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有书友提出,说书里的古代学校新名词记不住,感觉不爽,笔筒就把其中一部分罗列出来,以下只是笔筒综合各资料得出来的,比较简略,仅供大家参考,若有偏差,不吝斧正:
1、官学:官学也就是公立的学校,招收的学生一般都是富家子弟,学风不怎么好。政府都会划拨学田和保障经费给官学,因此,宋朝的官学一般就不需要再想政府领钱了。不过官学的教学方法死板,没有创新的风气,和当时的私学存在着很大不同。人们所熟悉的“书院”就是私学,她反对死守章句陈说,注重自学、问难论疑以及读书指导等。
因此,古代的私立跟公立和现代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2、教授:也就是官学里的校长。如果是私学,那么这所学校的校长一般不叫教授,而是叫山长或者院长等。
3、学正和学录: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大概就是教务处和政教处主任的意思,只是二者没多大区别。其实他们以下还有职事学正和职事学录的职位,在济州官学中,笔筒没有采纳,呵呵,抱歉。
4、直学:也就是教书先生,也叫学究,夫子等等,别称繁多。
5、斋:就是我们所谓的班级,一个斋通常三十个学生,呵呵,古代的读书环境不错吧。
6、炉亭:是学生议会、策论啦、上课等等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教室。
7、斋长:就是班长,从学生中选举,管的东西很多,权力很大,可以按斋规分五等处罚犯规学生,每个月还要记录本斋学生品行学艺,最后再送给学谕(老师)考核,再逐次交给学录、学正、教授考核。
8、斋谕:也是从学生中选出的职事名,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副班长,辅助斋长。
9、斋仆:相当于现代学校里的校工。
可能有所遗漏,若有发现,一定补上,感谢大家对笔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