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
宋朝帝王谱
宋皇室96o年—1279年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96o年—976年建隆96o年—963年、乾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
宋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匡义,又名赵光义976年—997年太平兴国976年—984年、雍熙984年—987年、端拱988年—989年、淳化99o年—994年、至道995年—997年
宋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997年22年咸平998年3年、景德4年7年、大中祥符8年年、天禧7年21年、乾兴1o22年
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1o22年3年天圣1o23年32年、明道1o32年33年、景祐1o34年38年、宝元1o38年4o年、康定1o4o年41年、庆历1o41年48年、皇祐1o49年54年、至和1o54年56年、嘉祐1o56年3年
宋英宗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3年7年治平4年7年
宋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7年85年熙宁8年77年、元丰1o78年85年
宋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1o85年年元祐1o86年94年、绍圣1o94年98年、元符1o98年年
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年25年建中靖国年、崇宁2年年、大观7年年、政和年8年、重和8年9年、宣和9年25年
宋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1125年27年靖康1126年27年
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1127年2年建炎1127年3o年、绍兴1131年2年
宋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2年89年隆兴3年4年、乾道5年73年、淳熙1174年89年
宋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1189年94年绍熙119o年94年
宋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1194年—1224年庆元1195年—12oo年、嘉泰12o1年—12o4年、开禧12o5年—12o7年、嘉定12o8年—1224年
宋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1224年—1264年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o年、淳祐1241年—1252年、宝祐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o年—1264年
宋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1264年—1274年咸淳1265年—1274年
宋恭帝孝恭懿圣皇帝赵显1274年—1276年德祐1275年—1276年
宋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昰1276年—1278年景炎1276年—1278年
宋末帝卫王赵昺1278年—1279年祥兴1278年—1279年
编辑本段]
宋朝疆域与政区
政和元年宋辽夏对峙图宋因五代之旧,建都开封,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宣和三年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咸平四年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2o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熙宁五年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崇宁五年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宣和四年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编辑本段]
宋朝人口
宋初年仅有户65o万左右。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78年85年)年间,全国有户1,万。据《宋史志》记载,崇宁元年2年)全国有户2,万(实际各路相加为1,73o万)。而根据今人研究,认为宋大观三年户数达2,o88万,人口约11,275万。女真南侵后,中国再次出现了北方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个**是从“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第二个高峰则是在金主亮南侵期间。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根据估计,南宋在人口峰值阶段,全国人口达到8,5oo万。若以绍兴卅二年2年)与崇宁元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宋朝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o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o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o万,开封人口过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在人口分布上。北方各路中以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丰期间有户23万,崇宁时有26万。而永兴军路则有户万。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也有户23万。这两路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宋朝对西夏的抗战中这些地方处于前线有关。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福建四路。这四路人口达到571万,占南方人口的一半。其中两浙路最多,达到197万。江南西路户口则有万、江南东路则有万。福建路有万。淮南东西路共计达到13o万。川峡四路总计有2oo万户、荆湖南北路总计有145o万户,广南东西路仅8o余万户,京西南路有4o万户。(以上数字均为崇宁年间统计)
编辑本段]
政治军事赋役制度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民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编辑本段]
经济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o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农业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展迅。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至道二年(996年),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天禧五年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展迅。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尤其以平江府(今苏州)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或“苏常熟,天下足”(指苏州和常州)之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2],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塘术的专著:王灼著《糖霜谱》[3]。
工业
宋朝哥窑——米色釉贯耳瓶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宋朝哥窑——米色釉贯耳瓶两百七十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达。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达。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达。宋朝政府还在丝织业最达的地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而相关的印染业也因此达起来。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州的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南洋、印度、中西亚等地区。其中钧瓷以神奇的窑变特色和每年36件的稀有产量而位居宋瓷之冠。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的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其中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书品质最好。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吨)神舟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达,造船业展更快。临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广州制造的大型海舶木兰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仗,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南宋时代还出现了车船、飞虎战船等新式战舰。
金融商业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是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行。徽宗时期,改交子名为钱引,并扩大流通领域。南宋年(高宗绍兴三十年)改为官办“会子”,会子主要有东南会子(也叫行在会子),湖北会子和两淮会子。但是为防止铜钱北流,宋朝政府规定在与金交界处仍然只能使用铁钱。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有一贯(一千文)、两贯和三贯三种,后增印两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额钞票。干道五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
会子危机
会子第一界会子的行额仅三百万贯。到干道四年仅七年的时间,行额增加到七百万贯。之后固定在一千万贯。尽管会子的加印与隆兴北伐有关,但是由于作为本位的金属货币没有相应追加,币值会子增长指数已经达到3oo%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会子行额增加六十五倍。会子虽与铜钱可自由兑换,但由于会子不断贬值,两者汇率也急遽走低。宁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同时流通后,会子之多犹如决堤之水,物价飞涨犹如脱缰野马,出现了会子挤兑铜钱的现象。嘉定二年,会子换界。政府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兑换,同时严禁不按比例兑换会子,否则抄家,并鼓励打小报告互相揭。这无异于宣布会子已经信用破产。但是这依然没能阻止拒收会子的风潮,会子也进一步贬值。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无论中下层都损失惨重。迫不得已,政府还抄没的家产,并筹措一千四百万贯来回收旧会子。嘉定五年后危机才渐渐平息。从此之后,会子换界已无法正常进行。政府一旦生财政危机,就会以滥印钞票饮鸩止渴。理宗亲政后,由于十六及十七界会子数量巨大,险些再度造成通货膨胀。端平入洛之后,会子与铜钱的汇率从端平初年暴跌廿五个百分点。十八界会子行量更加大。米价涨到每斗三贯四百文,是孝宗年间的十一倍。淳祐七年,理宗颁诏,十七、十八界会子永远使用。希望借此来抑制物价上涨。但是两百文的十八界会子却连一双草鞋都买不到,会子已与废纸无异。景定五年,贾似道规定十七界会子须在一月之内全部换成十八界会子,并将会子改为“金银见钱关子”,宣布关子与会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三。结果通货膨胀更恶性作。
海外贸易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4]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朝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又占大宗。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立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现在广州和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5]。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祐49年54年)的53万贯,治平4年7年)63万贯,到了南宋绍兴31年2年)已达2oo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南宋时期,宋朝在与金和大理的交界处设立榷场来互通有无。宋朝出口药材、茶叶、棉花、犀角、象牙等,进口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民间也有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宋朝铜钱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和西亚,而当时的朝鲜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货,改用宋钱。
衣食住行等习俗变化
衣:崇尚节俭——奢侈之风盛行。
食:北宋肉类以羊肉为多——南宋羊肉价格高,一般人吃不起。
住:百姓住房较为简陋,稍稍富裕点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结合。
行:牛车——骡子——乘轿。
南宋官员卫生间水准不输写字楼
闲翻《南宋馆阁录》,南宋官员的工作条件更是了得,秘书省还设有浴室呢:“国史日历所在道山堂之东,北一间为澡圊、过道。”注文进一步说明:“内设澡室并手巾、水盆,后为圊。仪鸾司掌洒扫,厕板不得污秽,净纸不得狼藉,水盆不得停滓,手巾不得积垢,平地不得湿烂。”
南宋以杭州为都,江南湿热且水源丰富,因此社会上下都有爱洗澡的习惯,临安城里营利性的澡堂就很多,以至形成了独立的一个行业“香水行”(《都城纪胜》)。至于私人在家中洗澡更是普遍而平常的事情,特别是夏天不停出汗,一天里至少要浴身一次。宋词中,美滋滋形容夏日“晚浴”后心身舒爽状态的妙句比比皆是。因此,官署中设澡堂也不过是社会普遍风气的反映,原不足怪。
有意思的一点,在这里,是前为浴室、后为厕所(“圊”),方便之后洗手用的水盆、毛巾是安置在浴室里,官员们如厕之后,要到浴室里完成洗手的程序,如此的空间安排,居然与现代居室当中的卫生间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啊!
专门配备水盆、手巾在厕所旁边的浴室里,也说明,当时的人,至少有教养阶层的人,有便后洗手的习惯实际上这一习惯早在晋代就已确立。“净纸不得狼藉”更说明当时普遍地以纸来拭秽,而且,厕所里总是整齐地备有“净纸”供前来的人使用,这样的卫生观念搁到今天也不落后啊。管理规则也清楚而严格,要求“仪鸾司”的杂工随时维持“卫生间”的清洁,不许懈怠:浴室里,官员洗澡之后,地面上不得留有积水、泥污;厕所里,坑位两旁的木板不得残留屎尿秽迹;净纸被如厕人碰乱之后,也要随时重新码放整齐;当时,洗手会使用有去污效力的澡豆,因此,用过的水盆里就会有澡豆末的沉滓,必须立刻换为清水;擦手巾一旦弄脏,也要即刻更换。这简直赶上今日写字楼里的卫生管理了嘛!
编辑本段]
科技
两宋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展的推动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别的且不说,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四大明,其中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讲到两宋科学技术时,人们还常常提到沈括及他的《梦溪笔谈》。如李约瑟博士把沈括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然而,在两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决不仅仅是三大明,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如数学方面,两宋时期可谓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展过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都远远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比西方早了近8oo年,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的解法要比西方早5oo余年,高次有限差分法要比西方早4oo余年等等。贾宪、秦九韶、杨辉等数学家,堪称中国数学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至于天文、物理、化学等等,两宋的成就也令人瞩目。
编辑本段]
中兴四将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刘光世
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中兴四将”之一。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后因病去世,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
韩世忠
良臣,南宋朝名将,汉族,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江南黄天荡以八千水军包围金军1o余万,为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巨大战功。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张俊
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四大将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绍兴二十一年1o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之流,人所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宋徽宗政绩不佳,然亦以书画为后世所推崇。
绍兴十一年二月,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岳飞
岳飞,抗金英雄,2o岁投军抗金。纵横天下十余年未有败绩,金兵叹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绍兴十一年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难道没有吗;有人称或许有,是错的)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乾道五年7o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淳熙六年8o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o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编辑本段]
宋朝(人名)
宋朝,春秋时期宋国公子。《论语·雍也》曾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可见其美貌为时人所知。
根据《左传》描述,他身为卫国大夫,既受到卫灵公的宠幸,又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后来他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后来灵公复国,宋朝逃亡到晋,灵公却又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有一次卫国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经过宋国,宋人向他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那只求子的母猪(指南子)既然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指宋朝)?这也就是成语“娄猪艾豭”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