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下
作者:何凌霄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360

轶事

梁启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国体问题》。

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6小曼结婚,请梁启出席证婚。梁启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却对徐志摩、6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启真诚的宽容年3月8日,梁启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经透礻见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毅然在《晨报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启真诚的有趣。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摘自《应用写作》)纪念

编辑本段]

家庭婚姻

家庭

梁启祖籍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梁氏的先祖为中原南逃的难民。在梁启曾祖父之前,梁氏家族世代耕田。梁启祖父名镜泉,是一位秀才;祖母名黎。梁启的父亲名莲涧,也是一位秀才,在乡里教书;梁启的母亲为赵氏。

梁启一生有过两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年(光绪十五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启考中了举人,与主考官李端棻的堂妹李蕙仙订婚,1891年(光绪十七年)梁启十九岁时入京与与长他四岁的李蕙仙成婚,李惠仙与梁启结婚时,带了两位丫环,其中一位即王桂荃,19o3年她成为梁启的侧室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而逝,梁启为此写下了《祭梁夫人文》年在“文化革命”中,王桂荃与孩子们四散分离,最后死在在一间阴暗的小屋里。

梁启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o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o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o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o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婚恋传奇

闺中良友李惠仙

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17岁。在当时广东的最高学府学海堂苦读4年后,他参加了这一年的广东乡试,秋闱折桂,榜列八名,成了举人。

主考官李端棻,爱其年少才高,将堂妹李惠仙许配与他。惠仙比梁启长4岁。两年后,二人完婚。

次年夏天,梁启偕夫人李氏南归故里。

梁家世代务农,家境并不宽裕,新婚不久的梁启夫妇只好借用梁姓公有的书室的一个小房间权作新居。广东的气候溽热难当,这使久居北方的李惠仙很不适应。这位生于官宦之家、从北京来的大小姐,并没有嫌弃梁家的贫寒,她看中的是夫君的才华。梁启的生母赵太夫人早已仙逝,继母只比李惠仙大两岁,李惠仙仍极尽孝道,日夜操劳侍奉,深得梁家喜爱,在乡里也博得了贤妻良母的美名。

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的家人,梁家避居澳门,逃过了一场灭门之灾。梁启只身亡命东瀛,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李惠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在几个月内,梁启给她写了六、七封家书,高度赞扬她在清兵抄家时的镇定表现,鼓励她坚强地活下去,并告诉她读书之法、解闷之言,万种浓情凝于笔端。有一封信这样写道:

……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况,并闻卿慷慨从容,词声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後两人在日本得以重聚。李惠仙既温良,又贤慧,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梁启和他的家人,在事业上对梁启也有不少的帮助。

梁启生于广东,官话说不好,为此曾吃过不少亏。戊戌变法初期,梁启已名噪京城,光绪帝久闻其名。但在召见他时,因梁启不谙官话,彼此难以交流,光绪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个小小的六品衔。这也促使梁启痛下决心学好官话。李惠仙自幼长在京城,官话说得自是流利。自她来日本后,梁启便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夫妻二人,妇唱夫随,不消多时,梁启的口语水准大有长进,在社交场合就得心应手了。

梁启与李惠仙一向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回架,梁启却为此悔恨终生。在李惠仙弥留之际,他对大女儿梁思顺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顺儿啊,我总觉得你妈妈的那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回架打出来的,我实在哀痛至极始终不忍说,现在忍不住了,说出来想把自己的罪过减轻一点。

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梁启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文曰: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天涯知己何蕙珍

年底,梁启应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一日,檀香山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侨商设家宴招待梁启,引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梁启进入何家大院,出迎的除主人外还有一年轻女子。她是侨商的女儿,叫何蕙珍,芳龄二十,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6岁便任学校教师,于今已有4年,英文极好,因今天有西洋人参加宴会,由她做梁启的翻译。

宾主落座,何蕙珍便挨着梁启坐下,不时有一股淡香飘入梁启的心腑。多年来,除了妻子李氏外,他还没有与一个女子这样接近过。席间,何小姐颇为活跃,她广博的学识,不凡的谈吐,尤其是她对梁启著述的熟稔,使在座者大感意外。整个宴会仿佛成了何小姐与梁启的对语,而他们两人,也如相知多年的忘年交一般。

席将罢,何小姐又将她在报上替梁启辩护的文章原稿拿来给他看,并说:这是我代先生笔战起草的英文中译稿,请先生惠存并予指教。接过何小姐的手稿,梁启吃了一惊,他多日的疑惑顿时冰释。原来,梁启刚到檀香山时,到处奔走演说。清廷驻檀香山领事馆买通了一家当地的英文报纸,不断写文章攻击梁启。梁启心中不服,苦于不懂英文,不能回击,只好置之不理。

不料此后不久,竟出现一桩怪事,另一家英文报纸上连载为梁启辩护的文章,文字清丽,论说精辟。显然,作者对梁启的经历和著述瞭若指掌,但文章未署作者姓名。今日真相终于大白,原来那些为自己辩护的文章,竟都出自眼前这位华侨小姐之手。

临别时,何蕙珍含情脉脉言道:“我十分敬爱梁先生,今生或不能相遇,愿期诸来生,但得先生赐一小像,即遂心愿。”

数日后梁启践约将照片赠与何小姐,何小姐亦投桃报李,回赠亲手织绣的两把精美小扇。梁此时已坠入情网,几近痴迷。

不久,一位好友前来拜访梁启,婉劝梁娶一懂英文的女子做夫人,说这样会给他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帮助。梁启沉思片刻,随即言道:我知道你说的是谁。我敬她爱她,也特别思念她,但是梁某已有妻子,昔时我曾与谭嗣同君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不能自食其言;再说我一颗头颅早已被清廷悬以十万之赏,连妻子都聚少散多,怎麼能再去连累人家一个好女子呢﹖

又过了数日,何小姐的英文教师宴请梁启。席间见到何蕙珍,梁启心情极为复杂,不敢触及敏感话题。倒是何蕙珍落落大方,谈吐自如。分手之时,何小姐说:“先生他日维新成功后,不要忘了小妹。但有创立女学堂之事,请来电召我,我必来。我之心惟有先生懂”

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直接的表白吗﹖梁启心醉了。他不忍再呆下去,轻轻说了声“珍重”,便连忙离去,其情景有如逃奔。

他在理智上克制了自己,但内心深处的感情却不能自欺。这期间,他6续写了24情诗,以记述对何蕙珍的赞美、思念和无奈之情,把对何蕙珍的深深爱慕融入诗篇之中,其中有一这样写道:

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

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梁启不愿把这件事绕开自己的结妻子。他在19oo年5月24日的一封家书中,把檀岛奇遇说与李惠仙知。在信中,他煞费苦心地讲述著对何蕙珍的态度,表示自己忍痛做出万万有所不可的决定。李惠仙读了梁启的信,自然气恼,她给梁启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说:你不是女子,大可不必从一而终,如果真的喜欢何蕙珍,我准备禀告父亲大人为你做主,成全你们;如真的像你来信中所说的,就把它放在一边,不要挂在心上,保重身体要紧。

李惠仙要把问题交给梁启的父亲梁宝瑛去处理,因为她知道梁父是决不会同意他娶小的。夫人此举让梁启着了慌,他急忙复信,求妻子手下留情,并再三向夫人表白,对何蕙珍已“一言决绝,以妹视之”。信中说:

此事安可以禀堂上﹖卿必累我挨骂矣;即不挨骂,亦累老人生气。若未寄禀,请以后勿再提及可也。前信所言不过感彼诚心,馀情缱绻,故为卿絮述,以一吐胸中之结耳。以理以势论之,岂能有此妄想。吾之此身,为众人所仰望,一举一动,报章登之,街巷传之,今日所为何来﹖君父在忧危,家国在患难,今为公事游历,而无端牵涉儿女之事,天下之人岂能谅我……任公血性男子,岂真太上忘情者哉。其于蕙珍,亦乎情,止乎礼义而已。

梁启最终以理智锁住情感,结束了这场苦恋。促使他做出这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形势急剧恶化,斗争十分残酷,他已没有时间沉溺于儿女私情。

后来,在梁启任民国司法总长时,何蕙珍又从檀岛来北京,欲与之结秦晋之好。但梁启只在总长的客厅裏招待何蕙珍,她只好怏怏而返。李惠仙病逝后,何蕙珍也从檀岛赶来,但梁启仍然婉辞。

梁启的这一做法,对何蕙珍来说似乎有点薄情,以至何蕙珍的表姐夫、《京报》编辑梁秋水也责备梁启连一顿饭也不留她吃。

妾培育9名子女成材

据《革命逸史》所记,李惠仙与梁启结婚时,还带来了两名丫环,一个叫阿好,一个叫王来喜,王来喜即王桂荃。阿好脾性不好,又不听使唤,不久便被梁家赶出了家门。而王桂荃则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的喜欢,家中事务甚至财政都由她掌管年她成为梁启的侧室。

对于这桩婚事,大概是考虑到有悖一夫一妻制的主张,梁启从不张扬,尽量讳避。他在信中提到王桂荃时,多称王姑娘、三姨或来喜。只是在1924年,李惠仙病重,王桂荃又怀上小儿子思礼,适值临产时,梁启在写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用小妾之称。

但是,梁启所有的孩子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们管李惠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梁思成后来回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时说,有一次他考试成绩不好,李惠仙气急了,用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抽他。王桂荃吓坏了,她一把把梁思成搂到怀裏,用身子护着他。当时李惠仙还在火头上,收不住手,鸡毛掸子一下下地抽在了王桂荃的身上。事情过后,王桂荃拉住梁思成,用很温和、很朴素的话教育他,让他好好读书。

在复杂的政治激流中,梁启的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他头脑中描绘的政治蓝图也由君主立宪制完全转变为民主共和制年袁世凯复辟后,他又站出来反对帝制。梁启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步伐,肩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而使他始终无后顾之忧的,则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的两位夫人。在李惠仙、梁启去世后,留给了王桂荃9个孩子。

在这之后的岁月裏,王桂荃一人照顾全家上下,梁家的孩子们从王桂荃的身上学得了更多的勤奋。梁氏的9个子女多从事科学工作,并涌现出三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在1948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届院士,航太专家梁思礼1993年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年,85岁的王桂荃,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孩子们四散分离,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她是中国寻常女性的缩影,但她又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文革”后,梁家的子女们,在梁启与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了一棵母亲树,立碑纪念这位培育了数名栋梁之材的平凡母亲。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年底,梁启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动“史学革命”。

吴其昌对梁启的评价:

吴其昌是梁启的得意弟子,他曾著《梁启胜利出版社,1944年版),对梁启进行了评价。他认为:“文体的改革,是梁启最伟大的功绩”,他所创立的“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同上)

郭湛波对梁启的评价:

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他并指出,梁启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大北书局1935年版,第5o页)在对梁启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第53~54页)

陈鹏鸣:《梁启学术思想评传》第292页)

吴泽对梁启的评价:

吴泽于1948年出版《康有为与梁启,吴泽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便是借批判康、梁的改良主义,论证改良主义在中国必然失败的命运,为康、梁祭,为今人惕。作者在书中说:“时异境迁,远非昔比,人民已经起来,民主自由,已成时代主流,历史洪涛,革命形势,无可抗拒,人民时代,民主世纪,哪里还容孤臣孽子们侈谈‘维新’、‘变法’,**‘拥光绪’、‘保大清‘的一套?”(《康有为与梁启》上海华夏书店1948年版,第5页)因此,作者在本书重点论述了梁启的政治活动,对于他的学术思想则很少提及,故导致对他的评价较低:“梁启不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学者、政治家,实实在在说,只是一位庸俗的‘保皇自由主义者’!他一生的言行,重心都在政治活动,而这种政治活动,三十年来,一贯站在**反革命的反动立场,辛亥革命前**反革命所以‘保皇’,所以‘保大清’;革命后,**反革命,所以‘拥袁’、‘护阀’,图谋维持封建统治。”(吴泽:《康有为与梁启》第18o页)

同,第292~293页)

王介平对梁启的评价:

王介平在《论改良主义者梁启》的长文里对梁启的政治思想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从学康有为到戊戌政变(189898),梁启并没有异于康有为的理论和主张,但因其善于为文,对于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界和知识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启蒙作用。第二阶段从逃亡日本到与革命派论战(1898~19o5),梁启由斥后保皇转而反对革命。第三阶段从论战失败到辛亥革命(199,政治上他更加堕落,并公开抵制资产阶级革命。第四阶段从辛亥革命后回国到第一次大革命后梁启之死(1912~1929),他逐渐成为地主买办集团的骨干分子,政治思想更趋反动。作者还分析了梁启思想上的矛盾、错误和多变的原因,认为这“正是帝国主义阶段半殖民地的中国改良主义遭到破产时走投无路的反映,正是代表地主阶级部分力量向资产阶级转化而遭到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革命力量错综复杂的打击之后,无所凭依的彷徨情绪的反映。”

王介平:《论改良主义者梁启》,《中国近代思想家研究论文选》,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6页)

编辑本段]

其他信息

梁启的两次被“掌掴”

章太炎曾在杭州的诂经精舍里师从经学大师俞樾专治朴学(俞樾即后来著名学者俞平伯的祖父)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炮声把年轻的章太炎从故纸堆中惊醒。同年“公车上书”的导演康有为因之窜红。次年激进的章太炎就从杭州寄去了十六元钱要求加入康有为在上海创办的强学会,在上海期间,他认识了很多维新界的人,如谭嗣同,唐才常,并有幸结识了康门的席大弟子也就是后来跟他闹得不可开交的梁启。

擅长笔墨的章太炎曾在梁启主持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中担任编辑。但是不久因章太炎表了多篇反满清的文章,梁启秉承师意拒不表,章对此不悦,后因对孔教存有不同看法而冲突,因康有为自视甚高,将孔子比做素王,而自名长素,也就是长于孔子,他门下的弟子多自名回、秩赐、胜参等,自称水平过颜回、曾参,章太炎看不过去,一日饮酒数杯对众人称,“所谓长素奈何以衣冠拜索虏”,此言一出引和康梁门人生肢体冲突,梁启率数人至章处问罪,章太炎一时怒起,以掌掴梁启两记,众人扭打因之决裂。

次梁启追随康有为逃日本避难,恰孙中山也在日,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是乱党,拒绝合作,但随着孙中山的反满主张在日本华人中影响日益壮大,康为拉拢孙中山的部下派梁启等人前去协商合作,但梁等人竟无耻地要求孙中山放弃原来主张加入他们所谓的勤王运动,梁将孙中山、陈少白等人诓骗到他们的巢**,忽然摆出香案祭出所谓光绪的衣带诏要孙中山等人叩拜,孙当然拒绝,梁却指使众人不让他们走,陈少白大怒,一把抓住梁启的衣领轮起左臂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梁踉跄几步几乎摔倒,接着一脚踢翻香案扯碎衣带,曰“我乃堂堂炎黄子孙,岂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为满洲奴者,可鄙!”吓得康党众人皆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