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形势逆转,终于回归正轨,参与谈判的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我们可怜的梁大少爷擦了擦一头的冷汗,对,就是冷汗!在六七月份的广州尼玛居然出了一头冷汗。他前世是个军工专家,技术大拿,可不是个政客或是公司老总,这样混乱的局面,缺乏江湖阅历的他是真心hold不住啊!幸亏他有个人老成精的爷爷,梁老爷子虽然没在会议室内,却时刻关注里面的情况,发现情况不妙立刻重磅登场力挽狂澜。也幸亏梁大少爷心生孝心,派梁强梁壮去请两位师父出席晚宴,让老爷子有了这个合适的台阶,因为当时的场面这么火爆,在场的洋鬼子们都期待着一场决斗(洋人也爱看热闹啊),硬刹车估计刹不住,只能用另一场决斗来替换转移众人的视线和思维,冷静下来的决斗者和各位观众们才会反应过来这里是谈判桌而非格斗场。所以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梁大少爷的孝心有了回报。
两位洋行大班的表演不给力,看客们的热情如被泼了冷水一般迅速退去,三家洋行的主要代表们又回到了谈判桌边的椅子上,来撑场面的跟班们也回到了靠墙摆放的椅子上,一切如同刚开始时一样。梁大少爷决定插手,不然还是会跟刚才一样三方乱喷,热闹看过了就行,再看下去影响正事了。
“各位,大家谈了半天了,我也听了半天了,各位的要求我也清楚了。首先明确一点,在座的各位将来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是同仁,而不是敌人,只有我们几个股东团结协作,这个公司才会兴旺发达,如果大家互相拆台,这公司还办得下去吗?(听到这句,犹太人的心里有点发虚)。一个公司的同仁关系相当于两位上尉先生在军队中的战友,相信你们都知道战友之间最需要的就是信任,如果缺乏了信任,在战场上随时都会丢命(两位决斗上尉点头赞同)。所以我给你们三方提个中肯的建议:太古洋行占股20%,礼和洋行和旗昌洋行各占10%(犹太人和普鲁士人点头同意,符合他们的初衷),各位同意的话,就尽早签约达成协议。”他的建议比较合理,所以态度就强势一点。
可是心里有了爵位的魔障的罗滨还是不肯同意,连他的话里都露出来了:“女王陛下不会同意的,这个分配比例与大英帝国的地位不相符”。尼玛,你都是美国和德国的相加值了,还不相符?这个老大贪心太重,难怪后来被美国取代了。
梁大少爷有点来火了,这家伙是茅坑里的石头吗?他脸上露出一丝轻蔑:“女王陛下更关心这个公司能不能早点成立,而不是占股20%或30%,我想女王陛下如果知道你阻碍了电报公司的发展,不仅不会奖励你可能还会惩罚你!”
“那这样,礼和洋行和旗昌洋行的股份我就不争了,就按照这个比例,但是你们天宝行能不能让出一些股份补给我们,只要10%,呃,5%也行”。
妈的,这就是条疯狗啊,到处乱咬?梁大少爷都被他气得发笑了:“各位,你们都知道,你们西方各国提出申办电报的申请大清朝廷毫无回应,现在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这个机会,可是朝堂上还是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始终反对,这股力量就是以大学士,太师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当然他们并不是跟我们有仇,而是反对一切科技先进的东西,他们反对办铁路的理由是会惊动祖宗的陵寝,反对电报的理由是会惊扰祖宗的清净,这些理由你们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可是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祖宗,他们这些理由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这个电报公司由我们大清占大多数股份,大清朝堂上还有人支持我们,反之,朝堂上就差不多全是反对声了,那这个电报公司还办得成吗?”
众人听了这些“大清朝廷的内幕”,想想也觉得合理,大清朝廷给他们的就是这种印象,大多数人点头表示赞同。
“昨天我和安德森先生说过,我们办这个电报公司必须还需要地方大臣的支持,因为电报通往各地,必然会同他们打交道,如果他们刁难一下,电报线路可能会经常被破坏,这电报离开了线路就毫无作用了,我们还怎么经营下去?相反,如果有地方官员的支持,他们不仅不会刁难,甚至还会派人巡逻维护电报线路的安全,所以,应该怎么选择无须我多言了。”梁大少爷又循循善诱道。
这点洋鬼子们也同意,他们跟大清官员经常打交道,对他们的德性当然清楚,可是他们又没有办法。
梁大少爷这时看着罗滨说道:“罗滨先生,我今天跟你说句实话,我们梁家在天宝行只占股58%,所以换算到电报公司的股份,我们梁家实际能拿到的股份还没有你们太古洋行多呢,你让我怎么让给你?事实上如果以单独的商行计算的话,太古洋行已经是最大的股东了,这跟大英帝国的地位还不相称吗?”
听了这句话,所有太古洋行的英国人都是面露得色,原来我们已经取得老大的地位了,那就不必太强人所难了,毕竟公司需要大家团结合作的,跟大清官员打交道的事他们也不擅长,这些糟心事还是让中国人自己去弄吧。于是罗滨表态了:“罗尼,我收回刚才的话并向你道歉,这样吧,就按照你的建议办吧,各位都没意见吧?”
于是会议室里的洋鬼子们齐刷刷的摇起了头,场面跟刚才截然相反,一边倒的团结一致,看起来显得有点滑稽。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各个洋行的大班和天宝行的经理梁家老六四方股东一起准备签署合作协议,各方秘书跟班们开始仔细查阅合约文本,合约文本分为中文,英文,德文三种文本,照顾了全体股东,赢得了普鲁士人的感激,毕竟现在德语在世界上还不上台面,梁大少爷的细心将来还是会获得回报的。
三个洋行大班就跟刚才的事没发生过似的面露笑容,和梁老爷子以及另外一位老先生聊天打招呼,谈笑风生,梁大少爷这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潘家的掌舵人潘四爷。这几个洋行大班都在广州呆了好几年,当然认识这两位广州商界的大佬,只是他们最近不太露面才很少见面了,现在事情谈好了自然要和老朋友老对手聊聊天叙叙旧。
现在的潘家是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潘振承的旁系子弟,潘振承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他年老退休后,让旁系子弟继续经商,自己嫡系后人转而进军科举,让潘家华丽丽的成功转型,成为官宦人家。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深远眼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官府的势力,家产再多也没用,搞不好被人惦记反而害了子孙,所以早早培养家族子弟进入官场是一些真正的大家族必做的事。现在的潘家虽然基本退出广州商界,但他们的底蕴深厚无比,在官商两界的实力其实超过伍家。
梁老爷子和潘四爷相交多年,两人都是商界强人,既是朋友也是对手,这么多年下来,颇有一些英雄惺惺相惜的味道,所以老了以后反倒经常来往,私交越来越好了。只是梁家人才济济后继有人,而潘家虽然后辈子孙也很多,但大多对经商不感兴趣,可塑之才泛善可陈,让潘四爷心感落寞,到了他们这个地步,才发现事业后继有人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养了一群纨绔子弟,再多的家产迟早会被糟蹋干净。
于是潘四爷看向梁大少爷的眼光露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味道,他早看出来了,今天的合约虽然由梁家老六来签,可是事情却是梁家的这个孙子办的,不得了啊!作为朋友他会替梁老爷子高兴,连第三代都后继有人了,可是想起自己家事,心里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他瞬间就想了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