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福王的奋斗
作者:李白才不白      更新:2019-12-15 22:58      字数:2227

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

“国本之争”是万历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

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爷爷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其中三个夭折),但他最喜欢的是第三子朱常洵,最讨厌的是长子朱常洛。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明神宗非常宠爱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相反非常厌恶朱常洛的母亲王氏。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但由于他的田庄面积太大,整个河南省已经养不起福王了,于是“取山东、湖广田益之”。福王并不满足,他取得了“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此外又申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

至此,福王开始与淮商们有了勾结,曹鼎蛟吴三桂动了漕运和盐政,导致江南那些士绅引起了极度的不满,这才有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造反。

赵日天,李亚军,还有一群江南的盐商们和江南的士绅代表,辽东三大叛将王世选,邓常春,鲍承先共同推举福王朱常洵登基即位。

其中还有个小插曲:

原本在洛阳的朱常洵不知为何突然出现在扬州,根据叛军方面的说法是:他们花了大力气,千里迢迢把福王绑架过来的,并不是福王想要登基称帝,他完全是被迫的呀!

后人有诗云:

被迫登基朱常洵!!曲线救国汪精卫,铁骨铮铮宋秦桧,侠肝义胆岳不群。

扬州盐政衙门。

朱常洵在四十万兵马众目睽睽之下,被那些官员推上了皇位,朱常洵不许,声称:

“本王怎么能扰乱朝纲?汝等万万不可再劝本王登临大宝,这天下本是本王那皇帝侄儿的天下,朱常洵不敢受,本王宁死不从,本王今日就是饿死,刀兵加身,受万箭穿心之苦,下坠不测之深渊,坠亡!亦不受此礼。”

我,朱常洵,就算是饿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摔死,也不当这个皇帝。

赵家家主赵日天劝阻道:

“福王殿下,如今朝廷昏庸无道,陛下身边遍布奸臣,识人不能,我等必须要清君侧还天下一个公正。

可现在咱们师出无名,必须要身怀大义才能肃清江山社稷,只要拿下了崇祯皇帝身边的奸臣,陛下到时候再还位于崇祯皇帝,我等也并无二话。

只是惟今之计,还是先除国贼,还江南百姓一个安宁,臣恭请福王殿下登基。”

朱常洵摇头说道:

“本王资质平平,难以克继大统,还请先生另择高明。”

李家家主李亚军亦是劝道:

“福王殿下,您就答应了吧,这江南的黎民百姓还等着您来拯救呢,为了天下黎明,百姓还请陛下登基。”

朱常洵又是一阵推脱,再三请辞,热心的江南士绅纷纷上前劝谏,周围的军士们也是纷纷要求福王登基。

朱常洵死不改口。

王世选开口道:

“福王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

也就是说,如果福王殿下不答应登基,他们这些乱兵就会大开杀戒。

无奈之下,朱常洵极不情愿地坐上了皇位。但是,在他登基之后,不仅不在大殿办公,而且拒绝大臣向他行君臣之礼。

并且信誓旦旦的说道:

“诛杀国贼,以正乾坤,天下太平,还政崇祯。”

字面上的意思而已,若是崇祯皇帝一不小心被曹鼎蛟和吴三桂他们的乱军给干掉了。

而他这个福王只能委屈地登上皇位,毕竟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

福王登基,号称弘光,于扬州克继大统,发兵四十万浩浩荡荡的杀回了南京,意欲青军策诛杀国贼。

曹鼎蛟,吴三桂,祖大寿,吴襄这些人就成了这些叛军的清理对象。

祖大寿和吴襄大概率可以活下来,毕竟他们四十万大军中,很多人都是这二人的老部下,至于曹鼎蛟就是他们必须诛杀的对象了。

这货居然嚷嚷着要干掉军户制,那些千户长官能够答应吗?虽然底层的卫所士兵过得很凄惨,可是他们那些卫所的长官活得很滋润啊,你姓曹的要动我们的蛋糕是几个意思?所以必须干掉你这个家伙。

吴三桂罪孽就更不用说了,居然敢担任锦衣卫的头子?那些漕运的长官和盐政的长官多么公忠体国,一年才贪污腐败一千万两银子而已,你怎么能够把他们全抓了呢?所以老子们要对你进行人道毁灭。

福王坐镇扬州,从后方调遣物资,大批的白银如流水一样花出去,他一点都不心疼那些银子,仅仅是因为从他出生起就从来没有缺过银子,银子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数字而已,他想要的就是登上那个位子,完成父皇的遗愿而已。

南京……

曹鼎蛟联手吴三桂放掉了那一千名在镇抚司闹事的学子,不过,这些人全部被登记在案,并且交纳了一笔可观的保释金。

并且,曹鼎蛟还要求这些学子接下来的两个月必须天天来镇抚司打卡报道一次,否则取消科举资格。

至于那些没钱缴纳保释金的穷酸书生,则是免费成为了锦衣卫的雇员,他们对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全部都是为了生活所迫。

对于那群围攻皇宫的学生就没那么好的下场了,居然敢胁迫圣上?这不就是妥妥的造反吗?

曹鼎蛟直接带着两万人将那些学生全部拿下了,五千学子全部发配山西,送去山西充军了,军队也缺乏知识分子,曹鼎蛟但这群玩意儿去教书识字,还是有点用处呢。

南京的崇祯皇帝也蒙蔽了,自家的皇叔居然整出了四十万兵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至于他那被迫登基这一套,他自然是不信的。

“鼎蛟,对于四十万叛军你怎么看?”

曹鼎蛟一脸正色地说道:

“当然是躺着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