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竟然招呼人要拿自己,封晓突然转身面对韩绌,盯着他的眼睛道:“皇上!表哥!你真要拿我?”
龙船外值守的御卫听到皇帝呼唤,呼啦啦进来一大批,但仔细分辨了皇上要拿之人时,却全都停了动作。齐刷刷的看着皇帝,似是没听到之前韩绌的命令一般。
看到众卫士的表现,韩绌突然一阵眩晕袭来,一下子摊坐在了软塌上,眼前一阵发黑,好一会才缓过劲来。对着一众御卫无力的挥了挥手,他们如蒙大赦,呼啦一下散了出去,比进来时的速度还快。
待人都退了出去后,封晓鼓着腮帮子走回到之前坐着的位置,一屁股坐上去,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看样子气的不轻。只是背对着皇帝的后背已经全都被汗水打透了。
皇帝和封晓两人就这么坐着,谁也不说话,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韩绌闭上眼睛平复了好一会心情,抬头对封晓道:“你耍什么性子?你觉得朕的提议不妥,你可以提出来嘛?怎能如此不分轻重,不顾体面?”
见皇帝给了台阶,封晓也转头对韩绌道:“非是我不顾体面。”说着还用手指了指黄帝手里的册子,接着道:“这册子谁给您的?他要干什么?还有,你们当我是谁?全是政事阁、封疆大吏一级的官员调动,让我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提督来筹谋,说出去不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韩绌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开口说道:“你不同意可以商量吗?哪能一言不合甩手走人呢?”
“皇上,这事商量的事情吗?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但是您要的价都到了九天之外了,我还怎么还?”封晓的气还有点不顺的道。
皇帝听完,说道:“我这册子上的人怎么了?这个案子你翻了,政事阁内必定有人落马,腾济源如政事阁顺理成章了,京畿卫戍军镇的镇抚使按理早该调动了,还有礼部尚书田衢肯定成为政事副相,那空出来的位置安排人……”
韩绌指着册子一个一个和封晓解释,但封晓却不等他说完,直接打断道:“皇上,您觉得您这册子上的人事任命,有哪个在国基院里能通过?就算国基院能通过,国柱院能过吗?要是都能通过您找我干嘛啊?您自己下到帝命不就完了吗?”
皇帝被封晓问的有些不自在,心说还不都是你老爹的关系,要不然他这个皇帝怎会当得如此心累。但是牢骚只能在心里发,该说的却只能是:“朕这不是和你商量呢吗?”
“哎……”封晓叹了口气,对皇帝道:“皇上,我不知道这个册子是谁给您的,但是我要告诉您,能给您这个册子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幼稚可笑到极点的政治白痴。”
封晓这话有些重了,但自《皇权内章》颁布之时起,朝堂上有个封文胜把着,各家都安守本分,只要封文胜决议的事,几乎没有办不成的,结果养成了朝野诸公的懒散癖性。如今封文胜去世了,朝堂上没有一个有足够威信和能力的人来镇场子,各家各派都纷纷冒头开始发表声音。但是多年的思维惯性,一旦让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人们独自决断,居然就出现了如此的政治白痴。
这放在现世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两家合作,一家的要求一百块回报,另一家居然要一千块回报。这要是两家实力相差悬殊,或者诉求多的一方起主导地位也成。但现实情况是主导的一方是以封晓为首的勋贵一派,而从实力对比上看,皇家还要逊色于勋贵派系。这个主张封晓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哪位新上任的政事参相郑欣的主意。
说到郑欣,就不得不说说他老爹前越国公郑荣。这郑荣当初上过私塾,还当过蒙元衙门的书吏,算是大明开国武将中学问较高的一位。后来参与封建明等人的军队,因为战功,建国后被封为了越国公。但是他却算是勋贵里的异类,感情上讲,他和其他武将一同出生入死,结下了很深的袍泽之情。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心里又有着传统读书人的那种愚忠的情节。他会为了当年三公案和皇帝力争,但是也会因为封建明和封文胜对皇权的限制表现出不满。正是这种矛盾的性格,让皇家对分化勋贵体系找到了一丝缝隙。当年三公案之后,别的开国功勋,被杀的被杀,被罢的被罢,他郑荣却仅仅是调离了军队。
郑欣继承了他父亲的忠君思想,他最大的政治理想就是回复宋朝那种皇权至上,但又能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状态。
恰恰是他这种幼稚的政治理想,将他和皇室捆绑在了一起。但他这种理想毕竟太过幼稚,因为自从封建明建立大明朝之后,就在多方面的限制皇权,而直到封文胜推动《皇权内章》的诞生,绝大部分政治参与者都多多少少的接收到了这方面的实际利益。没有人愿意将到手的利益拱手让人,所以如果要回复皇权,那么他们挑战的就是全天下的利益既得者。
除此之外,由于封家在主持朝政的几十年里,大肆筹建起蒙学堂,将整个大明朝的文化程度硬是拔高了好大一截,大明四十四年礼部做过一个统计,大明版图内,识字人口超过了七成。文化的普及,结果就是如今的百姓已经不像一百多年前的大宋朝那样可以随意愚弄了。
整个政府高层,都还在适应后封文胜时代带来的变化,加上本身政治理想的不切实际,造成了郑欣等人在政治运作上的不成熟。其实不仅仅是郑欣等人,整个朝堂之上,能被称为合格的政治家甚至政客的一个没有,包括学院派。
当初在朝堂之上运作改黄归淮之事的那次朝议,一个个如同黄口小儿般的表现,封晓接到消息之后,内心即对这些个朝堂大佬儿极度失望,他们很多人的表现甚至不如郭岑和韩绰。
封晓从来就没有低估过古人的政治智慧,但是同样也没有高估过。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充斥的各种朝堂纷争,尔虞我诈,很多时候都充分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指挥。但同样造就了无数的如王安石一般政治白痴。但这些都是需要分开来看的。
现如今的大明朝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并不具备代表性。当各利益集团的在朝堂上的代表们适应了没有一个绝对声音的时候,百家争鸣,将重新激发起中国精英阶层那深入骨髓的政治智慧。学院派经过封文胜的不断引导,政治理念相对较为清晰,但上面有封文胜这把遮风挡雨的大伞,他们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鲜艳璀璨,但是没经历风雨,一样需要锻炼。
眼下这郑欣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居然在和封晓的政治交易中提出了如同天方夜谭般的条件。封晓当时表现的气愤异常,起身离开,其实表演的成分居多,而且更是在试探皇帝的底线。他和皇上都知道,如果封晓真的离开了,那么两派也就彻底撕破了脸。可是这个时候,皇室比勋贵及学院派更需要盟友,而且他们又不能和可能是幕后黑手在前台代表的书院派媾和。因此他们其实比谁都更愿意发动,让朝堂热闹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朝野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只是那位天真的政事参相大人却高估了自己一派的实力,或者说高估了皇权在现实中所代表的权力。一只拴上铁链的老虎,再凶猛强壮,也不过是被人们观赏之物罢了。看着曾经啸傲山林的百兽之王如今的模样,人们不过是感叹一声:“它可真吓人啊!”而已。至于威慑,只要我不靠近铁链范围之内,你又能耐我何?而郑欣最大的错误是低估了封晓,他认为一个不及弱冠的年轻人,敢和皇家撕破了脸吗?更何况他和皇家还有这至亲之情。
因此封晓赌了一把,堵得就是皇家此时不愿也不敢和朝堂明面上最大的势力对立,结果他赌对了。皇帝韩绌是不可能让封晓离开的,他一时气急攻心,要拿下封晓,当时只不过是下意识的认为不能让封晓离开。但是当封晓面对皇帝时,或者说面对皇权的威压时,表现出的决绝,一下子让韩绌冷静了下来。
此时听到封晓调侃出主意的人,脸上一红,随手将手里的册子仍在软塌之上,然后问封晓道:“那三生你认为该如何?”
稍稍思考了一下,封晓道:“腾济源入政事阁问题不大,户部尚书一职可以让他担任,现任户部侍郎邱通可以去js任巡抚,调js巡抚赵成路到jx任职。”
听到封晓安排了腾济源的去处,皇帝很高兴,但也有些疑惑的道:“为何将邱通安排到js而不直接安排到jx封晓苦笑一声,解释道:“皇上,那腾济源到了jx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官绅一体纳税。您别告诉我这不是您和郑相的意思。那腾济源本来就是户部侍郎,他调任jx巡抚就已经有些压不住的趋势。既然入了政事阁,那这事要是不交给有资历、能压得住的人,难道还要再从京里派个京官去办吗?”
韩绌的脸上又是一阵**,自己这边的事都需要封晓考虑,皇帝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封晓接着道:“伍孝勋接任京畿卫戍军镇镇抚使也好办,老镇抚使余贤致仕既可。但是还需要安抚一下,他儿子余成现在御林军中任职,升个提督副官还是问题不大的。”停了一下,瞄了一眼韩绌的表情,接着道:“那提举参事之职也可以给方陆,但是之前伍孝勋所管辖的京畿总镇交接事宜,则要交给姜彻,他方陆只需管理参赞军事之责即可。”
见皇帝点了点头,封晓继续道:“礼部尚书给王思筹也可以,但是杨淮要任御史寺卿。”
皇帝听到要让杨淮人御史寺卿后,打断封晓道:“不可,杨淮离开了礼部,要是再来一次西南战争,朝廷怎么受得了?”
封晓听完,双手一摊道:“那有什么办法?杨淮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这次都该升任礼部尚书的,但是您却给了王思筹,你们不怕寒了真正办事之人的心吗?”
听完封晓的指摘,韩绌的脸第三次红了,喏喏的道:“这……那就不能有个两全的主意吗?”
“哎……”再次叹了口气,封晓道:“通过上次西南战争,难道皇上还没看明白吗?外交之事本就是国家政策之重,如今随着二许的船队回归,一起来的还有风冷撒的使者。我们和那欧罗巴(注1)之间,和波斯(注2)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如今的西方还没有那个国家可以和我们大明相提并论,但是今后呢?一个小小的孟加拉和帖木儿余部都能逼得咱们手忙脚乱的,到时候要是出现了某个国家壮大到能和大明并立之时才筹谋就已经晚了。虽然那个时间可能是咱们的孙子甚至重孙子才能看到,但是难道皇上想让后人骂我等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吗?”
“那三生认为该当如何?”韩绌皱着眉头问道。
“分!”封晓回答非常简洁,就一个字。
韩绌是郑欣教导出来的,政治上还很稚嫩,但他毕竟是个聪慧之人,不然也成不了皇帝。所以封晓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结合之前皇帝的问题是如何安排杨淮,因此封晓这个“分”字所代表的含义,还是一下子就明白了。
明白了封晓的办法,但是该如何操作,韩绌还是一头雾水,问封晓道:“你的意思就是将礼部分开?这点到是可行,但如何操作呢?”
*******************************
注1:欧罗巴一次源于闪语,而中国自古和现代欧洲的交往大多通过中东地区,因此当真正直面欧洲的时候,欧罗巴一词便顺应了中东地区的称呼。
注2:中国历史上对中东及小亚细亚等地区的称呼,其实中国古代对外国势力都是一知半解,地理位置等等更甚,对中东地区一直称呼波斯,因此文中波斯并不是指近代伊朗地区,而是泛指整个中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