看的明白,却很少有人有魄力去草原,真的解决草原问题,吴鸣手里就有了过硬的政绩,未来的吴鸣会直上青云。

晚上回家,周书仁提了吴鸣,竹兰问,“吴鸣会带家眷一起去吗?”

周书仁摇头,“不会,草原还是太危险了,家眷会留在京城。”

竹兰,“我也有好些年没见到宋澜了。”

“算着日子,入秋吴鸣的妻儿能回到京城。”

“那也没多少日子了。”

次日,周书仁休沐,吃了早饭,周书仁和媳妇去了皇家孤儿院,因为提前打了招呼,门口有人等着。

院长忙上前,“周侯,侯夫人,二人里面请。”

周书仁抬头看了一眼匾额,点了点头,走进孤儿院,明显发现与民间的不同,民间更注重自力更生管理不严格,而皇家孤儿院十分严苛,孩子们坐姿挺直,眼里没有民间孤儿院的有活力,这里的孩子脑子只有听从命令。

竹兰进来就和周书仁分开了,她去看女孩子,男孩女孩是分开的。

管事婆婆道:“这五十个女孩都是有刺绣天赋的,这边的是学药理的,日后会成为医女。”

竹兰心想,这就是皇室和民间的不同,绣娘培养好为皇室服务,医女则是会进入医部统一听从医部的安排,随着医部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医女的稀缺。

竹兰看着给医女上课的太医,女孩们听的都很认真,暗道,皇家孤儿院的孩子不好洗脑。

周书仁这边就要好很多,周书仁上台讲课,写了两个字,“国家。”

皇上和太子这个时候走进来,安静的找了个位置坐好。

院长都傻了,皇上和太子怎么来了?

屋子里的孩子们太多,周书仁没去看后边,继续讲道:“你们已经上了许久的课,国家二字都认得,意思你们都懂,但今日我还是要讲国家,何为国,何为家。”

周书仁其实更想在上面画出整个国家的地图,但是不能,在这个时代,地图是不能随便画的。

周书仁顿了下笑道:“我们先从家开始。”

这一堂课,周书仁从家到国,又从国到家,讲了许多,还讲了世界,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等。

周书仁还是遗憾,遗憾不能讲的更多,很多的话都要斟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室的眼里,他要谨慎。

皇上坐在后面,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举手发问,有的孩子问外国为什么要装海盗等等,这是以往没有的,他也听过课,这些孩子们从不开口,上课什么坐姿,下课的时候就没变过。

太子眼睛发亮,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他也想举手提问,不过,记下了自己想问的,压低声对父皇道:“儿子明日去问周侯。”

皇上笑了,“好。”

周书仁是下课的时候看到皇上和太子的,心道果然,他就知道一举一动在皇上眼里。

周书仁,“臣见过皇上,见过太子。”

皇上背着手,“今日朕才发现,周侯还能教书育人,听周侯一节课,朕的感悟也不少。”

格局,他看到的是格局,周书仁这次的格局是世界,周书仁对外国十分的了解,可见没少研究,心里又有些遗憾,满朝只有一个周侯。

周书仁,“皇上,臣也是有感而发,当不得什么。”

皇上心想如果不是不合适,他更想周书仁给皇子们讲几节课,让皇子们也能开开眼界,可惜不能,一旦周侯去上课,几个皇子心思就更多了。

竹兰这边讲课没办法从国家讲,她才是最头疼的,她能讲的不多,她会的必须有出处,最后只能正正经经的上了一节课,添加了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

竹兰随着管事婆婆过来,见到皇上和太子,忙见礼,“臣妇见过皇上,见过太子。”

皇上没听过杨氏讲课,却听父皇说过,这位虽是女子心中也是有沟壑之人,整理的书籍就是证据,“老夫人快请起。”

周书仁扶起娘子,听娘子嗓子有些哑,将手里的茶杯递给娘子,“润润嗓子。”

竹兰不好意思了,这么多人呢,却也没客气的拿过来喝干,周书仁忙又亲自给倒上。

皇上眼神微动,皇室没有这么真挚的夫妻情。

皇上很忙与太子先一步离开,竹兰和周书仁又到处看看才离开,二人在外面酒楼吃的午饭。

竹兰回家打发了丫头们,小声的道:“我的课难讲。”

周书仁,“的确不好洗脑,我也只能让孩子们开阔格局。”

“累了吧,先休息。”

“好。”

次日,周书仁就知道太子会来,一问一答,能回答的,周书仁会回答,不能回答的,周书仁就笑而不语。

太子昨日才知道,皇爷爷曾给周侯算过命,还是德高望重的大师算的,这些年的确如大师所说,周侯护国。

日子过的很快,夏日的炎热过去,天气一日日的转凉,今年气温与去年一样降的很快。

竹兰已经穿上了厚衣服,“昨晚下了雨,今日凉飕飕的,吹的腿难受。”

李氏道:“是啊,娘,今年要多买一些炭回来了,儿媳怎么觉得今年的冬日也会很冷。”

竹兰发愁,她也怕这个,“对,多采买一些棉花。”

提到棉花,因为缺粮食,种棉花的百姓少了许多,今年棉花价格不仅高还难买。

李氏,“儿媳记下了。”

说话间,丁管家送帖子进来,“老夫人,吴大人的女眷已经到京城,这是送来的帖子。”

竹兰,“比预期的要早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