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庄的工作乱了套。
由于散队分地时好赖不分,一部分户开始不交公粮。八个生产队的队长,都鼓动何长山重新出山。一边是如日中天的生意,一边是村里的政权,何长山举棋不定,去找何老钟商量。何老钟一句话,就让他灭了当支书的念头。何老钟说,你以为有了俩钱别人就服你?先把你的人立起来再说。何长山说,一部分村民不交公粮了。何老钟说,我眼没瞎,看着呢。你先别急,越乱对你越有利,等乱到一定程度,你再出来。
皇粮国税,不交有罪。乡里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开了几次调度会,专门研究木庄的公粮问题。乡里采取武力催缴,但由于支书李东生作风软,怕得罪人,村长台乱虽然有股猛劲儿,却缺乏韬略,抓了两户,非但没有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还差点被村民围攻。
一年一年过去,尾巴越来越大,不光分到赖地的村民不交公粮,分到好地的一些村民觉得不平衡也不交了。户数越来越多,罚不责众,乡里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奏效。
散队还不到六年,木庄的各项工作都瘫痪了。公粮不交,提留农业税收不上来,计划生育没人管,除了经济上有所进展,其他工作都在乡里排倒数。经济的进展也和村干部没有关系,完全是村民的自发。李建仓有一个山西亲戚养奶牛发了财,他也从山西买回一头奶牛。奶牛生了小牛以后,李建仓每天挤奶,到虞州县城卖鲜奶。一些村民见李建仓卖鲜奶收入可观,也都学着李建仓养起了奶牛。短短几年时间,李建仓所在的六队,大部分都养起了奶牛。木庄的鲜奶,在虞州县城也有了名。李东生到乡里汇报工作,也经常把木庄的鲜奶放在前头。
木庄的鲜奶再有名,村里的工作开展不下去,乡领导也不满意。村里的工作好不好,关键看干部。乡里来了一位新书记,下决心要调整木庄的班子。李东生见形势不好,主动要求下台。
台乱的大队长也当不下去了。散队分地的时候,台乱大公无私,把好地分给了外人,赖地分给了本家。开始的一两年,赵家人顾忌台乱的大队长身份,虽然委屈,但一直没有闹腾。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别人家的粮食产量和自家的相差悬殊,赵家人再也忍不下去了,开始不交公粮。大队长管不了自家人,还有什么脸面管别人?还当什么大队长?台乱被乡里免了职。
这个时候的何长山,已经在村里站稳了脚跟。他虽然是村里最富的户,但为人低调,一点也不张扬。乡邻们谁家有了难处,找他张嘴,不管借多借少,都没顶过脸。乡亲们过红白事,他上的礼最多。何长山见识广,关系多,老百姓开着门子过光景,谁家也短不了有个大事小情,乡邻们有了事,都找他商量,只要能帮上忙的,他都尽力帮。实在帮不上的,就出谋划策。无形当中,他成了乡亲们的主心骨。珍珍也为他增分不少,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来家找长山的乡亲,她都笑脸相迎,打发得乡亲们高高兴兴的。供销社也越干越红火,原来的牲口圈拆了,临街盖了五大间宽敞的门市。
何长山的嫡系人马又开始鼓动何长山出山。何长山又去找何老钟商量,何老钟说,这个权不用你夺,迟早是咱何家的,你一定要沉住气,等着别人来找你。找你一次,你不要应,要等着找够三次,你才答应。
果然时间不长,乡里就有人找何长山谈话了。何长山按着何老钟的吩咐,说自己威信低,收拾不了木庄的烂摊子,婉言推辞了。这次谈话后没几天,乡里的副书记找到何老钟的家里,让他推荐支书人选。何老钟并没有推荐何长山,说他岁数大了,身体也有病,已经不再了解村里的情况了,让副书记找现任支书李东生,既然他不想干了,肯定有合适的接班人选。副书记找到李东生,李东生推荐了何长山,李东生说,木庄除了何长山,谁也干不好。既然现任支书也推荐何长山,副书记就去找何长山谈话。何长山这一次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担心村里的党员们不买他的账。副书记回乡后,就组织人员到村里找老党员摸底调查。村里的老党员,十有八九都推荐何长山,只有何老钟把何长山以前的婚姻旧事跟乡里的干部说了。既然是以前的旧事,俩人已经成了合法夫妻,这些旧事也就不算什么了。何长山是村里的富裕户,又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党员们又这么拥护他,乡里就把何长山列为木庄支书的不二人选。见他三番五次推辞,乡里的书记亲自找他谈话。书记出面了,再不答应,就是不识抬举了。
何长山找何老钟商量村里的班子怎么组建。何老钟说,李东生虽然提出了不干,但并没有给乡里正式的辞职报告,乡里也没正式免他。你如果当支书,就等于你夺了他的权。你先过渡,让他继续当支书,你当大队长。台乱虽然被乡里免了,但得给他点事做,这么多年,在大队混惯了,让他一下成为平头百姓,心理上接受不了,就让他干原来的老本行,继续当他的广播员。台乱干别的不行,当广播员绝对称职,听不到台乱的广播,心里还不适应。大队会计王贵生,何老钟也不建议换。他说,村里再也找不出像王贵生那样账口清的人了。何长山担心他和贵生现在成了郎舅关系,怕村民们说闲话。何老钟说,无妨,这么多年,王贵生什么时候把你当妹夫了?你们两家又没有来往过,这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何长山说,就是兰香因为花儿,经常偷偷和珍珍来往,但也不敢让贵生知道。有一次兰香晚上到我家看花儿,被贵生看到了,出门就踹了兰香两脚。何老钟说,贵生当了这么多年的会计,你换了他,肯定会引起王家的不满。王家的党员不少,必须要安抚住。支书、大队长、会计定了,其余的人何老钟就不管了,让何长山看着办。不过他提醒,安排的时候,要尽力考虑到家族之间的平衡,何家人能不安排就尽量别安排了。
何长山到乡里汇报组建班子的情况,书记一听他不当支书,还让李东生当,有点担心村里的工作开展不了。何长山再三保证,他虽然当大队长,但一定配合好李东生的工作,如果工作推行不下去,他甘愿辞职。书记说,你不要光想着辞职,我这么看重你,你干不好,就是对不住我。何长山向书记提出,在处理遗留问题上,多给他自主权。书记对他非常支持,说,村里的工作,我知道,该灵活掌握的必须要灵活掌握。
有了乡里的支持,何长山心里就有底了。他回去以后,就找李东生商量下一步的工作。李东生本来早就不想干了,是何长山三番五次做工作,他才勉强答应干的,所以对村里的工作,他也就不大操心了,一切都让何长山看着办。
何长山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村里的土地。调整土地涉及家家户户,十分敏感,如果操作不好,村里就会出大事。何长山跑了很多调地成功的村,了解人家的经验,又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调整方案,然后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党员大会讨论过后,他又以队为单位选出村民代表讨论。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后,他才按着方案一步一步开始操作。
何长山的调地方案,完全否定了原来的分地政策。他以队为单位,让村民代表公开讨论,把地块分出好中赖三等,然后让村民代表讨论好地赖地的折合数。经过村民反复讨论,最后决定,好地一亩顶一亩,中等地一亩二顶一亩,沙性大不存水的赖地,一亩半折合一亩。分出了地的等级,算出了折合亩数。何长山就采取抓阄的方式,开始朝下分,抓到好地要好地,抓到赖地要赖地。这种方式,虽然公平,但也有一些弊病,有些村民,一会儿觉得抓到好地踏实,一会儿又觉得抓到赖地合算,心里七上八下打不定主意。于是何长山又改进了一步,让各队灵活掌握,三类地平均分配,谁家也分一等好地,谁家也分中等地,谁家也分三等地。这样做,虽然大家都没意见了,但因为地块太多太散,不好养种。何长山就又出台了一个政策,户与户之间可以自由调换。于是村民之间按着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自由换地。只要两家达成了协议,村里就发土地证。
土地调整好了,村里矛盾的根源也就消除了。何长山开始着手解决遗留问题。村民交纳公粮,是头等大事。调整土地以后,村民们没有意见了,也就没有了不交的理由。关键的问题是,以前未交的怎么办?还补不补?按说以前干部留下来的旧事,何长山这一任不管也说得过去。处理前任留下的尾巴,肯定要得罪不少人。但何长山认为,这种占便宜的毛病不能惯,这次尝到了甜头,还会有下一次。于是,何长山就大张旗鼓地开始清理以前的旧账,街头巷尾,写满了“皇粮国税,不交有罪”的标语,台乱每天在大喇叭上广播拖欠公粮户的名单。何长山还召开了两次全村村民大会,在会上他表态,清理不完以前的旧账,今年的公粮一斤不交。为了鼓励人们积极交纳,他制定了一些灵活的优惠政策,在十日内交纳的,可以少交百分之十,在二十日之内交纳的,可以少交百分之五。
何长山的方法非常奏效,大部分户都赶在十日内交纳,享受这百分之十的优惠。也有个别户,存在侥幸心理,硬顶着不交。何长山三番五次做工作,做不通,就把三个最硬的钉子户汇报到了乡里。乡里大力支持何长山的工作,全体乡干部和派出所干警一起出动,把这三个钉子户抓到了乡里。再硬的钉子户也硬不过派出所,最后都乖乖服了软,如数交纳了公粮。
短短一个月,木庄的公粮遗留问题全部解决了,各项工作也都顺利开展起来。乡里对何长山的工作非常满意,书记大会小会表扬何长山,何长山成了村干部的一面旗帜,成了全乡最能干的大队长。
工作顺利以后,何长山就开始琢磨抓村里的经济。他和信用社联系,想帮助村民贷款买奶牛。他还想开垦村南的河滩地,他已经找人丈量过了,如果把河滩开垦完,能开出一千亩地。如果再打上井,给村里带来的收益会非常可观。
何老钟不赞同他抓经济的想法。他说,你干工作有热情是好事,但不能热得过了头。村民发家致富,不是村干部管的事。奶牛多了,鲜奶卖不完怎么办?河滩地的想法不错,但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你刚开始干,不要把活一下就干完了。什么事也得稳着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河滩就在那儿摆着,什么时候想开垦都可以,现在还不是时候,最起码要等到五年以后再考虑。何老钟还建议,他们承包的河滩地,不要再扩了,如果扩得太多,就扎眼了。人们眼红了,麻烦就来了。
两年后,村支部换届,李东生说什么也不当支书了。乡里就让他与何长山换了换位,让李东生当村长,何长山当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