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纸
作者:宅男奶爸      更新:2019-10-31 21:10      字数:3373

“爱卿是说让官员公示早就的财产?”崇祯望着李从年提出的这个办法,心理却是有些疑惑,这个财产公示法令,能起到多大作用,崇祯抱着严重的怀疑。

“皇上,一个好的制度,是需要看执行力度的。只要朝廷有着严厉的执行力度和决心,这个财产公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李从年知道就算在后世,那些号称是人民公仆的老爷们知道需要公示自己的财产的时候,却是支支吾吾,遮遮掩掩的。就是因为你不公示财产也不会有多少的惩罚,让这种好的制度浮于表面,李从年认为只要有严厉的处理才能让官员们知道,大明朝廷不是吃素的。

而在收税方面,李从年决定增加其他商业税,或是提高中高档奢侈消费品方面的税率,比如烟税。烟草在万历末期才由福建方向传入大明,但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不过十年已传遍大江南北。历史上的崇祯,为了禁绝烟草,曾颁旨“凡种植贩售者皆斩首”,仍难抑制其传播速度。

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下,则逐渐减少北方灾荒地区的税赋,以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而刚刚开放的五省海禁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收取了高达达到近两百万两关税,这是崇祯原来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也正说明明代的海外贸易已达到了何等程度。

而当初大郑芝龙受抚明廷,借朝廷名义剿灭各路海盗,控制了对外贸易的大部分海路,凭借武力收取商贾的保护费十取其一,每年即达千多万银两相比,大明朝廷在三个月时间里,关税只收了不到两百万两。这不过是开放海禁时间过短而已,再加上一方面是偷漏税严重和关税是制度还不完善的缘故。

“陛下让草民办报抄,以伸张民意,上达民情,又要求与朝廷保持一致,这个草民做不到。朝廷意旨与民意,若让草民办这个报抄,怕只会以民意为主,以和陛下所赐《民报》之名。”刚刚步入青年的黄宗羲说到这里,不顾旁边李从年的眼色,嘴里口无遮拦说道。

“这个……,你看着办吧,朕不会多加干涉的。”听见黄宗羲的话,崇祯满脸苦笑,他看向李从年的目光中满埋怨,你从哪里找来的人啊!对此李从年却是装着没有看到,别过头去看向另一边。不过崇祯想想也是,他刚要求完《民报》的办报宗旨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马上又要求“须与朝廷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确实有些难为人,不能怪黄宗羲如此激动了。

对此不仅李从年十分的矛盾,在大明朝的官僚集团,他早已有所领教了,最近的几项变革,几乎都没太顾及反对意见,强制推行了下去。因此而产生的各种麻烦事情,接踵而来,扰的崇祯与内阁不胜其烦,原来持支持态度的几位辅臣现在也有些微词,认为过于急躁。

加强商税征收等措施,触动了富商们的根本利益,遭到了朝廷与地方官员的强烈抵制,对某些不法商贾的乱象,或是怂恿或是不作为,现在各地上疏如雪片般传来。大明虽是重农抑商的国策,但立国已有两百多年,富商巨贾早通过科举或是收买贿赂,渗透到明朝的各级政府中间,商人已具有极大的话语权,权钱勾结更早就是普遍现象了。

李从年和崇祯的改革尽管取得了朝中部分重臣的支持,在加上李从年打击党争,借用反贪污手里的权利,强权下压,虽然有李从年保举的官员吹风造声势,可是还是让李从年感觉势单力孤,而当他知道黄宗羲之后,李从年决定把报纸的权力交付黄宗羲,因为李从年想起,眼前这个黄宗羲是未来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这样的人物,正好是李从年看中面对权力面不改色的黄宗羲,也正合崇祯的心意,只有这种身怀浩然之气的人,才是民报的总编辑,而且崇祯还给了黄宗羲面圣不用通报的权力。

这次报纸,根据李从年的建议,民报相当于朝廷宣传朝廷政令的报纸,上面不仅书写了朝廷政令,还有各种的农业知识,在大明每个州县乡镇设立宣讲人员,李从年希望这个民报能朝廷的宣传机构。皇宫之内,黄宗羲被崇祯皇帝招到了御书房当中。

“黄爱卿,朕希望你担当这民报总编辑之后,不能入仕。”崇祯直接说道。

“什么?”屁股刚刚坐下椅子的黄宗羲忍不住说道,崇祯这么说,让黄宗羲顿时有些说不出话来,这毕竟关系黄宗羲切身利益。

黄宗羲想得虽然很多,但实际不过三两分钟,“草民领旨,陛下能以黎民百姓为念,泽被天下苍生,草民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扑通跪倒在地,黄宗羲此次才是真心诚意的拜倒在地。

“不得入仕为官,才能更好地深入民间,真正体察民间疾苦,才能不受朝野各方所左右,如实反映民情民意,卿可明朕之深意。”崇祯耐心地解释道。他也知道不让科举入仕,这对一个士子来说,该是何等残酷;比之后世不让考大学,不让考公务员,还要来得严厉。

黄宗羲以弱冠之年,即熟读二十一史,精通各类经典,皇帝的意思他还是非常明白的,也确实感觉有此必要;他对科举取仕早就厌恶,也正因此,他更多的是学博古通今之学,而非习练八股。黄宗羲只是感觉,这么快就要决定一生之命运,就令他是颇费踌躇了。

“历朝历代,为何最多不过三百年而亡,卿可曾想过其中原因?”崇祯望着眼前这个做事有些冲动的青年。

“草民读史,古今对朝代更替,各有总结不同,其中以贾谊之《过秦论》最为著名;而今之议,多……”黄宗羲说到这里,有些不知该如何措词。“非君”思想,在明末已开始提出,黄宗羲是其集大成者,明代吕坤“天地间惟理与势最尊,理又尊之尊者也。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即相夺而理则常伸于天下万世”。

这时期民间思想,已经开始认为“坚持真理是天地至尊,天子不得以势相夺”。何心隐提出“君臣相师,君臣相友”,认为君臣之间是平等的,出仕为臣必应为天子之师,否则就失其本也。东林党人钱一本,更提出“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

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即东林党人,自幼即受这类思想熏陶,已经认为“皇帝家天下”正是问题的症结,这次能够受诏进京,也是因为崇祯有意变法,屡有亲民之举,才让其内心真正接受崇祯的强迫之举。

“呵呵,朕也能猜到,怕多是些不中听的话,没关系,尽管说就是。”崇祯脸上笑道。

“古往今来,无论明君贤相,还是昏君佞臣,无非是关注百姓疾苦的多和少。士林地主商贾利益受损,自能上疏朝廷,又有各级官府维护,唯有普通百姓利益受损,朝野上下哪里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鲜有官员士子为此上疏。百姓为天下最大多数,而民声却不能上达天听,朕身为天下百姓之子,于心有愧啊!”这些东西崇祯心理有数,他作为一个皇帝,民间对他有什么评论,崇祯心理自己十分的有数。

黄宗羲在在心理想道:“崇祯皇帝主张办《民报》,不正是前辈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主张,“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而皇帝之《民报》,如今能较前辈主张更进一步,也正是我辈多年奋争之故,当此之时,岂能再犹豫不决。

“百官能名爱民如子,即能受民爱戴,称为清官;而陛下却能居于‘天下百姓之子’,这才是真正的爱民为民。陛下都能如此想法,草民又何惜此身!”

黄宗羲的此番思想斗争,崇祯虽然能猜出一二,却绝不会想到,自己办《民报》的想法,会被黄宗羲认为是东林党人奋争的结果。当然黄宗羲更不会猜到,皇帝的这番“是非听之天下”,不过是受到李从年的影响,是后世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

“草民接旨!”黄宗羲再次叩拜,语声异常坚决,欲与刚才的那番私心犹豫划清界限,崇祯与黄宗羲,这才开始真正商量这份报纸该如何办。只是商议的内容无人知道,周边侍候的太监,这时已被崇祯遣退。

但后人也从中看出,民报上从不刊登商户广告,更不受各方金钱权势扰乱。但是到了后来,各类报纸层出不穷,广告已成生存之必须;为顶住这方面的压力,黄宗羲才说出,不刊登广告,天子早有谕旨。此时,黄宗羲才意识到崇祯告诫的意义,他原本对这个要求并未在意。也正因没有金钱权势的干扰,民报成为真正的百姓呼声,评议时政深刻精髓,报纸发行遍布中外天下,最终成为天下第一大报。

仅靠报纸的发行收入,部分人士的捐赠,崇祯提供部分内帑支持,只是维持个收支平衡;黄宗羲为弥补没有广告收入的不足,集刊成书专项调研策略谋划等等,不断深耕精作,又有崇祯皇帝给予支持,民报集结了明朝大批有思想的志士仁人,进一步成为天下第一智囊。

但是,民报最直接地反映百姓的呼声,必然侵犯了许多官僚地主富商的利益,激烈交锋论战不可避免,朝野间风起云涌,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给崇祯年间更增添了许多故事,这是李从年没有想到,原来一个开明的思想浪潮却能引起诸多的浪潮。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