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入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三轮复习阶段。考试成为了常态,随之而来的,阅卷任务也越来越重。每一次考试结束,我们总想在第一时间把试卷阅完,为的是能在繁忙的工作中获得一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可是,最近这一次考试却没有机会在第一时间进行阅卷工作。
在考务会上,领导就一本正经地强调:“考试组织方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要到所有科目全部考完才把答案发给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阅卷。”听到这里,联想起了最近一段时间影响非常大的泄题事件,看来这次组织方也成了惊弓之鸟了。并在心里长叹一声,想在考试完的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上午阅完试卷的计划泡汤了。全部考完就是第二天晚上了,考完之后就得上课给学生讲评试卷,可以说节奏是非常地紧张了。
有千余份试卷要阅,有八节课要上。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我不是哪吒,没有三头六臂;我不是孙悟空,可以用一根毫毛变出一群自己来。我能做的,不是坐着抱怨工作太紧,而是开动脑筋,积极地想策略。其实,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能体会到鲁迅那句话是多么睿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于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策略就是去“挤”我的那块几乎快干了的时间海绵。晚睡一会,早起一会,虽然会困,时间不就有了吗?
幸好在监考的间隙,我做了一遍试卷,所以,当我在晚上七点多看到答案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慌张,既要做题又要分析答案。当我知道自己要阅第十五题之后,马上分析答案,熟悉关键词,并在心里推测学生可能会怎么回答,这些可能的回答应该怎样赋分?明确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阅卷啦。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个别学生的回答能让人感受到脑洞到底可以开多大。语文阅卷,大概就是分点看关键词给分,写对给分,写错不扣分,由于语文是个主观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答案大多数不会和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这就需要判断了,学生的答案到底和参考答案的接近度有多高?学生新颖的回答角度,参考答案上并没有,是不是有合理性?应不应该给分?阅卷其实是一件非常烧脑的工作。当学生的时候,总觉得阅卷是个神秘并且好玩的事情。可是,现在一千多份试卷摆在面前,并且限时阅完,最多的感受就是怎么还有这么多份呢?在这种感受下,那些把脑洞开到天际的试卷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调剂,莞尔一笑之后给他一个安慰分。
我熬夜到十一点还是没能完成阅卷任务,眼睛发涩,困意袭来,试卷上的字像一只只蚂蚁在我面前乱爬。不能再强撑了,是时候关上电脑睡觉了。没有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也算是尽力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