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布鲁塞尔的联合国世界气象和气候大会属于部长级会议,这个级别其实已经挺高了,除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派出了各自国家的部长外,其余的参加过出席的都是总理级别的人物,甚至有的小国来的直接是总统或者主席。
中国目前最权威的气象部门就是中国气象部,目前,气象部已经联合了多个单位对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的气候问题做研究,其中包括目前中国研究气候问题最好的南京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而美国最好的气候研究中心是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在此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和美国同时提出了,全球气温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升高,只会逐渐的降低,且这种逐渐降低的趋势和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这两国的研究方向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的,都是研究了岩石断层和不同时期掉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标本来获悉的。
中国代表团发表了演讲,他们研究了数个在全球出现过的三大冰川期内的地址断层,发现各个大冰川期的中间时候,正是地球上的物种丰富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也出现过物种突然打爆发的时候,然后随着大冰川期的来临,就会出现生物灭绝潮。
单细胞向着多细胞进化、生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发,生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物由无脊椎向着有脊椎进化,这三次分别对应着三次冰川间歇期。
而奥陶纪-志留纪交替时期的大灭绝、晚泥盆世frassica-famen时期末期的大灭绝、二叠纪-三叠纪交替时期的大灭绝,无一不是在冰川加剧期,即气温巨变时期发生的。
而这次的全球气温异常变化,很类似于之前的几次生物大灭绝。通过研究相关断层的岩层已经岩石和生物标本,南京信息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的相关人员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计算和推演过程,相关课题研究已经上报给《自然》杂志,相信到时候刊登是肯定的事。
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则另辟蹊径,从宇宙中掉落到地球表面的各种陨石和岩石中进行分析汇总,收集到了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的大部分岩石标本就行研究。
运用最先进的光谱射线探针法以及等离子探测法,配合着宇宙中常见的元素衰变,进行自地球诞生到目前为止所有阶段的气候相关研究。
而采用的最新算法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出来的一系列复杂的算法。
道路是不同的,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相似的。研究表明,地球目前的降温趋势势不可挡,除非把整个地壳都加热了才行。
而其它国家都已经中国和美国的研究结果为参考,整个与会人员并没有其它的异议产生。
《京都议定书》原本是世界各国为了减缓全球气温升高而做出的限制各国产能的一个全球协定,但是随着此次灾难的发生,怎样增加全球气温已经成为了全球首要的话题,自然,《京都议定书》是要作废的。
不光是作废,在此次大会上,各个参加国都一致认定,各个国家必须大量的生产温室效应气体,也即二氧化氮,来试图增加大气温度。
纵观全球,目前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生产都已经达到了一种部分产业暂时停滞的状态下,太冷了,暴露在外面的工厂和基地已经不适宜继续生产了。
而在室内的产业的继续生产则需要提供供暖设备来使工人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保证,而这一决议的产生,势必要增加很多污染企业的再度开启。
尤其是那种高损耗、高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需要立刻开工,立刻产能,立刻生产二氧化碳。
根据决议,各个发达国家现在有义务帮助其它国家立刻恢复那样的企业的生产,而自身也必须将已经封存的或者停产的类似企业动起来。
可以说,人类目前对温室效应气体的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
决议是产生了,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中国和美国的相关研究学者其实早就在电脑上模拟过这种过程,最后的结果是,即使是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最终只能有限度的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却是不能改变这个方向。
而关于为什么气温会下降的这个问题,各国各个科研单位有不同的说法,而此次大会主要是针对气候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的问题并不在这次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上。
而与会的大部分代表都默认了一个,那就是此次的气候灾难和太阳耀斑的异常爆发有很大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是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大量射线和带电粒子流冲撞地球后,引起了地球上气体的巨变,导致了气温的持续下降。
也有学者认为,地球冰川期是因为地球,或者我们的太阳系,有规律的运行到了银河系的某个特定空间内的反应,比如尘埃云空间、暗物质集中区域空间、特定的引力场空间、变种黑洞空间等等。
甚至有人提出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天年,来描述这种规律性的现象。
这种空间的观察需要极其强大的科技才行,目前只是纸上说说而已。
也有学者试图从地壳内部来找到一些解释的途径,比如地核内的温度突然降低了、比如地壳运动导致地壳内部喷泄出了极其寒冷的气体。
但是此种言论一直没有真实的证据,没有人见过从地下喷出的气体,世界上的几大深井也没有地下温度异常的报告。
甚至是有学者认为,此次的灾难是地外文明所为,毕竟,人类现在只是个还没有冲出母星的原始文明。
也有学者提出,这次的异常现象是外星人通过某种场,控制住了地球上生物的五感官,使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大脑以为地球上出现了异常,这是某种生物实验。
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和原因,但是都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气候学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