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内,山东镇各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虽然此时山东各地都是大雨瓢泼,但是由于各地的官道大部分都已经硬面化,铺上了水泥路面,所以各种物资的调拨,各地驻军的调遣,都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连日大雨,致使兖州段的黄河水位暴涨,而青州境内的黄河也是水位不断升高。
刘君韬闻讯也是一日三惊,而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在接到了刘君韬的知会之后,也是行动了起来,毕竟和刘君韬的隔阂再大,也比不上自己脑袋重要。
三人都是开始行动,同时也严令各地官吏注意防汛,并且联名向朝廷上书,言明了山东大雨不断,黄河极有可能决堤的危险,请求朝廷立即调拨人马和钱粮以防万一。
而兖州府知府顾全接到命令之后,更是将各县的知县、衙役全部调动了起来,在黄河经过的地方,更是要求知县住在大堤上,不得离开!
虽然刘君韬对顾全的为人看不上眼,但是听闻消息之后,也不得不感叹,此时大明的文官虽然已经开始争权夺利、贪恋权柄,但事到临头,大部分文官还是能够顶上去的,不敢说能力如何,至少不会像明末文官那样毫无担当!
就这样,山东各地的文臣武将全都行动了起来,在天灾面前奇迹般的站到了一起。
几天之后,山东境内的黄河安然无恙,众人心中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刘君韬却依旧揪着心。
就在这时,一个炸雷般的消息传开了兖州府境内的黄河大堤突然决裂,十几个缺口瞬间就在单县、曹县境内肆虐开来,滔天的洪水直逼北面的成武县!
临近黄河大堤的黄谷口、李集口、朱旺口三处渡口镇子瞬间就被洪水淹没,三地连同单县、曹县的百姓死伤无数、尸横遍野!
而在黄河下游,徐州境内的黄河也是暴涨,徐州的黄河大堤也是岌岌可危。
刘君韬在听闻黄河决口之后,立即下令驻守在兖州府的陷阵军将士出动,参将张骁军立即率部前往救灾。
商部调集的钱粮,以及民部医护司的医师立即向兖州府调配。
同时,刘君韬也对徐州的情况揪心不已,当即对驻守在青州府的鹰扬军参将严虎下令,立即抽调一部兵马南下徐州,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决堤。
一时间兖州府和青州府的天策军将士全部出动,其余府县的天策军将士也行动了起来,不断朝着灾区前进、靠拢,官道上到处都能看到冒雨赶路的天策军将士。
而兖州府各地的官府也行动了起来,但是面对滔天洪水,这些努力都显得微不足道,灾情还在进一步加重,受灾的地区也在不断扩大。
而且,此时大明的救灾手段也是极度匮乏的,虽然刘君韬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但是面对天灾,依旧只能用马拉肩扛的方式加固大堤,只能让将士们徒步赶往灾区,救灾抗洪的效率远不及后世高。
刘君韬在接到陷阵军和鹰扬军先后送来的汇报,得知两军虽然已经在全力救灾,但是兖州府和青州府的百姓依旧伤亡惨重,山东镇也是损失极大,就算是有衍圣公和各地官府的全力支持,也无法应付眼下的局面,甚至两军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已经有数百将士葬身洪水之中!
刘君韬闻讯不禁火冒三丈,对着阴霾的天际破口大骂。
紧接着,刘君韬接到了情报部送来的消息此时大明黄河沿岸基本上都是大于连绵,不但山东遭了灾,就连河北、河南、南直隶等地也都是不同程度的受灾,这场大洪水波及了数省之地,对大明来说可谓是沉重一击!
最让人担心的,此时黄河的洪水还倒灌进了大运河,致使漕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山东境内的漕运一度出现了断绝,顿时让朝中大臣恐惧不已。
面对如此情形,刘君韬和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再次联名上奏朝廷,请求朝廷立即进行赈灾。
同时河北、河南、南直隶等地的文武官吏也是纷纷上奏折,一时间请求赈灾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景泰帝的书案,让景泰帝愁眉不展,再加上太子朱见齐的病日益加重,更是让景泰帝欲哭无泪。
此时,景泰帝也明白应对洪灾、赈济灾民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于是便强打精神召集朝会,当天便下旨,命令户部立即筹措钱粮,十日之内立即向灾区调集赈济钱粮,不得有误。
同时,景泰帝也对山东镇的赈灾行动予以肯定,并且明文嘉奖、传巡各地!
接着,景泰帝便准备从朝中选拔熟知水利的大臣,立即前往灾区救灾,整治黄河大堤,力保漕运无恙!
一时间朝中大臣多举荐工部主事数人,但是景泰帝却一一予以否决,第一天朝仪无果。
次日,景泰帝再次召集朝会商议南下灾区的人选,这一次,景泰帝直接提出要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南下,理由便是徐有贞熟悉水利。
对此,右都督石亨极力反对,毕竟徐有贞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此番南下梳理整治黄河,短则数月、长则经年,一旦朝中有变,自己身边便少了一员大将!
但是景泰帝对石亨的反对置若罔闻,依旧坚持己见。
内阁首辅陈循见状立即出来发言,全力支持景泰帝的主张,朝中的文官势力大臣也是纷纷附和,大有徐有贞不南下,众人便誓不罢休的架势!
兵部尚书于谦见状也是犯了难,按说徐有贞熟知水利,的确是最佳人选,但徐有贞一走,很有可能会打破朝中的政治格局。
可是于谦又不好表态,担心自己支持石亨的话,会让此议搁置,最终会耽误救灾事宜。
于是,于谦在朝堂上便沉默不语,对此议不予评论。
朝会上,景泰帝会同内阁首辅陈循等文官势力,和右都督石亨等人你来我往,争论了许久,最终还是景泰帝一方占了上风,石亨面对始终坚持己见的景泰帝,只能低下了头。
当日景泰帝便下旨,任命徐有贞为赈灾巡察使,调拨三千京营兵马,限期三日南下山东治理黄河水灾!
同时,景泰帝也命令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以及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命令众人要全力配合徐有贞,力保漕运不断!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山东镇副总兵胡德兴已经前往了兖州府城坐镇,同时徐州兵仗局也已经全面停产,并且进行了疏散,毕竟此时徐州境内的黄河大堤也是岌岌可危。
对此刘君韬已经是焦头烂额,如果面对敌军,就算情况再不利,刘君韬也能够沉着应对,但此时刘君韬面对的是滔天洪水,是老天爷,心中不免有些没底。
而徐有贞即将南下的消息,却让刘君韬心中微微一震,原本有些烦躁的心情竟然平静了一些。
虽然徐有贞的为人不值一提,刘君韬对其更是非常的鄙视,在心中徐有贞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但是刘君韬也不得不承认,徐有贞的确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才,特别是在水利方面,可以说是此时大明朝中能力最强的人了。
“看来,本镇免不了要和徐有贞合作一把了!”
看着窗外依旧没有停歇的大雨,刘君韬心中不禁感叹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