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天闰厉元帅回来之后,杭州这边,恐怕要有一次小的动乱了。 ”
抿了一小口杯里的清茶,楼舒婉优雅地笑了笑,将茶杯放下时,手腕上的银镯与瓷杯轻轻碰了碰,发出“叮”的一声清脆声响。
“立恒在书院教书,可能淡泊一点,但我也听说了,这文烈书院之所以能维持住,上面是有人在背后撑着的。不过这一次可能bō及较广,听说······立恒之前在书院之中曾说过有关钱老的一些事情,如今时局敏感,可能要被人旧事重提,立恒要小心一些······不过也没关系。楼家如今在杭州也能说上一些话了,虽然……各种情由可能立恒有些瞧不起,但若是有事,立恒或者可以知会几句,小妹这边,可能会帮得上忙,希望立恒无需芥蒂……”
自那次百官宴上的重逢,这是楼舒婉第是不会作假的。”
陈凡喝了一杯酒,耸了耸肩:“别多想了,这家伙既然涉及其中,事情瞒不过他的。要么有这个心理准备,要不然双木你干掉他如何?”
宁毅笑起来:“为何上面还没颁布法令,把无业游民全都吊死?”自从卸去了城管老大的身份之后,陈凡基本也就与无业游民无异了。
安惜福在那边听了一会儿,问道:“宁先生觉得北方战事如何?”
两人交往不多,但基本上在湖州已经有过一次交手,宁毅看了他一眼:“我能猜到的也不多,说起来,嘉兴肯定是打不下了,对吧。”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刘天南却并无芥蒂,点了点头:“嗯,童贯率兵,城围已解。”
“方七佛恐怕并不想回来,七八月间粮食丰收,从杭州到嘉兴之间,向来是鱼米之乡。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家能收的收,不能收的自然是烧了,童贯的军队多,兵线的后勤需求也强。这边····…大概是打算据城以战了。是这回事吧?”
这次倒是没人接话了,宁毅笑了笑:“刚刚收了粮食,杭州城不破,便能撑上很久的时间。起义、称帝,有了名号,总有人望风来投,即便解不了杭州之围,只要这边撑住,外面给朝廷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另外北方金辽两国已然开战,武朝同样要出兵北伐,将十五万大军拖在江南一地,此消彼长之下,就可能……把朝廷拖垮。我能猜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宁毅想了想:“之前永乐朝初立,不可能立刻就杀一批人的头,弄得人心惶惶,但既然要坚壁清野准备守城,城内是不是能拧成一股绳,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听说厉帅稳重,他率兵回来,清理一批,也能更好的稳下杭州的局势。政治斗争嘛,大概是这个样子了。”
宁毅如今在霸刀营中所进行处理的,都是有关于内部的事物,与一些核心机密,或是北地战事有关的,基本都已经被过滤出去。这也是为什么刘双木会对他表示惊奇的原因。待他说完这些,大伙便都有些沉默下来。陈凡大概是最清楚方七佛想法的人,皱了皱眉,问道:“有可能吗?”指的自然是拖垮朝廷的目的。
宁毅笑了起来:“大家纸上谈兵,说说推测,我是很擅长的,你若要将这事当真······那我就不清楚了。世上之事从无成法,有句话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放在这里,你们急着称帝,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成,总是具体操作之后才能成功的事情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久之后,刘天南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颇有道理,不知是谁说的······”
宁毅道:“韩信跟刘邦说的嘛。”
他这时正在跟陈凡说第二天要去参加的一个诗会的事情。事实上,宁毅与秦老派来的名叫闻人不二的特务头子在前几天已经有过第二次的碰面,这是约好的第三次碰面的地点,于是先在刘天南这些人面前打个底,就道是楼舒婉约她前去的——实际上倒是宁毅在今天提到那诗会,楼舒婉正好说自己也有请柬——一时间倒也没怎么在意那简单的历史题,直到一群人议论起来“韩信原来说过这个话······”,他才认真去想了想。
“呃……好像……可能……是啊……”
许久之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名言通过许多奇特的方式传播出来,多数人认为是宁毅本人或是其身边幕僚之语,至于他口口声声说的为韩信所说之事,在多年以后依然无从可考······
此时的宁毅自然不会知道这些,在与众人的随意谈笑中,他只是在心里想着明天那场诗会的事情而已。在这样的宾朋谈笑间,夜渐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