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后院起火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352

“荆州有隙”之下,江陵归为刘备所控;荆州一地,仅剩襄阳还不在其掌握(当然,襄阳的地盘甚大,且钱粮广阔,倒可算是半个荆州。无弹出广告小说 )。

尤其王成与袁绍在河北之争尚无个完全眉目的情况下,种种之状显示,天下大势大有向蜀中方向倾斜的意思

不过,凡事倒也不能全看表面,内在的一些关联还需注意。

虽然王成此时的形势看似袁绍未去,刘备又至,但王成比之刘备,却是多有一个隐藏的优势。

什么优势?

呵呵!那就是“后院安宁”!

十数年前,王成戍往天水,除了董卓,定下雍州后,结凉州权贵、娶西凉马氏之女马云禄为妻,与都统凉州的韩遂、马超(凉州牧韩遂无子,视义兄马腾之子马超如同己出,早便有言,将来欲将凉州之政交与马超。)结为至亲,亦与西羌带上了亲戚关系(马超的爸爸马腾的媳妇是羌王的妹妹,羌王是马超、马云禄的舅舅,便也成了王成的舅舅)。于是,在左右四邻不是舅舅,就是叔叔、大舅子的情况下,王成的“老窝”可谓十分安全。尤其在后来王成“多此义举”,又往西域征了一回的情况下,整个雍凉地区便即可谓“安上加安”了!

然而,作为“拿来主义”的倡导者——刘备(其实是李伦,刘备这个人和名,都是他“拿来”用的!),则是直入蜀中,信手从刘焉、刘璋的手中捻来益州。

这种植入式的“殖民统治”,并不十分靠谱,往往会现出“水土不服”来。

于是,王成每战出征,皆可撇家舍业,即走一、二年,复回雍州,子民仍能认其为主。

反观刘备却是不能,每每出离成都数月、半年,便需折返,以安民心。

这么一说,大家便即可知蜀中的形势不如雍州的好,那到底有多不好呢?

其实,对于蜀中的形势,易中天老师曾在《品三国》中有过精辟的总结,我便也不再班门弄斧,只在此借用一二吧!(我写《本纪》,有很大一部分的动力,来自易老师的《品三国》。)

刘备入主蜀中之后,蜀汉政权便算建立。

不同于其他政权,作为外来政权的植入体,蜀汉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第一个是刘备代表的统治集团,第二个是刘焉遗臣代表的东州集团,第三个是益州本地氏族代表的益州集团。

虽然由三大政治力量组成,但刘备第一、东州第二、益州第三的组织路线却是铁律。

于是,在有区别对待、分利不均之后,有些人的意见就大了。

那么说,谁的意见最大呢?

当然是益州集团。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

益州的蛋糕大小是有定数的,原来这块蛋糕是益州人自己在吃;刘焉来了,带来了东州集团,分去了一块;刘备又来了,又切去了一大块。于是,这块大蛋糕留给益州人的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益州人也从刘焉时代的二等臣民,下降为刘备时代的三等臣民。于是,不满和反对之声日益,益州人民渴望有人来解放他们的呼声越来越高。

那么说,会有人来解放他们吗?

刘备利用“拿来主义”,于刘焉死后,从刘璋手中“拿来”了益州。

在以“仁义”著称于世的情况下,夺了他人“祖业”之后,刘备便也不好即杀同族,只将蜀主刘璋发往建宁,教其戍守南蛮。

其实,以刘璋的才能来说,若将终生全部奉献给边防事业,那他也算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黎民了。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刘璋无能,且也并无远大志向之下,其长子刘循却悖遗传学的常理,乃是个有大志的人物。

这刘循方今一十八岁,随父刘璋戍在建宁已近四载,已由当年随父为刘备“驱赶”至建宁的“懵懂少年”,转为“有志青年”。

面对着有安于现状的刘璋,岁数越来越大、心也是越来越大的刘循,却是越发的不安心起来,常与人道:“吾祖(刘焉)所留蜀中基业,今为刘备强夺,吾父不思取回之计,却是安心现状,实教人痛心矣!”

刘璋虽然失势,但于建宁也算说一不二,从传闻中听到自己的儿子说自己“无能”,实是气了个四脚朝天,差点没即死过去。

于是,刘璋便急使人捉来刘循,痛斥其一番“目无尊长,未有见识,狼子野心”后,行了一班“家法”(就是打顿板子。),教刘循闭门思过起来!

还是那句老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刘循的想法很快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悉知。

哪些人?

建宁太守雍闿、越隽太守高定、牂牁太守朱褒。

雍闿、高定、朱褒三人原为建宁守将,刘备被刘焉“支”往建宁,来“戍”南蛮时,曾与刘备共事。

至刘焉病亡,自刘璋手上得到蜀中的刘备,以其“父”之道还只其“子”,将刘璋“发”来建宁,戍守南蛮。

不过,为了方便控制刘璋,刘备依着庞统意见,将原来的建宁一郡分为建宁、越隽、牂牁三郡,分立了雍闿、高定、朱褒三人为太守,教他们与刘璋互为掣肘。

那么说,既然刘备于雍闿、高定、朱褒三人有“提拔”之恩,三人何故会“别有用心”呢?

雍闿乃汉什邡侯雍齿(雍齿,沛人。出身豪强。秦二世二年,随刘邦起兵反秦。秦军围攻刘邦于丰邑。刘邦打败秦军后,命雍齿驻守丰邑。然雍齿却为魏国人周巿诱反,行背叛之事,后经几次反复,方再次归回刘邦,邦念其立过许多战功,故未杀他。至汉高祖六年,时天下有乱,为安地方,刘邦纳张良之谏,封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后雍齿子孙于什邡世袭八、九十年。)之后,常思自家先祖与汉高祖刘邦共斩白蛇、起义反秦、建功大汉之事。

雍闿早年为得建宁守将,同刘备“共事”之时,虽未有深交,但大面也还过得去;本以为刘备“发达”之后,自己这“同僚”亦会“升迁”,不想刘备都统成都后,却只“升”了自己,没有“迁”自己。

实于建宁这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呆够了的雍闿,确也想换个似成都一般“灯红酒绿”的地方呆呆——好吃几天香的、喝几天辣的,不枉为官为宦一回。

然而,自思现下情境,雍闿自觉刘备在成都一天,便会将自己置于建宁一天,一来盯着刘璋,二来看着南蛮!

于是,在刘备这里实得不到满足的雍闿,便会及两个“亦有此心”的好“基友”——高定、朱褒,打算联通刘循,做出些“斩白蛇”的大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