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嬴曦翻开经书,轻声读着经文,手指一点一点抚过她的字迹,心绪万千。
半晌,嬴曦合上经书,对送信的那人说道:“回去告诉如愿,孤很喜欢这份礼物。”
“诺!”那人应下,便与独孤府管家一同离去。
嬴曦盘坐在河畔,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苍茫的夜色。赵武等人许是感觉到了他的情绪,都没有上前。
尽管嬴曦待他们一如往常,但世家出身的他们依然十分敏锐地感觉到了,此时的嬴曦已经不再是那个出身嬴氏庶支的小将军了。如今的他,是整个关中的主宰,身份的转变使他们不得不学会适应与收敛。
随性而来的卫鞅却没有理会太多,直接坐到了嬴曦身旁。
转头看了看他,嬴曦将经书与木匣装进怀中,迅速调整好心态。说道:“此时这秦川大地,我竟无处着手,只能让他们一切如常。”
卫鞅似是早有预料,说道:“将军既然都已经说了秦川大地,那不妨就从土地上入手。”
“土地?”
嬴曦眉头一皱,说道:“我能顺利掌控关中,靠的是这些大族的支持,若是冒然从他们的根基上动手,恐怕会引起他们的反弹啊!”
卫鞅笑道:“将军既担心世族,那便自百姓着手便是。”
嬴曦一愣,随后便恍然大悟,说道:“你是说……”
卫鞅点头道:“关中先遭戎狄侵犯,又逢汉中入寇,随后将军与嬴壮的对峙又有大量士卒死伤,民生艰难,将军不妨适当减少税收,先争取庶民的支持,随后再扩大范围,对土地实行改革。”
嬴曦颔首道:“可也。”
卫鞅见嬴曦首肯,便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军队乃是将军最大的依仗,鞅以为,将军在栎阳的官员格局上压制嬴氏宗亲,让利于大族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但在军中,将军还是需仰仗宗亲势力啊。”
嬴曦深表赞同,卫鞅又说道:“鞅早就料到今日,故而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拟定改革策略,待明日回到栎阳,便与将军一一道来。”
嬴曦笑道:“先生这么说,倒让孤恨不得长一双翅膀,现在就飞回栎阳了。”
卫鞅大笑。
……
次日,回到将军府的嬴曦便迫不及待地召见卫鞅。
此时的关中看起来一团和睦,民安军强,但实际上早已是危如累卵。在这长年的战争中,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虽然没有出现饿殍盈野的惨况,但也都是颇为困顿。百姓如此,大行台府同样如此,由于世家大族掌控着大量土地与奴隶,却不需要向行台府交纳赋税。再加上行台府始终养着大量的军队,其财政也时常捉襟见肘。
嬴曦若是想要实现他更高的理想,便必须要改变这一困顿景象,将关中打造成一片天府乐土。
卫鞅快步走进书房,身后跟着数位家仆,抬着足足两个大箱子。
嬴曦走上前去,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一册册书简。卫鞅拿起一卷,说道:“这便是鞅要献与将军的变革之法。”
嬴曦感叹道:“数月之间完成如此之多,先生真乃神人也!”
卫鞅笑着打开手中的竹简,说道:“鞅为将军拟定的这一系列方略,包括赋税、土地、户籍、兵制、道路、求贤、农商、建都等。”
嬴曦颇为兴奋,抬手道:“请先生一一道来。”
卫鞅道:“先说赋税,鞅曾经详细调查过,自嬴氏崛起关中以来,百姓的赋税最少都是十税一,而且因为战争频繁,时常会进行调整与加收,有时甚至会加收到五税一,连年战争苦役,再加上如此沉重的税收,百姓早已是困顿不堪,故鞅以为,方今之际,将军应效仿明章,大幅减少对百姓的收税,鞅在仔细琢磨过后,认为减为二十税一最佳。”
“可也,就依先生说的办!”
“再一个就是求贤,将军此时所面临的情势,是借大族之力崛起,但如今却又为大族所掣肘。所以鞅以为,将军不妨将视野投向关中之外,在天下间招揽人才,以这些外来人才制衡关中大族。”
“好!”
嬴曦拍案而起,大笑道:“先生此策,当真解我心头之患!”
卫鞅笑了笑,继续说道:“鞅以为,若是想彻底根除关中百姓贫弱,君府困顿的情况,仍是要设法对土地与大族入手。”
嬴曦正色拱手道:“先生教我!”
卫鞅没有卖关子,说道:“如今将军所虑者,乃世族的实力太过强大,却又不能对其动手。以鞅之见,将军不妨从全体庶民着手,清查户籍、重新规整土地,如此一来,将军不必从大族手里抢夺土地,他们可以拥有土地与属民,但这些必须要一一登记在册,同时他们也必须为这些土地和属民上交赋税,如此一来,想必将军的府库便会迅速充盈。”
嬴曦点了点头,心下思索片刻。卫鞅又说道:“但是这一政令若是想要实施,将军便必须要征得几个大族的支持,至少,平阳侯独孤兆必须要站在你这一边。”
嬴曦颔首道:“可也,我尽力一试。”
卫鞅接着道:“待彻底规整土地后,鞅以为将军可以着手于军队。改变整个关中的士兵皆由行台府豢养的规制,在实行均田的基础上,寓兵于农,实行‘府兵制’,随后再设立标准,招募由将军一人掌握的精锐将士,这些人由行台府来供养,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大大减少了国府的负担。”
“可也。”
“历代嬴氏族长皆实行重农抑商之策,鞅以为,将军可以稍加更改,重农不变,但也不要再刻意压制商人,毕竟,在世家大族掌握着大量土地与人口的情况下,商人便也可以成为将军的一大税收来源。”
卫鞅此语点醒了嬴曦,他心下一动,问道:“关中地处西垂,常有胡商往来,但因为关中的抑商之政,所以他们都不会在此停留,而是继续东去洛阳、临淄乃至扬州,先生的意思是,孤应当改变旧制,吸引胡商进入关中?”
卫鞅笑道:“是也。”
嬴曦思索片刻,大笑道:“先生继续!”
“关中的西面和北面强敌环伺,将军必须时刻提防,但是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将军若是想彻底清除边患,便必须要主动出击,驱逐胡虏。但无论是出兵驱胡还是开放通商,道路与驿站都必须是要解决的问题,鞅以为关中之道,必须要统一其制度,行‘车同轨’,如此,整个关中方能畅通无阻。”
最后,卫鞅忽然看着嬴曦,面色肃然,询问道:“鞅敢问将军,你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只是要做一个关中之主吗?”
闻言,嬴曦先是一愣,片刻后,他抬起头,看着书房之外浩瀚的晴空,缓缓说道:“如今天子无道,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已是必然,嬴曦绝不愿只屈居于此弹丸之地,大好男儿,不为五鼎食,即为五鼎烹!”
卫鞅闻言大笑道:“好!鞅为将军献上的这最后一策,便是不再局限于这狭小的栎阳,在其他地方另建一座堪比洛阳的大城,以为将军根基。”
嬴曦道:“先生以为,应建在何处?”
卫鞅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将军昔日驻军之处便是。”
……
当晚,嬴曦秘密造访独孤府。
独孤兆独自跪坐在书房,见到嬴曦,笑道:“将军此时前来,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嬴曦笑道:“麻烦倒谈不上,只是有些事情想请教令君。”
独孤兆笑着示意他坐下,问道:“何事?”
于是嬴曦将自己改革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将卫鞅改革土地、清查户籍的想法告诉了独孤兆,想要征求他的意见。
独孤兆乃是世族宿老,向来极有威望,嬴曦的所有革新计划,如果没有独孤兆的支持,那便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大致听完嬴曦的叙述,独孤兆思虑半晌,说道:“这的确是个好想法,但你可曾想过,这一革新定然会触动大族的利益,就算你已经是以最温和的手段去做了,但他们绝不会领你这个情。”
嬴曦颔首道:“晚辈的确想过,所以才会来请教令君,若是有令君支持,想必世族的反弹力量便会小上许多。”
独孤兆笑骂道:“你小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让老夫和你一起扛这大山。”
嬴曦嘿嘿一笑,未敢接话,独孤兆却是说道:“也罢,你能来与老夫商量,而不是直接仗着手上的军队强制改革,这足以说明你的深谋远虑,既然你志向远大,那老夫帮你一次又能如何?”
闻言,嬴曦大喜,顿首道:“嬴曦多谢令君!”
独孤兆摆摆手,说道:“不过,老夫以为,此时尚不是进行此项改革的时候。”
嬴曦抬起头,看着他,独孤兆说道:“你可曾想过,这革新之命一旦传出,那些原本便不满你入主关中的大族便会联合到一起,图谋作乱,而此时西北戎狄蠢蠢欲动,若是你冒然实行这些政令,一旦戎狄来犯,那些大族很有可能趁你出兵讨伐之时在背后作乱,到那时,你可有能力一举平定这内外忧患?”
嬴曦沉默半晌,摇头道:“无能为力。”
独孤兆点头笑道:“是也,所以依老夫之见,你可先从其他地方着手,实行改革。如今冬天将至,来年开春,戎狄定然会大举入侵,你若能在战场上取得大胜,便可挟此之威推行改革,到那时,恐怕谁也阻拦不了你。”
嬴曦再度顿首道:“多谢令君指点。”
独孤兆点点头,嬴曦便要告辞离去,将要走出房门的时候,独孤兆却忽然说道:“你将赵武、杜佑那几个小子收归幕府,是个很不错的兆头,若是想要得到他们家族的支持,可以从这几个小子入手。”
嬴曦茅塞顿开,再度向独孤兆拱手致谢后,便也不再耽搁,离开了独孤府。
……
三日后,自栎阳大行台府中忽然接连下达了数道命令。
一、自是日起,关中所有平民的赋税,一律从十税一改为二十税一。
二、废除抑商政策,于栎阳南修建商市,大力支持胡商,将对来往商人收取的税务削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三、规定所有车辆的高度与宽度,在整个关中抽调民力修建道路和驿站,所有被抽调而来的百姓可免除三年内的所有赋税,并由行台府发放工钱。
四、颁布由左将军、长平侯嬴曦亲自书写的《求贤令》,向整个关中乃至全天下求取贤才,但能有其才者,不论出身门第,不论年纪辈份,皆可任为官员。表现良好者,可破格任用。
这四道政令一出,顿时便在关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纷纷响应,拥戴减税之策。接到政令的当日,便有大量青壮来到当地官府,报名参与修建道路和驿站,随后由当地官府统计人数,报与行台府。负责此事的行台右丞卫鞅负责调配人手,安排修建工作。
就在政令发布的当天,栎阳商市便已经开始修建,民众对胡商的政策也开始改变。随后,行台府粜出大量粮米,平准市场粮价。随着一系列政令的迅速实施,关中民情渐渐好转,百姓对这位新任君侯愈加拥戴。
与此同时,由嬴曦亲自写作的《求贤令》也随着关中缇骑而来到中原各地,无论太原、临淄、邯郸还是扬州,皆能看到一群群士人围在一起,小声阅读这来自遥远西北的令文。
“昔我嬴氏赴国难之重,以骑八百,车百乘而起,遂退柔然。惠帝逢凶,亦趋之以避。雍州是谓天府也,孤年少德薄,恨无经略之能,故且此令以告天下贤士。凡有经略平章之才者,孤扫堂以望,能有奇计立我关中于世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左将军长平侯银青光禄大夫曦敬上。”
“哈哈哈!好!”
洛阳谯王府上,姬康读完这简短的令文,大笑道:“来人,去告诉独孤信,孤要在下一次月旦评上,与他公开谈论此《求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