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文士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将作坊的掌柜骂懵了,掌柜一脸懵逼地看着汪姓文士,感觉今天发生的事情是那么的怪异。【】
不应该是将那个傻子抓进衙门要求赔偿吗?怎么变成了停业整顿?
书白烧了?伙计白被打了?这还有天理吗?可是,为什么汪姓文士会向着那个傻子说话呢?
作坊的掌柜一脸的懵逼,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总觉得画风有些不对。
不是说掌柜衙门里头有人吗?不是说掌柜的好使吗?不是说掌柜的人面广吗?怎么停业整顿的反而是印刷作坊?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鸦雀无声,一脸的懵逼,作坊的掌柜一脸的懵逼,周围被段猛打趴下的伙计们也是一脸的懵逼,所有人都感觉到诧异,唯有尚海心里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汪姓文士并非旁人,乃是福建巡抚南居益的心腹幕僚汪福临。旁人不认识尚海是谁,汪福临心里却是清清楚楚。
因为一个作坊的掌柜得罪福建巡抚南居益的贵客,汪福临表示自己还没有那么的弱智。将作坊的掌柜训斥一顿,并要求他停业整顿,也不过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狠狠训斥完作坊的掌柜,汪福临顺手指向尚海,问道:“你可知他是何人?你手中的《射雕英雄传》就是人家撰写的。烧你几本书,又哪里会冤枉了你,人家为什么不去烧别人的书?你好好反思反思吧!”
听到汪福临如此说,作坊的掌柜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本以为人家是个傻子,没想到真正的傻子是自己。若非出了这样的事情,向尚海求上几个签名,那书的价值……
作为印刷作坊的掌柜,当初尚海卖的那些书值多少钱他心里清清楚楚。如今一本普普通通的射雕就价值数千两纹银,就这样还有价无市。
听说很多富商都将书收藏了起来,你出多少钱,人家就是不卖,宣称准备传世,留给子孙后代。
这样一个人,却被自己得罪了,作坊的掌柜恨不能抽自己两个嘴巴。
小人物的心思没有人去理会,汪福临拱手向尚海行礼,笑道:“没想到和世子在这里相见,这个作坊的掌柜我已经要求他停业整顿了,世子看如此处理可好?”
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尚海心知肚明,这个作坊的掌柜和汪福临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否则汪福临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汪福临身为南居益的心腹幕僚,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给了尚海莫大的面子,尚海对此也感到比较满意。
拱手对汪福临回礼,尚海笑道:“一切就听从汪大人的安排,这不过是些许的小事,无须太过介意。”
人多眼杂,也不好说太多的话,汪福临和尚海寒暄了几句,就拱手告辞。
不提印刷作坊的掌柜如何的捶胸顿足,懊恼不已;也不提事后那些衙门的官员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如何的见风使舵;更不用提这个印书作坊,今后的生意一落千丈。
对于如今的尚海而言,这件事情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身为琉球国世子,这种事情,尚海实在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必要。
这件事情唯一的影响,恐怕就是戚氏兄弟对于尚海的感观。见识到尚海的霸道和人脉,戚氏兄弟对于尚海愿意出钱资助印书这件事情,不再存有丝毫的疑虑,同时也为遇见尚海这个贵人而感到高兴。
几人重新找到一家印刷作坊,这次的事情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将印书的事情仔细安排完毕,尚海就带着戚氏兄弟来到酒楼,准备庆祝一番。
尚海愿意私人出钱,资助戚氏兄弟印书,固然有前世作为华夏人,不忍心看到戚继光的心血白白浪费的原因外。还有对戚氏兄弟四人,比较感兴趣的因素在其中。
后世对于戚氏兄弟的评价,无非就是虎父犬子四个字而已。自从戚继光过世以后,戚氏兄弟四人,就再也没有哪个人展现出应有的才华,只是伴随着历史,泯灭在芸芸大众之中。
可是,到底是戚氏兄弟没有能力,还是文官系统将他们死死的压制,使得他们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一点,尚海也不能肯定。
如今既然在福州遇见了老大戚祚国和老四戚报国这兄弟二人,尚海就打算同他们攀谈一下,看看这哥俩儿到底是否有真才实学。
在尚海看来,作为戚继光的儿子,耳濡目染之下,最起码来说,对于兵法什么的应该不会陌生。而戚氏兄弟既然能够写出《戚少保年谱耆编》这样的书,那就一定具备相当的文学素养。
尚海如今身边所欠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以往看一些穿越类型的,或是尚海自己亲笔写的一些,从来都没有感觉到人才匮乏这种事情。
在古代,可以说华夏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在这里有最灿烂的文明,也有最顶尖的人才。如果在华夏找不到相应的人才,那么可以说整个世界也不一定有。
可是当尚海穿越成为琉球国的世子之后,他才发现,对于他而言,最缺的不是钱财,而是人才。
没有钱,他可以去赚,对于一个穿越人士而言,赚钱这种事情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没有人才,却实实在在的把他难住了。
琉球国满打满算二十多万人,想要找出独当一面的人才,难!
他身边如今满打满算,无非只有惜恩大叔、林天、段猛以及黄杏和梁刚等人。想要开发小琉球岛,光有这些人远远不够。
今天见到戚继光的后人,又见对方如此的落魄,连印书的钱都拿不出来,尚海不由得动了招揽的心思。
能够独自编写成书,哪怕对方的军事能力一文不值。但当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教导一些学问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抱着这样的心思,尚海开始有目的的同戚氏兄弟二人攀谈。结果尚海从戚祚国的话语中惊喜的发现,老大戚祚国,老四戚报国和老五戚兴国对于文学方面比较有建树。
《戚少保年谱耆编》这本书就是他们兄弟三人编写出来的,而老三戚昌国却继承了戚继光的衣钵,对于兵法上面的事情有相当的心得。
(本章完)【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