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桦终于找到了俞长安。根据展驰的屈打成招,在飘仙楼的门前逮住了睡意惺忪的俞长安。
满脸愤懑地看着他,“你不是说帮我寻真命天子的吗?你人呢!”
俞长安揉了揉浓重的黑眼圈,昨夜终于收到了吴县王一手赶制出来的二十件旗袍,为了能在几日后的旗袍时装秀上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俞长安只能去求着飘仙楼的各位姐姐妹妹们试穿了,看看这二十件旗袍谁穿上这件淡雅的最合适,谁穿上这件艳丽的最妖娆。
至于到后来就不是俞长安求着试穿了,而是应被拉着不让走,因为每一件旗袍都深得喜欢,几十个姑娘要求挨个衣服试一遍,叫俞长安来点评。
俞长安也只能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看了一宿。
忍不住打了个哈气。
有些断片地说道:“啊?我有说过帮你找对象吗?”
“没!有!吗!”
待看见杨菁桦目光犀利,才想起这妞可是个狠角色。
俞长安打了个哆嗦,一下子清醒了许多。
“哦,哦,对!”俞长安冷汗直流,没想到这妞真就这么当真了,不是说好了一心报国的吗!
哪知是自己先把别人勾着火的,现在又撒手放鸽子,杨菁桦可不怨念满满。
“说,我真命天子到底是谁!”
眼看着杨菁桦眼神有些飘忽,俞长安吓地一激灵,赶忙瞎想了个名字答道。
“夏起鸣!”
“夏......?”杨菁桦一听傻眼了,夏起鸣他是认识的啊,自己爹爹是知州,他爹爹是通判,都算得上青梅竹马了。
所以夏起鸣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在清楚不过了。
俞长安敢说夏起鸣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杨菁桦冷哼一句。
“你说夏起鸣是我的真命天子?”
“是啊......”
“你可知他那夜做了一首诗。”
俞长安额头生汗,“什么......什么诗。”
杨菁桦的声音地像冬夜里的寒雪。
“七夕明月光,
心里烦得慌,
举头无美女,
低头思姑娘,
百思无良方,
抹泪喝稀汤。”
杨菁桦目光如电,面色铁青。
“你说这样的人是我的天命之子?”
“咳!咳!”俞长安一个气没上来,忍不住硬咳了起来。
脸不由的黑了起来,这缺心眼的也真是个人才,不吟诗还好,这诗一出,老子圆都圆不回来了......
“倒是那洛公子的词.......”
“意味深长,动人心弦,文在我之上......我至今也就认可过这么三个人。”
俞长安不禁奇怪地问道:“哦,还有三个人?”
“对啊。”杨菁桦笑道,“第一个人自然是天下第一文士徐观徐大学士,我敬佩已久。
这第二人嘛,自然是前几日所吟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人之文采亦是令我敬服,还有那种非凡气度更是让吾心震动,虽不相识,却已经感觉神交已久。
这与这第三人,便是昨夜这洛公子了。”
俞长安不厚道的笑了,我与原作者也是神交已久,可惜他们没来过这个世界,我便是他们的代言人了。
俞长安不禁骚骚然地暗想道,要是杨菁桦知道自己心中的三大才子,给他占去了两位,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我的真命天子至少得是这样的。”
“咳!”俞长安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杨菁桦蹙了蹙眉,“你这是犯了什么疾症了?不仅咳嗽,怎么连站都站不稳了。”
“没什么。”
俞长安小心翼翼地问道:“你可知这洛公子何许人也。”
“不知道,我当时四处寻你去了,也是后来才听到小厮传颂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才得知有如此大才之人来了这七夕诗会。”
还好这暴力妞不知道洛公子就是自己,俞长安擦了擦额间的冷汗,虚惊一场。
俞长安也就是想想,真让这妞知道了,他还有点后怕。
毕竟要是让她瞧见了洛公子放她鸽子自己去泡妞了,就不见得是欣赏了,指不定会发生一些恐怖的事情。
杨菁桦没想到俞长安居然住在这飘仙楼,飘仙楼是什么地方,虽然是块风雅之地公子文人都爱来,但是也不乏单纯来找姑娘行苟且之事的,飘仙楼自然是俗的雅的都有。
皱了皱眉,至少这俞长安顶着黑眼圈一副丢了魂的样子,额角还冒着虚寒,恐怕不是冲着风雅而来的。“你以后少去些这种地方.......我的意思是说,你现在在为公家办事,不能些么懈怠。”
俞长安自然是猛翻白眼,自己昨夜可干得是正经事。
不过索性也懒得解释,这种事越是解释越解释不清。
“对了,功德箱什么的做好了吧。”俞长安问道。
杨菁桦点了点头,急忙来找俞长安主要也还是这事。
“做好了并以分放在了各地人口密集的地方,石牌也已做好,已经立于集市最热闹之处,至于木台子用得是榫卯结构,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搭好。还有各世家大族的请柬也纷纷送达,通知于午后四时开始募捐。”
“好,稍等一下我。”自己这边也早已经万事俱备,俞长安神秘一笑。这次的募捐,必须搞得有热热闹闹的,从这些是世家大族身上拨出了越多的油水,杨知州这个老狐狸自然越高兴,到时候一说合作的事情,不怕他不同意。
俞长安回了飘仙楼不一会抱着两卷红布又是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姑娘,一位是花儿姑娘,一位是翠儿姑娘,这两位是飘仙楼最妩媚的两位姑娘。
杨菁桦目瞪口呆地看着俞长安,“你这是干什么。”
“礼仪小姐啊!”俞长安嘿笑道:“我们这场面,怎么能少了礼仪小姐。”
杨菁桦不知道礼仪小姐是什么意思,但是不一会就知道了。
......
金陵城的集市中央,各大酒楼客栈沿街而开,四通八达的道路最后都会交汇于此地。不同于往日的热闹场景,今天反倒是压低了声音,人群议论纷纷的看着眼前正在搭建的木台子。
“可是要唱戏?什么戏班子这么大台面。我瞧周员外还有赵员外都来了呢。”一仁兄指了指远处八人抬的大轿子,周员外正掀开布,也是一脸迷糊地看着眼前地景象。
“难不成是京城来的。”
“有可能,我瞧那夏通判,陶大人可不都来吗。”
渐渐一传十十传百,正巧赶上夏日里一个清凉的天气,午后四时不少上街的人闻言后接踵而至,满满围聚成了乌压压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