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捷报
作者:宅男奶爸      更新:2019-10-31 20:58      字数:2484

建昌城里,嘉奖吴三桂的文书正式传到了建昌城。难得的是在这次的封赏之中,崇祯皇帝亲自书写一封圣旨,颁布给吴三桂的圣旨上特别宣扬了吴三桂的功绩。

望着圣旨上那些嘉奖的自己功绩的话语,吴三桂心里满是欢喜。

轻轻把圣旨放在中间的供桌上,吴三桂转身对旁边送圣旨的高起潜笑道:"多谢干爹在京师为孩儿奔走,这几千两银票是孩儿孝敬干爹的。"

吴三桂能得到崇祯皇帝的亲笔加封,作为崇祯身边的心腹,高起潜可是起了不少的作用。

其实这也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崇祯需要辽东将门世家为他抵抗后金的攻击,特别是在袁崇焕被崇祯处死之后,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是防御后金最后的依仗。加封祖大寿的子侄为都指挥使,不仅能拉拢主辽东将门世家为他效力,也是为了振奋人心。

因为大明是在是太需要胜利了,自从后金铁骑冲击内地肆无忌惮的掠夺,屠杀。让大明朝颜面尽失,特别是是人口财物的损失,数不胜数。

无数繁华大城被鞑子付之一炬,百姓被掠出关外为奴,在加上流民不断作乱,大明朝的局势越发严峻了。

"呵呵!这都是长伯自身努力的结果,咱家只不过在万岁爷身边说道了几句,根本算不得什么。"高起潜嘴里笑呵呵道。

作为一个太监,高起潜和明朝大多数太监一样面白无须,而且对于钱财之物格外的看重,当年他能收吴三桂作为干儿子,也不过是拿了吴襄五千两银子的结果。

可是没想到这个吴三桂真的很争气,竟连鞑子大营都能来个三进三出。当捷报传到京师的时候,崇祯皇帝脸上欣喜的摸样,就是他这个做太监的也感到面上有光。

高起潜嘴里谦虚的推辞着,可是手上却是很补客气的接过吴三桂手里的那三千两银票,然后揣在了怀里。

只见身材高大的高起潜把银票揣入怀里之后,对吴三桂感叹道:"陛下常说辽东之地多豪杰,看到我儿立下如此大功,为父心里十分高兴,等回到京师为父一定向皇上举荐长伯,让你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所谓那人手短,高起潜拿了吴家的银子就得为吴家说话,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听见高起潜的话,旁边的吴襄面上满是欣喜,鞠躬朝高起潜施礼拜到:"长伯就有劳高翁提携了."

作为一个守卫边关的大将,朝高起潜施礼,吴襄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相反,他心里还有一丝欣喜,在大明王朝,除了文官系统外,就只有太监最有权势。

如果不是当初凭着那五千两银子和高起潜攀上关系,要不然吴家又怎么能稳稳在辽东立足了这么多年。

"呵呵!长伯也是咱家的儿子,咱家怎么能不上心呢."对于吴襄的恭敬,高起潜心里满是高兴道。

"多谢干爹提携!"吴三桂脸上也是高兴,只要有了高起潜照顾,以后的战功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由于祖大寿被掉往现任辽东麾下效力,而建昌城就让吴襄总理军务,所以说现在的建昌城就是吴家的地盘。

一时间,在建昌守备府里,高起潜受着吴襄和吴三桂的吹嘘,面上有些飘飘然起来。

"大喜啊!总兵大人。"正在这时候,吴家的一名家将,大步走进建昌守备府,由于辽东属于军事重地,武将不仅掌握着军权,也能掌握着行政的大权,所谓上马掌军,下马管民。

听到门外的那名家丁的传话,高起潜和吴襄等人面上面面相觑,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家丁嘴里的大喜是什么事情?

却见那个名家丁急匆匆冲进大厅里,弯腰跪拜道:"禀告大人和高公公,永城卫所千户李从年,刚才派人来报。他已经在龙崖山收编壮丁一万四千人为兵,纳军户三万九千三百十四人为军户。而且这个李从年还在龙崖山破坏了后金鞑子派来鞑子奸细,图谋我大明官军粮道的计划。"

这个家丁语速极快把自己得来的消息,向在场的高起潜等人说道。

"什么?此话当真?"吴三桂听到如此有些不可思议的消息,嘴里满是吃惊问道。

"小的怎么敢欺瞒都指挥使大人,永城报信的人就在门外。"那家丁恐怕吴三桂不相信,连忙到。

"李从年?这不是那日在鞑子军中,救你的那名家丁吗?"听见这报信的家丁,吴襄突然想起了,那日在鞑子大军之中救下吴三桂的那名吴家家丁,原来的名字就叫李从年。

想到这里,吴襄面上满是欣喜朝吴三桂问去:"这个李从年就是你派到永城担任卫所千户的那个李从年?"

被如此惊天消息震惊的吴三桂,连忙回过神来到:"他就是被孩儿派往永城担任卫所千户的那个李从年,但是孩儿不曾想李从年竟然有这么大本事,竟能收编了龙崖山上万土匪。"

听见吴三桂嘴里的怀疑,吴襄面上迫不及待道:"快,让李从年派来的信使快进来。"

如果这事情是真的话,那吴家在辽东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上万的武装,那可是多大一股力量啊!

"是!属下这就去让那信使进来。"进来报信的这个家将看到吴襄等人面上激动的摸样,心里大喜:"这下他在吴襄的心里那可是大大的露脸了。"

吴襄可不管眼前这家将心里怎么想的,他现在只想在尽快见到李从年派来的信使,确认真实的消息。

旁边的高起潜,自始至终面上都是满脸困惑,他不知道为什么吴襄和吴三桂脸上怎么这么激动:"长伯,这个李从年到底是何人啊?"

听见高起潜的话,吴三桂这时才反应过来,连忙把那日鞑子军中,李从年舍命相救的事情添油加醋的朝高起潜说道。

"好一个忠义汉子。"当高起潜听到吴三桂正处在危急关头,李从年舍命相救的举动,高起潜不禁拍着大腿,脸上一副激动道。

由于明朝的时候,三国演义已经风靡全国,差不多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而没读过多少书的高起潜,从小也是一个三国迷,对于评书里的那些忠义汉子,他可是佩服得紧的,特别是李从年这种忠义之人很是符合他的胃口。

听见他的话,旁边的吴三桂面上,也跟着他赔笑道:"当日小四从被孩儿救回城之后,郎中可是在他背上找到了四处伤口。当时郎中就说了,如果鞑子的兵器在往上前一点点,小四当时就或不下来了。"说到这,吴三桂眼角不禁滴下几滴泪水。

虽然吴三桂嘴里的话语,有些做戏的成分,但是想起当时李从年身上惨烈的伤势,他心里也颇有些感动。

吴三桂这么捧着李从年当然有他的目的,在怎么说李从年是从吴家出去,他的身上已经贴着吴家的标签,李从年表现得越优秀,这就表示吴家越厉害,就表示他吴三桂也是个懂得爱惜人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