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见恨晚 (2)
作者:阿西苗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60

原来方志禹也喜欢文学,两人聊了一会当今文坛秩事,感觉十分投缘。陈默说,方兄,敢问你大学在什么学校读的?方志禹一回答,陈默简直就喜出望外了,原来他们竟然是校友,而且都是中文系本科生,都是程隐之先生的弟子。方志禹是师弟,本科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陈默则只读了本科就回来工作了。两人本来就天生地觉得投缘,有了这一层关系,就更觉亲切,方志禹干脆就叫起了师兄,说,听说程教授辞职下海了,你知道吗?陈默说,岂止知道,我还因为这个,有了一番际遇呢。说着,就把自己的一切一五一十告诉了方志禹,方志禹唏嘘半天,说,程教授虽然年届五十,还是不改奋发之心,尤其是古道热肠,殊为难得,更难得的是,张啸市长竟然还是我们的师叔,这个世界还真不大。又说,我们那届的同学,大多分在中央各部门了,分到我们省的也只有我一个,不想在这里遇到了师兄。陈默道,我也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里遇上了同门师弟,小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俯允?方志禹见他太客气,就说,这样吧,我们也不要酸溜溜了,干脆,你是师兄,我称你为兄,你称我为弟,有什么话都可以讲,如何?陈默说,我这次来省城,主要是陪张市长办事,本来明天就要回去,既然我兄弟二人天缘巧合,我想请你吃一顿饭,不知可否?方志禹说,师兄远道而来,这个东应该我来当,这样吧,我们也不拘什么礼节了,也不交换什么名片了,你是什么电话?陈默就把自己的手机号说了,方志禹拿出手机,按号拔了过来。//二人相视而笑,各自存了对方号码。

又聊了一会儿,就听见脚步声响,抬头看时,就见张啸和易为部长缓步走了过来。张啸说,部长请留步。易为却坚持要送。陈默和方志禹连忙站起来,向易部长行注目礼。w-w-w.shouda8.c-o-m张啸拉着陈默向易部长介绍道,这位是陈默,原来跟着我在机关刊物做编辑的,现在是市委办副主任。陈默说,易部长好!易为就伸出手来,说,好好,不错不错。易为的手宽厚柔软而且温暖,目光和蔼慈祥。易为又笑着,温和地问方志禹,小方,你们谈了些什么啊?

方志禹说,报告部长,我们在比较两幅书法。

陈默吃了一惊,这个方志禹似乎也太不懂事了,部长的书法,岂可随意说什么比较?继而一想,明白了,方志禹之所以这样说话,是为了引起易部长的兴趣,使后面有话可谈,内心里是为陈默找一个和部长说话的机会。因此就向他投去了感激的一瞥。果然,易为似怔了一下,向陈默偏过头来,疑问地哦了一声,拖长了声音说,小陈对书法也有研究啊,说说看?

陈默说,我和方处长乱谈,岂敢在部长面前卖弄。

易为慈祥地笑着说,但说无妨。

陈默说,我觉得,写郑诗的那帧作品,用黑上故用枯墨,在运笔上则更多匠心,迟缓处凝滞延宕,迅疾处如狂风闪电。在布局上也于粗放处聚匠心,看似凌乱,其实参差有序,功力深厚。部长的大作,不在用意上下功夫,而是持心中正,运笔深沉,宅心厚重,在布局上规范工整,虽则循规蹈矩,其实方正深沉之中,有深意存焉。

易为凝神听着,果然内功深厚,听别人谈自己的作品,就像听别人谈与自己无关的事,神色不稍动。见陈默停下来,徐徐问道,既是对比,不可无优劣之分,你觉得这两贴字,孰优孰劣?

这一句问话,非但方志禹觉得惊心,就连张啸也为陈默捏了一把汗水。陈默略作思索,回答道,两幅书法,各有千秋,如果硬要分出个一二三来,我倒认为,部长您的大作胜其一筹。

请试言之。

书法之优劣,贵在用意,用意之重,贵在用气,用气之重,贵在用心,用心之重,贵在持正厚重。陈默索性放开来,娓娓而谈。近些年来,书法界过于注重用意,片面突出技巧,其实也正在陷入一个误区之中,书家们大多独辟新径,旁逸斜出,而把书法最基本的东西给忽略了。从这两幅作品来看,那幅作品技巧有余,而持重不足,这大概与作者的境界有关系吧,那位作者的境界,只着意于雕虫小技。因此,我觉得您的书法,胜在用心持重中正,反映在作品上,虽然看似笨拙,其实厚重大气,体现了书者持正为公的气慨。这是我的一点浅见,班门弄斧了,请部长见谅。

易为开始凝神倾听,至此不觉抚掌而笑,对张啸说,张啸同志,古人说得不差,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你的眼力不差呀。说着,慈祥地在陈默肩上拍了拍,说,年轻人不错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