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知诰掌握了吴国大权的同时。
李存勖也有了大动作。
李存勖在一举占领了河中与承德之后,短短一年的时间。
北唐的国力几乎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
长江以北的诸侯势力对北唐是俯首帖耳。
纷纷向李存勖进贡了许多的金银珠宝以及美女佳人。
只有蜀川之地的王建很是例外。
在王建看来就算李存勖再厉害,也不可能打到蜀川之地。
毕竟这里道路崎岖,易守难攻。
李存勖对王建之前收留王榕就薄有微词。
此番又不给自己上贡,顿时李存勖新仇旧恨涌上了心头,打算对王建佣兵。
除了教训教训不听话的王建之外,李存勖还想着在攻下蜀川之地之后,顺着长江,顺水南下,从而评定江南,一统天下。
李存勖的想法虽然很好,但蜀川之地易守难攻,李存勖派大军一连打了三四个月,这才勉勉强强的打下了汉中。
不过李存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为了得到汉中,李存勖几乎是损失了七八万的兵马。
但汉中连蜀川的门户都算不上。
不过李存勖倒也没有灰心,使出了一招离间计。
挑唆蜀川之地的地方豪强与夷人发动了判断。
王建虽然最后平定了叛乱,但也在大战之中受了箭伤。
最后因为不治而亡。
如此一来,刚刚稳定的蜀川之地右边的动荡起来。
李存勖趁机派大将李嗣源帅军南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带着大军到了成都。
这也预示着王建建立的前蜀的灭亡。
李存勖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了郡王。
不过在北唐强大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天大的危机。
李克用和朱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喜欢宦官。
认为宦官只会祸国殃民。
所以不管是朱温也好,李克用也罢,对那些宦官都是大肆屠杀。
即便是后来朱温建国称帝,皇宫里除了一些干杂役的太监之外,人数很少。
总共也就数百人。
不过到了李存勖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李存勖从笑经常出入皇宫,有些太监对李存勖很好。
再加上大太监向延嗣曾经救过李存勖的性命。
而且北唐的皇宫规模要比朱温的大梁大了许多。
再加上李存勖年轻气盛,正值壮年,皇宫里少不了美女充斥后宫。
这平妃娘娘多了,用人的地方也就多了。
于是,北唐的皇宫里的太监从朱温的数百人,一下子暴涨到了两千余人。
李存勖这些年跟着李克用南征北战,后来李克用身死,更是被打得日日提心吊胆。
虽然是大王,但日子过得并不舒心。
再加上又张承业的监督。
张承业或许是一个严师,对李存勖是约束有加。
李存勖从十三岁起,几乎除了带兵打仗和处理政务,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娱乐消遣。
如果是战乱时期,情势严峻还好说。
但如今李存勖已经做了九五之尊。
再加上如今蜀川也已经大捷。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评点天下。
李存勖不觉有些飘飘然,开始学着唐玄宗享受帝王的生活。
被家长压迫过的人都知道。
一旦没了家长的约束,那势必是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就罢了,但李存勖贵为一国之君。
可想后果有多严重。
李存勖也没有别得什么爱好,就是喜欢听听曲子,听听戏。
而为了能够保证自己享受到优美的乐章,李存勖在皇宫中畜养了许多的伶人。
这些伶人经常出没于官宦富贵人家,自然懂得如何察言观色。
如何讨好主子。
巴黎存续服侍的十分舒服。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些伶人仗着李存勖对他们的宠信,胡作非为。
甚至李存勖还给这些伶人封了大官。
最受宠的周而竟然做了中书令,其他的也有一些做了刺史。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跟着李存勖打天下的武将有的也没有做到刺史这个官职。
顿时,就有一些人愤愤不平起来。
这些伶人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
只知道贪污受贿,把一个朝堂弄得是乌烟瘴气。
当下,有一些官员实在受不了,便给李存勖上书,青丘将这些人全部杀死。
这些伶人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与官宦勾结。
早早地就得到了风声,于是便恶人先告状。
李存勖现在已经贵为一国之君。
但朝堂之上仍旧有一些官员倚老卖老。
对着李存勖是指手画脚,再加上李存勖吸取朱温的教训。
一直想把军权收回来。
那些伶人的告密,对于李存勖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下就下旨将那些人大入大牢。
刘邦卸磨杀驴也是在大汉朝局稳定之后才做的事情。
但李存勖天下未定,就向着鸟尽弓藏。
当下就有一些将令句柄造反。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近乎打到了京畿之地。
好在最后被李存进带兵打败。
饶是如此,李存勖心中也留下了阴影。
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极其的不信任。
而更加重新伶人宦官。
因为在李存勖看来,伶人和宦官想要抱住自己的富贵,那只有讨好自己这一条路。
但那些带冰的就不同,万一造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在杀掉了一大批的有功之臣之后,那些老臣渐渐的开始蛰伏。
辞官的辞官,甚至有些人为了抱住自己的官位,百般讨好李存勖身边的伶人和宦官。
成为了他们的爪牙。
李嗣源和李存进虽然对此十分的不瞒。
但也无可奈何。
这一年的秋天,李存勖四十三岁,觉得自己的后宫人数太少,便要求各州各府进攻美女。
这个榜文一出,那些伶人便想到了一个发财的主意。
和不少的地方官相互勾结,强抢民女。
有的甚至直接冲到百姓家中。
甚至连一些早已经嫁为人妇的女子都不放过。
这些女子除了极少的一部分被送入皇宫。
绝大多数下落不明,有的被送到了官宦人家。
有的则被卖身为奴,为婢,甚至是卖到了青楼。
一时之间,百姓民怨沸腾,有不少百姓揭竿而起。
而且声势越演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