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心理学 2
作者:行玉      更新:2019-10-29 14:53      字数:4157

飞行确实是一个非常辛苦和漫长的过程,对于要去往的未知土地充满的好奇与兴奋,这些心底深处的期待会像兴奋剂一样,让人能保持一定的状态。

乘坐的飞机降落前,在旧金山上空绕了一圈,同行的对美国熟知的,早已在耳边进行实况解说,那儿那儿就是硅谷,那儿那儿就是硅谷的核心斯坦福,一片红色的房子。从飞机窗口望出去蓝天白云,底下是块状的城市布局。飞机在饶了一个弯后,降落在旧金山机场,机场整片延伸在海上。

从旧金山到圣何塞的100多公里,分布着数家百亿市值公司的101公路,这样一片狭长的地带被称为硅谷。“硅谷”并不算是一个正式的地名,而是后来约定俗称的一个叫法。至于“硅谷”为何最终成为“硅谷”,有众多原因。

当地温度常年在20度左右,除了早晚温差大一点之外,非常宜居。到达当地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做晴空万里,蓝天白云。加州出名的灿烂阳光,充沛及热烈,这样宜人的气候应该也有助于创业的氛围的营造。

在硅谷的各处穿梭,鲜少见到摩天高楼,从大都市来的人大感怪异。

在绿树掩映下的是各色形态的独栋小楼,丰富多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自带的车库。看到车库又不禁想到很多关于早期硅谷创业的故事,其中都离不开车库这个重要的角色。

《吴晓波频道》,其中有提到一段历史,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下,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

很多嬉皮士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抛弃富裕,来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正因为这些富家子弟享受过主流的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才有可能成为这种虽然舒适但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过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从而对它进行批判。

嬉皮士们所笃信的箴言,“做自己的事”(doyourownthings),体现出他们对现实、对传统的视和反抗。虽然嬉皮士运动源于年轻人的反叛意识和反叛的冲动,源于对现存一切事物的怀疑和否定,但是嬉皮士运动和嬉皮士文化的精神核心,仍然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嬉皮士运动最终走向落寞。其中有两拨主流方向,一大拨人去了硅谷,另一拨人去了好莱坞。

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精神底子,也是造就了美国这个国家,甚至是硅谷当地的精神连接。甚至于科连科技大佬都趋之若鹜的“火人节”,相信也是一脉相承的产物,透着浓浓的复古情结,每年一帮子人聚在一起,疯狂地玩耍。这一切仿佛都是对历史的另类向往,或者说是传统的保留与更迭。

斯坦福被誉为硅谷诞生的摇篮,创新引擎。

来到斯坦福的当天,漂亮得有如景点的校园是第一震撼,然后看到身边穿梭的年轻面孔,或是骑着自行车,或是脚踏滑板,那样张扬恣意的青春。

美国当地,甚至国内来说,创新创业基本都会和高校有割舍不开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学术机构,大学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基础,另一方面应该也是因为年轻一代是最具有革新意味的。而斯坦福自己也有校内的孵化器,被称为startx。

另一所知名的大学ucberkeley的哈斯商学院也创立并资助了学生创业孵化器,该孵化器位于伯克利市中心最高层建筑的楼顶套房,这里不仅有豪华的办公空间,还可以360度全景俯瞰旧金山湾区。

到达洛杉矶的当天,在当地接待的人员带领下,在酒店稍作休整后,马不停蹄地去往了首个目的地。

创业的传奇故事每时每刻都在硅谷的角落里演艺,而一个一个段子也慢慢、越来越多地散落在世界各地。而成功故事的背后一定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哭苦辣。

由硅谷高创会举办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创会几乎清一色是华人。而500和fi都显示了更为丰富多元的人员结构。在和参会人员的交谈中,由来自于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五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更有甚者,据说当时参加500活动的目测超过400人,这样的规模即使在500的过往历史上,或者说整个硅谷来说,都算是规模盛大的demo活动,最重要的是,其中约有70多人来自亚洲地区,而中国就有超过40人,也就是说从国内赶去参加整个活动的就占了10%左右。这个充分可以由数字说明硅谷的吸引力。

从两个活动中,感受到的是专业度,创始团队上台非常清晰简单地介绍自己的项目,过程流畅简洁。而和嘉宾的互动也非常良好。和工作人员的聊天中得知,基本上上台前一周,都会对团队进行强化的pitch训练。看似非常小的一个点,都会不厌其烦地反复琢磨和训练,台下的十年功,才换来的台上精彩的一分钟。创业亦是如此。

如今独角兽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而在独角兽下面另外有一个小马驹的概念。

小马驹的意思是估值在1000万美金以上的企业。在500的portfolio里面已经有两家unicorns(独角兽俱乐部,估值超过10亿美金),以及超过25家centaurs(半兽人俱乐部,估值查过1亿美金)。

unicorn毕竟数量有限,而培养庞大的littleponies(小马驹)来说会很有价值和意义,而有了这样庞大的基数,也会加大出现unicorn的几率,所以500在成立5年的时间里,坚信的信念和全球化的步伐也是不断在实践他的梦想

硅谷的孵化器如yc、500stratups除了在整体的生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外,他们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而这些是属于单打独斗的创业者无法靠个人累积的。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共识,共识之外,天使投资、孵化器、加速器等形成了无缝衔接,创业者通过流水线式的精细锻造,成品率高很多。再加上已经形成气候的人才供应,以及宽容文化等哺育的创业精神,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传统概念理念的要素在这里汇聚、引爆。

yc2018年正式进入中国,由百度原总裁陆奇掌舵中国分部。

国内最近被大肆报道的互联网咖啡品牌就属瑞幸咖啡了。

继拼多多三年上市的神话之后,他们希望冲击一年半上市的新传奇。

国内国外的创业风格确实存在着差异。

在斯坦福附近的bluebottlecoffee,龙吟瑞约了三两好友相聚。

这是后来崛起的咖啡品牌,还是主打咖啡品质和口味,另外也和创业融合。

就口味来说,与星巴克相比确有不同。

因为提前做了预定,所以得以进入其中的co-workingspace区域。

穿过了有一个小喷泉和墙上挂满了画作的下场的院子,散步在院子中的沙发、椅子上坐着手捧电脑猛击键盘的老外。加州阳光依旧明媚,在这样的环境里捧杯小酌,写上几行代码,和朋友谈点新的奇思妙想,日子仿佛美好得像假的。

bluebottlecoffee是被寄望与取代starbuckscoffee成为新的咖啡界的流行风向标。这家咖啡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最新一轮的融资金额更是达到2000万美金。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做。新的时代有新的气候,作为老牌的企业来说,因为过于庞大的体系,会显现出对于新事物的迟钝。除了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全布局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新的用户群体的把握,和带出的品牌特质,与时代气息的贴合。这个对于任何的企业来说都是同样的考验。也许曾经的成功在另一时间点反而成为包袱,能摆脱包袱重新前行的为数不多。在时间长河里,随时求存求变。

从分享阐述中,得到了几个新的信息点:

1)接触的白人项目团队,基本都是以高科技,有很强技术含金量的为主,而在初期遇到如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创业者会感到惊奇和重视,在接触了太多该类所谓天之骄子之后,他转向着重在继续了解对方的专业方向;

2)在国内非常火热的o2o项目,在国外来说并非投资重心,反而他接触的此类项目多是由移民主导,因为从他们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吃苦耐劳型的领域,而移民因为自身的原因,更愿意承受这样的艰苦程度。最终只要坚持,也有出头的指望;

3)国外非常流行合投文化,很多成功的硅谷创业者转身都会成为天使投资人,去支持新的创业项目,另外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文体、娱乐明星等也加入到这股早期科技投资的浪潮中来,在看项目的时候,郭威都会了解下目前项目中已经有哪些知名人物成为了天使股东,而一旦成为项目中的股东,在某一个股东会议或者派对中,也许就会和这些硅谷大佬或者文体明星等近距离接触(和国内对应的是starvc等明星投资的涌现);

4)非常看好众筹的发展,众筹的门槛进一步放低,除了人数限制的解除之外,对于投资起始金额也完全不设限制。

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会有两股大流,一股是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机构和个人去硅谷开展投资,反过来也会有很多硅谷成熟的孵化器和服务机构尝试打开中国市场。

google、facebook、twitter、tesla等知名创新企业或许是很多考察团的经典保留节目。而走马观花似的行走,能谈得上的观感也就是令人惊叹的饭菜、饮料的免费畅饮。大得足以自成园区,配套齐全,甚至有沙滩排球、小型种植园等,小的也精致多元,像在内部植入了多个咖啡馆,无处不生活,也无处不工作。

带领华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基本上上班都不会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只要根据自己情况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google的okr在国内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粗浅理解的话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有一点十分有意思的是,作为技术,鼓励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其他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但是最终的采纳权还是在本人。同事之间可以有给对方发奖金的权利。这种小组之间分享、讨论、鼓励机制觉得值得借鉴,当然在导入之前,可以再做细致了解,以便做因地制宜的改变。

造访google和facebook的当天,都恰巧碰到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召开每周一度的开放日,和员工见面,回答员工的问题。而google召开的地点就是我们“蹭饭”的食堂。当然,作为访客的我们是没有机会参加的,只是带出了一个疑问,国内能有多少大公司做到大老板和员工的这种交流。

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大气与别致设计之外,配合的是良好的软性氛围,相信这也是硅谷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聚集之地的独特之处与成功之道。科技与管理双轨发展才能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叹。

硅谷的基因里也许就带有很多艺术的细胞,而从某些方面来说,科技和艺术确实存在着很多共通点。

而在参访过程中,也感受到随处张贴的类海报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