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把李师师搂在身边接着说:“早年间,茅山道士刘混康曾说,京城东北角太低,风水不好,只要稍微垫高些,便是多子之相。这么多年下来,汴河北岸增加了厚土,朕果然多子多福。可是汴河北岸比南岸高出许多,朕每从城楼往下观看,北岸的房子多是在坑里,确实有碍观瞻。”
“皇上,从风水来讲水主财运。京城四水灌都,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四条水系是我朝的黄金要道,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东部的汴河,它是舟来楫往江南富商巨贾经商的交通要道,更是高丽使节岁岁朝贡的必经之路。它是一条商业河,是一条迎宾河。就拿虹桥来说,年久失修不说,原设计高程不够,大的商船根本无法通行。还得需要把货物搬到小船运进城来,费工费时费力。我觉得到了必须改造的时候了。”蔡京边说边指给宋徽宗看。
宋徽宗低头看着图纸,留意到虹桥确实加高了许多,而且也比原来的样子好看了,高兴地说道:“邦彦《汴都赋》有诗云:‘自淮而南,邦国之所仰,百姓之所输,金谷财帛,岁时常调,舳舻相衔,千里不绝。’他描写的汴河盛况,在《清明上河图》才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杰作这是毋庸置疑的。皇上,你看京城的现状与这幅绘画作品有哪些不同呢?”
“这幅画的宏观效果更好些。”宋徽宗说道。
“皇上,为什么效果好了?因为,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是有严格的等级观念的,他所描绘的建筑从左至右是依次降阶的。”
“嗯……你说的没错。”宋徽宗满意地点头,“皇宫是金瓦,衙门为绿瓦,民宅为青瓦,农舍为草屋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孔圣人为何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他愤怒的就是那些不懂规矩,以下乱上之人。你看看我朝的那些暴发户,他们有了钱了就为所欲为,自己的宅邸、庭院都用上琉璃瓦了!”
“太师,这事怎么管啊?”
“皇上,越有钱的人越胆小,因为他们的钱来路不正!只要朝廷行一道公文,转天,那些土豪劣绅就会上房揭瓦的,不用我们亲自动手的。”
“太师说得对,现在富豪的宅院和衙门都分不清了,该治理了。”
“您再细细品味这张图,我们发现还有两点不同:首先,这张图纸没有私搭乱盖的建筑;其次,街道上没有了摆摊设点的小贩。”
“这两种现象难以治理。从真宗年代开始,京城侵占街面的违章建筑就日益蔓延,为此朝廷曾要求道路两边立木杆标记,不允许建房超越界限。但文件下发后,一直收效甚微。”
“所以说那种方式不可行。”
“神宗年间又发明了‘侵街钱’,效果似乎好了些。”
“皇上,那是您看。只要皇上出宫巡查,收钱的税官就不让流动商贩出来,你看到的环境不真实。”
“高太尉,有这事?”
“蔡太师说得没错。而且‘侵街钱’大部分都落入了收钱人的腰包。”
“他们贪赃枉法,你们为何不管?”
“皇上,没法管。流动商贩人数没法统计,收多少都由税官说了算。他们非法所得,有的都能在外面包养女人了。”
“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皇城内再也不能允许有流动商贩出现了,他们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商贩只有进入了店铺,朝廷的税银才能保证不会流失。”
“太师,我同意你的观点。可是……流动商贩做的是小本买卖,他们租不起摊位,如果不让他们做生意了,怎样生活啊?”高俅在一旁插话。
“太尉,你还记得青面兽杨志杀牛二那件事吗?”
“当然记得。”
“杨志在桥边卖刀,他正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摊位才和牛二发生了争执?公共空间我们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定位,谁想占都行,能不产生纠纷吗?”
“高太尉,杨志现在情况如何?”宋徽宗询问杨志案情。
“出狱后,下落不明。”
“可不能让杨家将绝后啊。”宋徽宗关心忠良之后。
‘’微臣明白。‘’高俅回答。
“小的事情处理的不好,就会产生官民对立。牛二被杀,朝廷又不治罪于杨志,他哥哥牛大会满意这样处理的结果?”杨志丢了生辰纲,蔡京一肚子的不满。
“太师,您不用担心。牛大的工作我基本作通了,他暂时不会闹事。”
“怎么做通的?给牛大发抚恤金了?”
“没有。牛大开着天汉桥街最大的油铺,他提出的条件是给宫内供货赚些钱。”
“绝对不行。”宋徽宗当即否决。“朕,上次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闹肚子,就是因为进货渠道有问题。童公公为此提议修建皇家专用农场,由内诸司自产的粮油了。”
“那……答应牛大代理销售蹴鞠联赛的门票可以吗?”
“嗯,这还差不多。”
“我就知道,牛大那个地痞一两个小钱是打发不了的。”蔡京表示愤怒。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牛二再混蛋,杨志杀人也不对。朝廷妥善解决只能息事宁人,国家的和谐安定是首要的。”
“好了,不争论这些了。蔡太师,你再说说整治私搭乱盖和乱摆乱放,我朝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宋徽宗继续问道。
“朝廷再新成立一个部门吧。军队闲散人员多,可把那些失去打仗能力的老弱病残士兵编制出一个城管分队来。这些人战场上冲锋陷阵不行,还管不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高太尉,你觉得这主意如何?”宋徽宗问高俅。
“人尽其才,这倒是个好主意!”
“既然你同意,这件事就由你负责。”蔡京征求高俅意见。
“皇上,城管大兵为此皇城治安还是可以的,可他们管理不了拆迁。房屋拆迁可是个技术活。”高俅不愿干得罪人的事。
“高太尉,你不愿意管拆迁也无所谓。拆迁我们成立汴河开发指挥部,由专人负责。他们对建筑更专业一些。”
“太师,京城治理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可有一点我还是要提醒:城外不同于城内,城外的民宅居多,拆迁民房,争议难免,弄不好会惹出乱子的。”
“皇上,民宅中有两种人,一是官吏;一是平民。官吏好解决,他拿着朝廷的俸禄,不敢不从。平民我们给出一倍的价格拆房,盖完房后,再两倍的价格卖出去。我不会让朝廷作亏本的买卖的。”蔡京解释道。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怎么办?”宋徽宗继续追问。
“皇上,您不用担心。房子不会卖不出去,随着京城人口的增长,房价每年都在翻番,遇到大面积的拆迁就更要高涨。再说,附近州郡,赚了钱的人,谁不想在京城有一处自己的宅院?还有那些江南的富贾大亨,他们聪明的很,预知房价高涨,他们肯定会携巨资来京城炒房。现在搞房屋开发是一个发大财的行业,可谓一本万利。”蔡京叙述的有理有据,不得不让人信服。
宋徽宗听到蔡京的讲解,他心知肚明,汴河开发不但是一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赚取民间财富的机会。他决心去作这件事,但还是有一点忧虑。
“太师,这些年来,考取功名的人很多,他们都愿意留在京城发展。可是,这些年京城房价一涨再涨,他们颇有怨言:说,凭自己的俸禄几十年也买不起房。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不能安居乐业,怎么秉公执法?我担心会腐败丛生的。”
“皇上,这方面的问题我早有考虑。这次汴河开发正是为了解决他们的房屋问题。”
“朝廷职员的住房也能解决?”
“皇上,您来看图。在演兵场的下方,我们规划有成片的廉租房。对新上任的官吏,他们只需交纳租金便可住在这里。”
“嗯,这地方多好,离皇城近,上朝方便。”高俅也满意。
“只是房屋密度大了些。”
“皇上,节约成本吗,没办法。”蔡京说道。
宋徽宗低头审阅图纸,他发觉在望江亭的东侧确实有一片官府用地,在那里盖廉租房非常合适,这样可避免了拆除民房,引起民事纠纷。
“高太尉,你还有何高见?”宋徽宗征求高俅的意见。
“皇上,《清明上河图》整幅画卷堪称完美,但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什么?”
“蹴鞠联赛还开展不开展?皇朝蹴鞠球场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