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怎么宣传城市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19-10-18 01:08      字数:3311

而结果却是,因为这一举措,余杭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来余杭的游客在飞速增加,使得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相关行业迎来井喷。

十年后统计数据出来,得益于西湖免门票改革,余杭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达到93倍,将同为旅游城市的长安、桂林近5倍增速远远抛下。

报上最常见的报导是,“西湖拆除围墙免费十年,一场“以小博大”的改革。”

“景区没有亏,余杭更是“赚”大了。”

于是这一场改革,在十年后定了调子,成了余杭市乃至江浙省一个最亮眼的一个政绩。

只不过现在比前世的02年整整早了十年,叶纤红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意见,会不会起反效果。

毕竟时代差别太大,提前十年这样改革,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西湖免收门票,欢迎中外游客来余杭做客。”叶纤红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至于会不会推行,让省里的领导去考虑,肖东胜只是提供一个可能和建议。

如果成了,他就是大功臣。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

“什么?”肖东胜眼睛都瞪圆了。“免收门票?那余杭一年会有多大的损失?市里领导还不得拆了我?”

对余杭来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像西湖边的断桥、白堤、雷峰塔、钱王祠、岳王庙、灵隐寺这种著名的景点,随口就能报几十个出来。

全部不收钱?那对现在的人来讲,损失的可真是个天文数字。

“不收门票钱,当然会有很大的损失。”叶纤红笑道。“可是你去相关部门收集一下数据,每年来余杭的游客有多少?如果不收门票,游客说不定会多十倍?”

这其实很符合消费者的心理,至少大多数原本要去其它地方旅游的人,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很可能会转而选择来余杭。

“那又怎么样?”肖东胜毕竟不是重生的,一时间没有搞明白游客就是财富的道理。

“很简单,这些人到了余杭,要不要吃?要不要住?要不要坐车?要不要买些纪念品?”叶纤红提醒道。“只要把游客招来了,赚钱就简单了?”

“啊?”肖东胜知道叶纤红的想法一向很前卫,听她一说,还真觉得有道理。“你确定这个收入,能弥补得了损失?”

“如果游客达不到这样的增长,那肯定弥补不了,所以前提是让游客来。”叶纤红再次强调道。“让游客来,办法很多,比如办西湖摄影比赛,把奖励开得高一点,肯定有钱的人会来玩——”

买得起相机的游客,当然不差钱,这样的人说夸张一点,一个人的消费能力,就能抵十个普通人了。

“你这个——”肖东胜头脑有点乱,既觉得叶纤红的办法非常好,又有些地方没想通。“等等,我得把它们记下来——”

等把刚才的一些意见记录好之后,他又问:“你继续说——”

“比如搞西湖十大景区评选,让每个游客现场投票,全部选中者获得一份纪念品奖励。比如发出英雄贴,举办一场小学生到博士生都可以参加的比赛,考的内容就是所有描写西湖的诗词。”叶纤红把前世看过的宣传手段一一说出来。

肖东胜听得目瞪口呆,这才相信小红在虞城搞的宣传活动,真的只是随口说说。

也不知道她的脑子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奇又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如果这些活动全部都能开展,那明年开始,余杭将是全国人民的焦点中心了。”肖东胜忍不住笑了。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现在有几个城市,会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宣传去推广。

别说当地的领导没有这样的意识,就算有了,也没有这样的魄力去搞。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叶纤红总结道。“一个城市想发展,归根结底要看它的购买力。而游客恰恰是出来花钱的,把这些人的钱赚了,城市发展就快了。”

至于宣传方法,前世的经验可多了,如果认真想一想,至少可以拿出几十条。

“好。”肖东胜点头。“我明白你这些话里的核心思想了。不管是免门票,还是搞各种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人过来,然后把他们的钱赚了。”

“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意思。”叶纤红笑道。“我上次在虞城搞美食节,就是受国外的美食节启发,他们会在美食节上,提供免费的啤酒和美食请游客品尝,说到底,就是为了留住他们,赚他们其它的消费。”

像德国啤酒节,这时候应该已办了好几年了吧?每年这个时候,全球无数游客拥到慕尼黑,在露天啤酒园豪饮。

像意大利的披萨节,游客们可以一边欣赏现场音乐和表演一边观看披萨制造商们展示的揉面技巧,当然还可以吃到各种新鲜出炉的披萨。

像美国的缅因龙虾节,你还可以享受到现场音乐,艺术展,单人喜剧表演,10公里纪念长跑以及海鲜烹饪厨艺大赛等。

“唉,说来说去,还是老外比我们精明。”肖东胜脸上的神情松弛下来。“他们用美食把世界各地的游客吸引过来,让他们消费,这才是真正赚钱的手段。”

“是啊!”叶纤红深有同感地说道。“道理很简单,但是省里的领导,未必能接受这样的思路,需要你把这个道理讲透,那样的话,或许会有有识之士会支持你的意见吧!”

“放心吧!”肖东胜明白叶纤红的意思,也不担心自己会吃亏。“你这个想法具有前瞻性,那些只知道官场那一套的人未必会明白,我会慢慢让他们懂得这样做的好处。”

“那就希望肖大哥一切顺利了。”叶纤红尽管不乐观,还是这样祝贺了一句。

这件事能不能成,真的要看运气。

省领导是哪些人,叶纤红并不清楚,如果台上的是有国际视野的领导人,说不定肖大哥入了他的眼,那自己也算帮上他了。

如果不行,说明时机未到。

“对了,小红,”肖东胜自己的问题解决,就问叶纤红。“既然虞城有这么多麻烦,你有没有考虑把虞城的工厂和店,也全部转移到余杭这边?”

相比较而言,一个省里有后台的官员,可以在虞城一手遮天,但是在余杭就难多了。

范有学就算再厉害,不过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省长,前面还有常务副省长,省长和书记,他就想找小红的麻烦,恐怕得掂量掂量才行。

“暂时还没有。”叶纤红回答道。“我现在只是希望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筐里,免得全部打碎了。”

“鸡蛋,打碎?这话什么意思?”肖东胜惊讶地问。

旁边的王茂琳和杨涛也奇怪地望着叶纤红,这话怎么听不懂啊?

“如果把鸡蛋装在一只筐里,那万一筐打翻了,鸡蛋就全部碎了。”叶纤红解释道。“如果分别装在几只筐里,那一只筐的鸡蛋碎了,其它鸡蛋还好好的。”

“你是说——分提风险?”肖东胜毕竟不是普通人,很快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没错。”叶纤红笑道。“我来余杭,就是怕所有产业都有虞城,如果出了事,就一贫如洗了。如果余杭还有生意,那至少不用担心生活。”

这种鸡汤式的理论,大多是国外引进的,这时候还没有人听说过,所以会很新鲜。

“那你除了余杭,还会去别的地方投资吗?”肖东胜又问。

从分担风险的角度来说,小红这样做,确实比较合理。

古人不是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吗?说到底,也是预防风险,防止被堵在洞,无路可逃。

“一步一步来吧!”叶纤红回答。“可能会去甬城也办一些企业。”

前段时间考虑的家纺产品,其实前世甬城算是最成功的,也出了不少其名品牌,叶纤红还没打算好,是不是去甬城办厂。

“嗯,确实不用急。”肖东胜安慰了一句。

一行人在屋里一聊就是两个小时,看时间已差不多九点了,肖东胜打算回去。

“小红,你明天还不走吧?”肖东胜问道。“明晚我请你们吃饭,还是今晚吃过的知味馆,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叶纤红应道。“明天肯定走不了,至少要等这边的店准备好,我才会离开。”

“那我们先约好了。”肖东胜站起来。“我得回去了,有些事还没处理好,再晚就来不及了。”

“行。”叶纤红可不习惯矫情,送他到门口,见他下了楼,才回到房间。

刚才肖东胜在的时候,罗叙他们几个有些紧张,等他离开,才放松下来。

叶纤红看了看手表,这时候睡觉,似乎早了些,就问他们:“你们是直接睡觉,还是去外面逛一逛?”

“去逛一逛吧?”主动开口的是罗叙。“一直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既然来了余杭,总得去见识一下。”

“那茂琳姐你呢?”叶纤红又问。

杨涛在余杭呆了这么久,估计无所谓,罗叙的手下肯定会跟老大走,所以茂琳姐的意见是关键。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