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先秦 金文
作者:何凌霄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43

金文

百科名片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oo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o个。

目录[隐藏]

简介

特点

金文的展

研究情况

同名人物

高级工艺美术师

编辑本段]

简介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编辑本段]

特点

与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金文早在汉代就已不断出土,被学者所研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编辑本段]

金文的展

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

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

金文之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及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之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别介绍之。

西周:

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

术文化之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也。

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东周:周平王东迁之後,秦迁都於雍,承袭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承袭了西周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秦的文字和西周脉相承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东方各国的文字因地区特点和文化上的原因生横向变异时,文化落後的秦国文字反而却成为汉字的正统(即使不考虑最终由秦统一中国并统的事实,也可以认为,在汉字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汉字展的主流,而六国文字代表了支流。)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大别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系由春秋至战国,六国系乃指战国时的东方各国)一般家也叫做「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

秦统一六国之後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後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展的。秦「书同文」之後,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也因此,就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石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一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于铜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之杰作,也为后代习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资料.

编辑本段]

研究情况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清代吴式芬把商周铜器铭文编成《捃古录金,收集的资料多,考释严谨,影响颇大,金文一词遂有了界说。这时所谓金文皆指整篇的铭文,不称单字年容庚编《金文编》把商周铜器铭文中的字按照解字》的顺序编为字典,从此金文成为一种书体名称。金文出现在商代中期,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金文下限断在秦灭六国,也就是秦用小篆统一中国文字时。宋代人收藏铜器极重视铭文,如吕大临《考古图》等;也有专门摹刻铭文的,如王俅《啸堂集古录》等;把铭文中的字编为字典则有王楚和薛尚功《钟鼎篆韵》。清代由之学兴盛、声韵训诂研讨日深,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铭文研究进步较快,不断出现专家,如吴大、古籀《金文大字典》补》,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馀论》、《名原》等,皆有创见,突过前人。金文的年代长,使用区域广,材料如果不整理清理,则研究工作会收效不大。过去学者已理解这一点。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序》对时间地点观念很清楚。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当以年代与国别为之条贯,……余于西周文字得其年代可征或近是者凡一百六十又二器。……其依据国别者,于国别之中亦贯以年代,得列国之文凡一百六十又一器。”这在金文研究中是划时代的创举年容庚《金文编》修订第四版采用铭文39o2件,收正文(可识的字)242o字,附录(还不能确定的352字,共计3772字。这是今日可见金文的总数。先秦文字资料不限于金文,而金文终究是主要的,它反映秦用小篆统前多年间中国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金文的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以后金文又6续有所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编辑本段]

同名人物

金文,女,193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59年毕业留校,1965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年脱产在成都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一年年晋升教授年先后任生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年开始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生的工作,1991年任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硕土生导师年起,兼任成都市生物化学学会理事。

他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中医、针灸、骨伤、五官、中药、中药药理等专业主讲《生物化学》课程,默默奉献,辛勤耕耘。表或会议交流的教学法方面的论文4篇,如“如何上好一堂课”(《成都中医学院教学资料选编》,1981)。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如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生物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生物化海科学技术出版杜,1995)年为研究生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教材,并次为研究生开设该课程。

年,主要从事针麻原理的研究,主要论文有:“经结感传与气血关系的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电针与留针对家兔镇痛作用的观察”(《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等8篇。科研项目有:“脑力苏片研制”并表相关论文4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分子物质的与中医辨证施治”。结合中医和临床撰写了多篇论文,译文“疫苗基因”等4篇,还有医疗管理方面的译文。

编辑本段]

高级工艺美术师

金954-),男,江苏省南京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年入南京市工艺美术公司,后调入南京市云锦研究所,师承仅存的十余位云锦老艺人,从云锦织造学起,掌握了全套云锦制造工艺。他从事云锦和古代丝绸研究工作3o多年,主持和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复制项目,修补复制了大量文物,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和较高的创作研究能力。它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在古丝绸文物复制和现代艺术织锦研究创作方面,是江苏省唯一的云锦丝织专业的工艺美术家。代表作品有:《织金孔雀羽妆衣纱龙袍料》、《真金孔雀羽团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