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试车
作者:焚天局      更新:2019-12-15 20:40      字数:3238

用手向上扳动压脚扳手,把布放到下面再压住,江文远嘴上不停:“把布压到中间,这样,再踏动下面的合离掣,就可以缝衣服了。”

说着把脚下踏,“沙沙”连响之下,车针跳动,试车布也向前快速行进,带有线迹的布从后面流出,便已经缝好了。

江文远又讲了倒车工艺及怎样上润滑等等,最后,把脚抬起,再把制衣车往后拉,“格”地一声响,便已经是脱离了动力系统。

江文远再道:“这样再踏动下面的合离掣,机车也不会走了。”果然,他再踏动合离掣机车再也不运转。

江文远在凳子上站起,说道:“大家谁来试一试,要不,无依来试试吧!”

正好无依在他身后,坐到凳子上去,在江文远和麻杆刘的指点之下操作,一切也十分顺畅。

又让几名弟子也依次坐下来试验,不多时,已有十几名弟子试验得熟了手,便由他们再指点剩下的弟子们。

这一次,江文远一次投入了两百台制衣车,弟子们分散开来去试车,半天下来,已经有三四百名弟子能熟练使用。

有的在麻杆刘的指点之下,已经能开始给衣服拼缝,当天,便制成几十件成衣。

江文远此时所设计的制衣车和后来的平缝车已十分接近,虽然使用了一些木头零件又以水为动力,但已是平缝机雏形。

缝纫机在十七世纪末已经基本成型,但当时是仍以手摇为动力,双手没有解放,难以全部投入到缝纫工作中,到十八世纪,胜家改手摇为脚登,但那时还没有真正传入中国。

江文远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进,以水力驱动,进行集群式作业生产,和西方国家的厂坊相比,更有其先进之处。

当然,在之后的数年时间内,胜家公司把爱迪生的电机应用到缝纫机上,就形成了现在的电动缝纫机,而此时的江文远却还不知道电是什么东西。

刚开始,江文远还让一些帮内弟操作制衣车,请太平洲内的女性来打衣服纽扣。

但是后来发现这种制衣车女性操作更为合适,女性既心细手巧,又有耐心,有工种适应性。

再者,让女性来做,也能让他们赚一些银钱贴补家用,到后来,便全部由女性来操作制衣车。

男性弟子则从事布料搬运等沉重些的工作,这样一来,又有一些女性加入清帮,因为太平洲上更多的是难民或者是穷人,没有太多讲究的人家,女性小时候裹脚的并不是太多。

再之后竣工的就是轧棉坊,试车之时,也有很多人观看。

这一次也是如此,本来说好的由姜微蓝试车,结果姜微蓝又非要让江文远教一下,连着说:“弟弟教姐姐一下吧,而且这里也有三十台轧棉车呢,也好让他们熟悉一下怎样操作!”

最后,江文远也只得由自己先操作。

先文远先把一袋生棉花倒在轧棉车的车顶上,这种轧棉车的高度齐胸,最上面是一个储棉板,接着他推动一下动力驱动总掣,因为轧棉车的体积大一些,不可能像缝纫车那样往前推,而是用墙上手柄推动的形式连接动力。

接着他站到工作台前,从储棉板上扒动生棉花进入进入轧棉仓。一边操作,江文远也嘴上不停,对操作及设备原理进行讲解:“先把生棉花倒入储棉板上,接着,把储棉板上的棉花扒入轧棉仓内!”

江文远所设计轧棉车是活仓式,活仓是浅弧形状,内被固定多道锯齿长条,以对棉花进行固定。

活动仓拉开之后,主机即停止运转,因为轧棉上的合离掣即是在活仓上,往活仓内填入足够的棉花之后,往里推进活仓,机器便开始运转。

主轧花辊在转动之下,圆盘锯齿辊和棉花接触,把棉絮从生棉花上扯下,又加入漏筛阻挡生棉落下,再加入猪鬃刷刷棉絮,最后达到絮籽分离。

江文远一连串的动作,嘴里一边道:“把生棉花填入轧棉仓之后,这样往里一推,就开始工作了!”

轧棉车“哗哗”作响,进入工作状态,江文远接着道:“它转着,便不需要再拉开轧棉仓,只要往里扒入棉花即可。”

一边说,一边把储棉板上的棉花扒入轧棉仓缝隙之中。

江文远手上未停,轧棉车也运转不停,不一时,储棉板上的棉花便已全部进入轧棉仓。

江文远再道:“为了中间不停歇,还可以再往储棉板上再倒入生棉花,再不断往轧棉仓内扒入生棉花,这样也就能一直轧……注意,轧棉车转动着,手不能插入轧棉仓内,否则自己的手就会被卷入,这是极大的危险!”

说间,江文远便停止往工作仓里扒入棉花。

再过一会儿,里面的“哗哗”声渐渐变稀。

江文远再道:“这样也就是轧棉仓的棉花轧完了,再把轧棉仓拉开就可以停车了!”

说着,把活仓拉开,轧棉车停止运转。周围所有人都“啧啧”稀奇。

姜微蓝也一个劲地道:“这个好,这个好,再也不用费力登车了。”

江文远指挥着让她操作一次,倒也并不是多难的拐杖作,加之她之前就是轧棉工,没用怎么指点就能熟练操作了。

再之后,她又教其他人,直到学徒都能熟悉操作轧棉车。

自宋元时期黄道婆改进轧棉工艺,改手滚式为脚踏式,虽然操作上更为省力了,但是仍然没有独立的工作系统,要移动托棉板,还要手动挑棉籽,还要扫辊。

江文远改进之下,让其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组,过程中不需要再推棉板,也不用再扫辊清棉花,大大提高了轧棉速度。

之后国内的一些小型轧花机,其实也就是这种轧棉车为原型。改革开放初期,这种小型轧花机仍在使用,不过是以电力为驱动。

在轧棉坊建成后的第四天,徐记油坊也建成了。

徐掌柜和江文远一起研究榨油工艺,先试验了先炒棉籽的方法,但是发现这样的工作过于麻烦,因为棉籽上仍有絮,容易炒着,最后又改用成油提炼法。

即是先把棉籽油炸出,再由大锅烧火提炼,这样不但能去除棉腥味,也能把表面的泡沫捞出,让油质更清纯。

至于榨油,江文远设计榨油车之时,便已经进行了全面考虑,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人为操作,只要一名弟子往里续入棉籽就可以了。

棉饼会从一个地方涌出,棉籽油流向下面的容器中。

这种椎式榨油车本就有先进性,不但省力,而且效率很高。同期其他作坊内的一些榨油设备往往是以两个石板石糟,再以绞子绳加劲,不但麻烦,而且效率不高。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清帮弟子最为幸福的时期。

因为自己就生产油,而且价格不高,漕田上又有自己种的菜,几乎每天都炒菜,这在当时的生活中,也是平常农户人家不敢想的。

因为很多农户连主粮都解决不了,就别说炒菜了。

而且不但清帮不但吃得好,还穿得好,制衣坊做出来的衣服已够帮内弟子每人一套了,更有很多弟子穿新衣吃饭之时感动得鼻涕眼泪直流。

前段时间,让俘虏们在附近集镇上建的房屋也都好了,又一连在洲内连开二十多家粮油店。因为棉油便宜,附近农户争相购买,一时成为紧俏商品。

那时间可没有专家说棉籽油中有害元素多,什么棉芬损害精子不利生育、甚至致癌等等的说法,只知道吃着香又便宜。清帮也因此增加了很大一笔收入。

棉籽油一度成为民间的主要用油,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慢慢淡出市场,近期又有一些棉籽油生产商在宣传棉籽油的好处,说是其能抗癌、清血等等的好处,说是能把棉芬等有害物质清理出去等等。

本以为这样也就坐等赚钱了,但是一月未过,又有新问题出来了。

因为江文远为了棉籽油而轧棉,轧出的棉絮则一度积压,弄得轧棉坊内堆的全是棉絮,最后都进不去人了。

姜微蓝又去找江文远,对他道:“弟弟呀,这么好的棉絮扔了实在可惜,但是不扔又极占地方,这可怎么办呀!”

她之前就从事轧棉工作,对棉絮有特殊的感情。

江文远叹了一声,一时也不知怎样处理,转头去看姜微蓝时,见她仍穿着旧时衣服,补丁都打了两三层。

虽然制衣厂已经让帮中弟子们每人一套衣服,却没有特意做女性的衣服,以至姜微蓝、管香罗、无依还有一些刚入帮的女弟子们仍穿着旧衣服。

江文远道:“苦了姐姐,走!我让麻杆刘给你做套衣服!”

拉着姜微蓝就走,姜微蓝道:“我是来找你说棉絮的事情,谁让你给我做衣服了?”

听见这话,江文远一愣,喃喃道:“棉絮……衣服……棉絮……衣服……”

突然跳起来道:“对呀,布,再开一家织布坊就可以了!”

因为想到了解决办法,更加高兴起来,拉着姜微蓝连跳了几跳,来到制衣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