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赏灯,一路谈笑,不久便来到了郡守府所在的长街附近。
暮云臻手里拿着那盏仙姿天影看个不停,一抬头看到天纨时,吓了一跳。
见天纨要开口,又怕他唤自己公主暴露了身份,忙一个健步上前,甜甜一笑:“哥哥出来啦。”
天纨一愣。
天纨朝她身后一望,只见一位陌生的男子,英姿勃勃一身正气,并不像坏人。
“这么晚?”他也不想暴露暮云臻,便顺势道,摆出一副兄长的模样。
话说林承泽见到天纨倒是一愣。
天纨虽未见过他,可是他隐匿在任汝默身边,自然是见过天纨的。
此时自己搭救的姑娘叫他“哥哥”……
他几乎立刻猜到了这位姑娘的真实身份。
不知为何,心头涌上许多复杂的情绪来。
“多谢您送家妹回来。”天纨安排夏薇与暮云臻先回府,朝林承泽走去,拱了拱手。
月色下,他的面容实在平淡,可那份卓然的气质却令人难以忽视。
林承泽突然起了个怪想法,难道主子见惯了美人,现在讲究独特的气质了?
“应该的。”林承泽简要的将之前的事说了一遍,也算是证明自己的清白。
天纨拱拱手,其实他见暮云臻进入浮碧楼,便想等那群小子离开后料理了,不想有人捷足先登处理掉了,手段狠辣干脆,他偷偷在一旁看着都觉得有些惊吓。
等他回去郡守府,又发现云照国的嬷嬷已回来了,又应付了一阵。又想起天枢还在浮碧楼等自己,于是又赶去,幸运地遇到了任兄,可天枢那家伙喝多了,他心里有事,没跟任汝默多聊,费劲把天枢搞了回来……
他觉得自己今天一定是劳碌鬼附体,不然怎么这般折腾呢?
唯一安慰的,是任兄送了他一枚鎏金的葡萄花鸟纹香囊,里面装了提神醒脑预防舟车劳顿的香球,可以悬挂帷车内、帐幔中、轩窗下,随身佩戴也可以,还可以替换自己喜欢的香珠,非常方便。
于是他终于可以带着不算太差的心情,候在暮云臻回来的必经之路上,等待她,跟她对好跟嬷嬷的说辞。
此时跟林承泽道过谢,寒暄了几句,大家似乎都急着回去,便匆匆告辞了。
次日一早,云照国派来的迎亲队中,礼教嬷嬷先一日进入芳菲楼,为第二天“迎亲”的步骤向暮云臻说明。
暮云臻前一晚睡得并不好,满脑子都是那个英俊的男子。
此时她虽起了身,听夏蔷说嬷嬷已经到了,不知为何心中一阵烦闷。
便端起一盏杏仁露,想了想道:“你去跟她说,孤有些头疼,今日就不见了。”
夏蔷颇有为难:“公主,明日便是迎亲典礼,不见总是不好。”
暮云臻不耐烦地摆摆手:“罢了,请嬷嬷等一会儿吧。”
夏蔷点点头,走进前厅前深吸一口气,带了幅笑脸,先盈盈拜道:“劳嬷嬷久等了,我是公主身边的侍女夏蔷。”
那嬷嬷朝她淡淡看一眼,点点头:“不知公主何在?”
“公主早上起来犯了头疼,刚才休息了一下好了点,稍后便出来见您。”夏蔷答道。
“公主身体不适,老身多等也是无妨的。”
嬷嬷笑一笑,十分和气。之后端起茶盏慢慢饮一口,眼底里看不出情绪。
夏蔷一直跟在暮云臻身边,周围人都敬她一分,此时她觉得嬷嬷这样说,没有不满也是正常。
毕竟,公主是代表两国和平而来,是该受到尊重的。
约莫一盏茶功夫,暮云臻才姗姗来迟。
她穿了一件鹅黄窄袖衫,套一件蜜粉色刺绣浅碧叶子半臂,下面一条橙色绣金菊锦缎长裙,以宽阔的金丝如意纹三镶三滚,十分富丽精致。而一头青丝梳成垂髫双髻,插戴了玳瑁菊花、红宝梅花、粉晶桃花等宝石发簪,又有细碎白晶流苏与两缕乌发一起垂在身前。
那嬷嬷见她出来,微微福身,微微笑道:“老身见过公主。”
暮云臻点点头:“嬷嬷请起。”
那嬷嬷再福一福道:“谢公主,公主叫我桂嬷嬷就好。”
她抬起头,上下仔细打量了暮云臻,眼中闪过一丝嘲讽,迅疾不见。
“老身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作为公主的礼教嬷嬷,教导公主尽快了解后宫规矩,适应云照国习俗的。”
“谢嬷嬷,有劳了。”暮云臻在上首坐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摆出公主的架子,淡淡道。
“公主殿下真是花容月貌,老身看了都十分喜欢,想来入京之后一定会得到皇上的宠爱,娘娘的重视的。”
桂嬷嬷一脸喜气,“这次能被皇后娘娘选来教导公主,老身定不负娘娘所托。”
暮云臻点点头,没说话。
桂嬷嬷面上虽然依旧笑意盈盈,其实心里已清楚,这位公主虽然令人惊艳,也许会得到一时宠爱。但在复杂危险的云照国后宫,不一定能够得意的长久。
只是,她此行肩负皇后所托,必须要让这位娇滴滴的公主认可自己,信任自己。
“公主,明日迎亲使将正式接您前往天辉城,老身先来跟您说说明日的仪程。”
桂嬷嬷和煦道:“之后进京路上,老身也会一直陪伴在公主身边。”
“谢嬷嬷。”暮云臻觉得眼前的嬷嬷一团和气,自己晚到这么久她都不生气,也没有摆出宫里人的架子,看来更是可亲。
她自离开云映国,心底里一直思念母亲,可周围不是奉承的内侍,同龄的侍女,就是冷冰冰的侍卫。
此刻一个半老嬷嬷在眼前,对自己又这般温柔,不由勾起她对母亲的依恋来。
暮云臻到底也是在后宫中长大的,耳濡目染了一些收拢人心的手法。
此时站起身来到桂嬷嬷身边:“桂嬷嬷,孤初来乍到,对这云照国后宫没有一点了解,也请嬷嬷为孤指点一二。”
说着褪下手上一只水头极好的翡翠镯子塞在桂嬷嬷手上:“孤一见嬷嬷就觉得亲切,以后多靠嬷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