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匣里面是个木托,上面放了一个赤金的金丸。
此外,再无一字。
岳芳抻着脖子看了看,疑惑道:“这是什么东西?一块金子?”
李花儿拿起金丸托在手里,仔细掂了掂重量,也糊涂了,半天才道:“还真的……就是一块金子。”
这算个什么说法?
她想着,将金丸递给了李大:“爹,你看看。”
李大拿在手中看了看,脸色终于缓和了些,喃喃道:“还真是个极古怪的人。”
李花儿盯着那块金丸,一时也想不到这位杜爷——或者说是陶大少爷——所为何事。
既然想不通,就先不想。
尤其今天是李家的东道,还是李大的生日。
所以李花儿就将金丸放回木匣中,推着李大往外走,笑道:“不管什么事情,明儿再说吧,爹先出去,准备开席是真。”
安心了的李大点点头,只是走到屋门前的时候,又回头叮嘱他们:“别告诉你娘。”
李花儿掩嘴笑道:“是,知道了。”
李果儿也拉着李花儿的手,还有些迷茫,但也忙跟着点头,说“晓得了”。
……
这乡村中的流水宴席总是热闹的,更兼今日是难得的好天气,自然更添了几分喜气。
李大虽然有心事,但他本就是个温吞的人,偶有走神的时候,别人也不理会;张氏不知道根底,只当他是累了,自己则和那些帮忙的妇人坐在一处,边吃边聊;
至于其他的村民宾客,或推杯换盏,或谈笑风生,或划拳唱闹,吃喝甚是尽兴;
李花儿虽不习惯这样的热闹,又有方才杜爷的事情压在心头,但看着别人热闹心情倒是不错;
李果儿心情已经好了,又有张玉儿在,二人无一时能闲,时而说笑,时而打闹,偶尔还咬着耳朵,说点儿悄悄话;
岳芳、冯二囡等则和郑家姑娘们坐了会儿,玩笑了一阵子,又跑来拉李花儿过去一处说话;
李家本家的孩子也跟着人胡乱闹着,李木头还撞在了正要去搬新酒的张氏身上。
张氏是个温厚的人,对着个孩子也不好生气,只是笑说:“当心莫要跌了。”
李木头多一句话都没有,转头跑了。
孙三贤和吴小少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混得那样熟了,两个人还学着那大人的样子划起了拳,再寻那熟悉的人的桌前乱蹿。
待蹿到李花儿她们桌前的时候,吴小少爷一如既往地跑去找李果儿搭讪,孙三贤则直接上了手,从盘中寻那肉吃。
拦都拦不住。
确实是热闹至极。
只是,这俗语说“乐极生悲”,还真是很对的。
张氏将新抱来的小坛酒打开,先自斟了一杯,端着谢过了大家,
先自饮了一杯。
岂料,还没及她让别人呢,忽然就捂着胸口,吐了口血,仰倒在了后面。
同桌的冯娘子吓得大叫了一声。
众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呢,李家的几个人已经冲了过去。
“孩儿他娘!孩儿他娘!”李大抱着张氏,不住口地叫着。
众人这才明白是出事了,顿时又是一阵慌乱。
李花儿早已经摸不到张氏的脉搏,她的呼吸也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李花儿顿时吓得手脚冰冷。
而屋中还在屋内的福宝,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样,“哇”得一声就哭了。
李果儿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
“娘……娘……”她喃喃地叫着,突然也扑在张氏的身上,嚎啕大哭起来。
李花儿被她的哭声顿时唤醒,连忙向后张望着,喊道:“锦儿姐呢?喜福呢?”
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情,李锦儿也是一阵乱,还是听她喊了这声才反应过来,才记起自己的身份,忙过来诊治。
而柳喜福也已经过来,对着围着的众人道:“大家快让个地方出来,莫往前挤了。”
说着,又低声问李大和李花儿:“伯娘以前有过心疾吗?”
李大早就懵地说不出话了,只李花儿还清明些,忙道:“没有过。”
就在说着话的时候,李锦儿忽然对他们招招手,道:“你们闻,这是什么味道?”
李花儿和柳喜福双双凑过去,果然就自张氏的嘴边,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土腥气。
柳喜福脸色一变,而李花儿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难不成……中毒了?
想着,她忽然就清醒了,忙抓着旁边的冯娘子道:“豆汤呢?豆汤呢?”
冯娘子早就六神无主了,被她这一问,只是愣愣地看着,问道:“什么豆汤?”
反倒是童氏在旁边道:“有有有!我这就去取!”
说着,就要走。
却被李花儿紧紧地拉住了。
“不对,婶娘家有豆汤吗?”她紧张地问。
童氏愣了一下,道:“有的,今早熬了些绿豆汤。”
李花儿忙道:“还求婶娘救命!”
这等时候,童氏也顾不得问为什么了,连忙招呼家里人,往自家去。
孙三贤早就等不及了,一把从童氏手中抢过了钥匙,翻了篱笆墙跑回去,开了房门。
而后,端了好大一碗,隔着篱笆墙道:“娘!这儿!”
孟氏连忙接过来,又递在李花儿手里。www..cm)
李花儿也顾不上谢,只是与柳喜福、李锦儿合力,开始死命往张氏口中灌送。
起先的时候,灌进去多少流出来多少,也不知道灌了多少后,张氏忽然抽搐了几下,一偏头,吐了出来。
那股奇怪的土腥味儿,更重了。
柳喜福和李锦儿双双松了一口气,李花儿更是腿一软,坐在地上,两行泪珠就滚了下来。
李大见状,忙默默地接了过去,继续灌着。
他一言不发,但是动作极为小心、仔细。
看得李花儿心更酸了。
不过此时,却不是伤心的时候。
李花儿回头寻了半天,见孙大贤站在人群里紧张得看着,忙道:
“孙大哥,还请你带着冬生哥回趟县里,请了章大夫来。”
孙大贤连忙应声,赶回去套牛车。
方山一看,忙也跟着说:“我跟着一起去吧,免得城门上耽搁。”
李花儿点头道:“是,多谢方校尉了。”
方山道了一声不必,便急匆匆地跟着去了。
等到章大夫来的时候,本来热闹的院子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张氏也被挪进了里屋。(未完待续。)<!--flagd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