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世海盗与维京时代
作者:金民安      更新:2019-10-22 10:18      字数:3296

第一节维京时代与维京人

一、维京时代

维京时代——维京人——北欧海盗,自古以来被喻为同一个“共同体”。有人形象地描绘其:他们是同一个血管里流淌出来的血液。于是则有了辩证的说法:北欧海盗创造了“维京时代”,维京时代造就了北欧海盗。

这个被罗马人称为日耳曼民族的北欧海盗,是最后一支威胁欧洲的蛮族部落。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欧洲大陆至北极的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代”。维京时代是欧洲远古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亦是北欧海盗的鼎盛时期。

综观史上的早期海盗,如与罗马帝国纠葛不断的腓尼基人;如十字军圣战(十字军东征故系代表上帝和伟大的拜占庭帝国教皇去惩罚异教徒进犯自己国家所进行的所谓的正义圣战,然而为圣战出征的勇士部队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沿途烧杀抢掠,得不到欧洲和各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终于摒弃了基督徒的善意,使圣战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抢劫,最终几乎所有十字军的勇士都变成了见人就杀见财就抢的强盗,所以这些改行的圣战勇士在东征中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与海盗相比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我在这里将他们列入海盗之列,显然不为过,历史上的记载可证明,他们就是一群戴着十字军帽子的烧杀抢掠者);再如活跃于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让地中海民众人心惶惶的阿拉伯海盗;入侵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海盗;盘踞于西西里岛、利帕里、马耳他岛沿岸、克里特岛、萨摩斯岛的海盗;乃至来自突尼斯的穆斯林海盗;英格兰佛拉芒海盗以及欧洲早期大名鼎鼎的海盗克莱因?汉茨莱茵和以北非为基础起家的柏柏尔海盗等等,他们虽然都曾经不可一世,称霸一方,让沿海附近国家民众和航海者们闻风丧胆,但是客观地说,他们生活的亦很艰辛和忐忑,无时无刻不面临内讧或周边国家派兵打击和清剿。所以有历史学家说:他们是攀附在悬崖上捕食的蛇虫,面对的是万丈深渊。他们大多是以散户形式盘踞一方,酌情实施抢掠,往往是得手就跑,找地方隐蔽起来,类似兵书上说的“游击战术”。从这一点无疑看出,早期的海盗还不够强大,固然十分猖獗和疯狂,大凡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生计,落草为寇。所以不乏有人将他们比做海上的流寇。

他们从来未有像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那般强大过。北欧海盗究竟强大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在漫长的三个多世纪的维京时代,欧洲人最害怕的一句话恐怕就是“维京人来了”。“维京人”是北欧海盗的代名词。其与掠夺和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令欧洲人一听到“维京人”三个字,就不寒而栗。

二、维京人

公元8世纪前,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附近岛屿的人被统称为“维京人”。

当年的维京人,亦就是今日的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那时,他们是边界模糊的国家,只有两百万居民,被一些欧洲国家视为“野蛮民族”。维京人体格高大魁梧,满面虬髯,胆识过人。他们常年漂流在海上,贪财、勇猛、喜欢冒险,血液中激荡着强烈的征服*,被称为berserker,即狂战士。

追溯这个远古的民族,早在公元前六千年的时候,其祖先就已经乘着简陋的小船,走遍斯堪的纳维亚。大约在四千年前,他们开始向北欧迁徙,在斯堪的纳维亚定居下来。所以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维京人是古代诺曼人的一支后裔。罗马人称他们为日耳曼人。

在惊恐的欧洲人的传说中,维京人戴着有角的头盔,穿着野兽皮毛制成的皮革衣裳,浑身肮脏,蓬乱的长头发和红色的胡子混在一起,用人的头盖骨作酒碗……

显然这一说法不被历史学家所认同。他们通过研究和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曾经在古代石刻中发现古代北欧人欢庆时确实头戴有角的头盔外,其他都不正确。实际上维京人非常干净,也极其注重打扮,他们金黄色的头发及胡须都修饰的非常时髦,衣饰也很亮丽,加上他们一米七左右的高大健壮的体格(按当时的标准,这确实是非常高的,有“北方巨人”之称),很得女人的心。

至于说“他们用人的头盖骨作酒碗”的说法,显然是个误会,古代北欧语言中“酒碗”(skal)的意思,可能被不正确地翻译成拉丁语“头盖骨”了。

但是,以人们对维京人的描述不管出于何等原因,足以见得他们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形象有多么的恶劣。这种描述委实将维京人比做成了魔鬼。

事实果真如此吗?

许多史料表明,维京人从事海盗的只是一部分,大多数还是老实本分地以放牧、农耕和捕鱼为生。从事海盗活动的维京人,同时也进行贸易活动,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们也是商人。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维京海盗,是记录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对英国的袭击,当时他们被当地官员误认为是商人。在以后的两个世纪间,维京人除了不断侵扰欧洲各沿海国家,沿着河流向上游内地劫掠,还远达地中海和里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过波罗的海、并远征俄罗斯,到达基辅和保加尔。据说有些船队还远航至里海,前往巴格达与阿拉伯人做生意……他们所到之处,大肆劫掠,身为异教徒,会毫不顾忌地杀害教士和掠夺教会的财物,无情的残暴,令人胆颤。

若干史料记载了维京人是最恶名昭著的中世纪海盗。“维京”一词在中世纪本身就带有掠夺、杀戮等强烈的贬义。但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也会造成混淆。有意思的是,“维京”一词又带有勇气的含义。其主要源于许多历史学家不甘心就此断定维京战士的恶劣品质。在这些人的研究中,又看到了维京人英勇善战的英雄一面。所以在评判维京人到底是海盗还是英雄的问题上,不乏有人往往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维京人虽然有穿越大海征服自然的非凡勇气和坚定毅力,创造了至今仍让北欧国家引以骄傲的辉煌文化和技术传统,不失为英雄的民族和战斗的民族,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的定义来评判,他们的许多行为无疑就是赤裸裸的海盗行为。他们不但劫船,也上陆地抢劫和扩张,这也是历史上海盗的普遍行为。

从公元8世纪末起,最初只不过是一群海盗的维京人,渐渐地变成了征服者和扩张者。这些勇猛的冒险家从家乡斯堪的纳维亚乘船而来,突然开始攻击性地入侵欧洲沿岸,很快就以骁勇善战、勇敢残忍、四处抢劫、侵掠、征伐、扩张闻名整个欧洲世界。400多年中,他们几乎在欧洲所有沿海的城镇乡村进行了一系列暴力入侵,直至成为欧洲各国的实际控制者和占有者。

维京人是如何变成掠夺者的呢?早期史料则未有统一和详细的披露。有些史料中干脆说原因不详。后来的史学家认为,维京人的角色转换,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决定:

一是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形势动荡浮躁,许多小国的统治者实行国内的残忍统治,那些被任意撤换的部落首领,不甘逆来顺受,便带领其部下远征海外,开始其海上探险生涯。

二是8世纪末到9世纪初这个阶段,斯堪的纳维亚人口奇迹般地快速增长,其本土土地显然狭小起来,以至于维京人的本土再没有足够的良田来维持日益增多的人口。酷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地、过剩的人口,致使太多太多的人们在国内无法谋生,于是,几乎别无选择的许多年轻人就茫然地站在蒙昧和野蛮的浪尖上,手持尖刀上船,到海上去铤而走险。

三是维京人是个勇猛、喜欢冒险的民族,但也是个贪财的民族,在他们中间,萌生了颇多发财的梦想,再加上他们拥有坚固的船只和熟练的航海技能,而且还具有经商的天赋,因此,他们便主动地向海外扩展,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是欧洲社会不平等的等级现状,让相当一部分纳贡人承受不了繁重的苛捐杂税的征收。为逃避这种赋税,太多的维京人抱团向外迁移,实施掠夺他人土地和财富来养活自己。

除了以上四种原因,也有史料中是这般描述的:大概某一天维京人在从商时偶尔抢了一把,突然发现,抢劫比辛苦赚钱要来的容易的多;或者是惊叹于所见的财富,一时眼红之下起了邪念;亦或是他们在偶尔抢劫中突然发现自己的航海本领和船体性能均强势于对方,便产生了弱肉强食的*和野心。

固然,上述说法分析起来都有道理,但问题是我们所要解读的并非只是维京人角色转换的原因。要想知道一个真实和完整的维京家族,必须要解剖他们对外扩张的这一历史事实,这是对北欧海盗定性的关键,同时也是对维京人一个富有理论根据的公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