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灵魂何依
作者:御此心无悔      更新:2019-11-04 13:39      字数:1349

李银河说,我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个无解之题。思来想去,答案竟是:生命从宏观视角看是不可能有意义的,但是从微观视角可以自赋意义……死是每一个人的归宿,但在死之前,我们要让自己的存在丰富多彩。

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从宏观视角看,生命不可能有意义;二是微观视角看,生命可以自赋意义;三是人活着,谁都想让自已的人生能够丰富多彩。

那么,为什么说生命从宏观视角看,是不可能有意义呢?

因为,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对于无穷宇宙来说,就是一粒飘忽不定的尘埃,与万物相比,甚至更加渺小而脆弱;而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人这一辈子,从生到死只不过一瞬间,如一颗流星,悄然划落。

试想,茫茫宇宙浩瀚无边,多一粒尘埃,少一粒尘埃,何患之有?多一颗流星,少一颗流星,何益之有?既无患又无益的一个生命个体,谈何意义!

但生命从微观视角看,又是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在生存的过程中,总要肩负社会及家庭责任,在你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就会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就会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甜蜜。这,无疑又是有意义的。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血肉之体,是不附带任何灵魂的,或者说,灵魂只是一片空白,就像一张白纸。

如果你用这张白纸书写人生的真善美,你的灵魂就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你用这张白纸书写人生的假恶丑,你的灵魂就是卑微低贱的。这,就是生命的自赋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生命的自赋意义不同,人生的价值观就不同,人生的走向就不同。

如果你的灵魂是空白的,是扭曲的,即使你长命百岁,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如果你的灵魂是丰富的,是高尚的,无论寿命长短,你的人生也是圆满的,甚至是大放异彩的。

周国平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人活着,就应该有追求有目标,尽量让自己的灵魂丰盈起来。为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叩问自己,在看好血肉之体的同时,灵魂何处安放?

人生于世,生命的长短,不代表灵魂的丰富与否。再长的人生不一定精彩,再短的人生不一定黯淡,精彩亦或黯淡取决于一个人的修为。

古人提升自己的修为,追求“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系指道德操守;立功,乃指事业功绩;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当然,无论立德、立功或者立言,其实都旨在追求身后“三不朽”之名。而对身后某种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人们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世界大放异彩的独特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三不朽”者只有“两个半”圣人,孔子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明朝的王守仁,另有“半个”是清末的曾国藩。

我们作为一个平庸之辈,不可能像那些真知灼见的圣贤者取得那样的丰功伟绩,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也不可能成为“三不朽”之人。但我们更不能因此而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甘愿成为行尸走肉,在吃喝拉撒睡中结束一生。

高晓松说:“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人的需求,无非就是两个层次,一个是吃喝拉撒睡,此乃本能之需求;一个是琴棋诗书画,此乃精神之满足。

余生,灵魂何依?琴棋诗书画,择其一二而从之!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