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中山在加紧练兵,各地的消息却是飞雪般的传来。先是曹操的老哥们陈留太守张邈第一个响应曹操的讨董行动,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也义不容辞的加了进来,随即,原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与曹操关系极好的济北相鲍信也发榜参与,东郡太守乔瑁也被曹操协裹进了反董阵营。
接着,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后将军袁术逃出洛阳后正好跑到了南阳,便在孙坚的邀请下自领南阳太守,马上凭藉袁家在朝野中的声望,上表孙坚为豫州刺使,拉着孙坚一同起兵响应曹操讨董。
另一个袁家人,袁术的族兄山阳太守袁遗也跟着自家兄弟袁术起兵。很快的,北海相孔融,原并州刺使丁原的老部下、上党太守张杨也加了进来,一时之间,讨董之声不绝于耳。
更令董卓义愤不已的是,他听从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的劝说,不但没有追杀逃出洛阳的袁绍,反而封他为祁乡侯,任之为渤海太守,承认了袁绍在渤海郡的地位,袁绍却马上反戈一击,起兵反董。
接着,董卓刚刚任命的豫州刺使孔伷也在袁术的劝说下起兵反董。兖州刺使刘岱,徐州刺史陶谦。甚至冀州牧韩馥,也在袁绍和刘备的协裹下投了反董阵营。再加上在刘备劝说下参与反董的北平太守公孙瓒,时间到了中平六年十一月,差不多整个中原地区都成了董卓的敌人。
相较于外面的乱轰轰一片,刘封的小日子却过得舒坦无比,白天与甄萦约会,或是四处游玩,结交豪杰世家,晚上抱着王蘅香眠,每日快活似神仙。
其实,也不是刘封有意偷懒,因为他的任务,就是结交中山豪强世家,而身为冀州第一富的甄家,无疑更是重中之重。战争打了是后勤,而这个时代的后勤,就是看你能拉到多少世家大族来支持你打仗。因为这个时代的土地,几乎全都掌握在了世家大族手中,哪一个起兵的人,没有得到地方豪强的支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这些豪强世族又有私兵,家有余粮巨亿,根本就得罪不起。
当然,也有人这么做,曹操起兵之初也是得了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后来以法治国的他因容不得世家子弟为非作歹,寻故杀掉了名士边让,以期敲山震虎,却哪想反把老虎给惹急了,在他东征徐州的时候后院起火,差点连家都没了。后来军粮告罄,再从豪强那里得不到资助,无奈之下居然搞出了“人脯”这等惨剧来。
与甄俨不同,甄逸对刘封不但没有丝毫的反感,对刘封与甄萦的事反是乐观其成,每日见着刘封甚为亲切,也不惜心力的助他拉拢中山世族豪强说项,并无半点介怀。后来刘封才从甄萦那里得知,原来那个为她订亲的事,却是她的母亲张夫人一手策划了,甄逸并没有同意,只是也没有反对。在甄萦一力回绝之后,身为父亲失了面子的甄逸不但不恼,反而没少与这个让自己夫人头痛不已不肖女私下谈心的,话语中甚至隐有鼓励之意。
与甄俨不能容忍甄家的女儿做别人的小妾不同,甄逸所看重的,却是刘备父子的前景。掌握家族十几年了,此等乱世之相甄逸自然明白,像甄家这样的一方巨富,要想在乱世中独善其身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惟一的选择,就是投靠一方军阀,攀龙附凤,一同升天。而刘备父子无疑是很理想的人选。商人重利,要得有大的回报,自然不能舍不得下注了。虽然甄萦不能成为刘封的正妻这事让甄逸也隐有不快,但这个时代里,妇人早逝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让甄逸心中又很有些不适宜的想法。只是这样的想法,却是不能为外人所知的。
基于这样的心思,刘封每日出入甄府,已被人当成了甄家姑爷一般的看待。
至于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刘封插手。
此时中山国人才济济,武将里关羽张飞赵云徐晃张郃高览无一不是上将之才,放到哪里都可以独当一面的,虽然他们都还未经过淬炼,出任一部司马,管着几千人,无疑还是大材小用了。
至于文的方面,田丰钟繇俱是帝师宰相之选,才智识略一时无两,有他二人在管着政事筹划方略,自然不用刘封再来多事。惟一需要他做了,也就在例行会议的时候举个提案,动动嘴皮子,具体怎么做,田丰钟繇自会办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满意,末了还不忘多一句:承泽之见我等万分不及。
让刘封脸红不已。
出兵向洛是急不得了。各路诸侯话说得满满的,其实一个个都是忙着争地盘抢人才,招兵买马,伐董不过是一个口号罢了。任谁都看得出来,自董卓进京后中央威仪扫地,再也管不到地方了,以后的日子,有枪就是草头王,诸侯群雄一个个忙着养肥身子当土皇帝。
其实刘封心中也很急,却不能当这个出头鸟,除非攻打董卓,否则中山军动都不能动一下。
董卓是必须除去了,但董卓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威慑力量,因为有董卓的巨大压力,关东诸侯只能联手才能与之对抗,再不敢有所异动。历史上也正是董卓死后,关东群雄才开始了割据互斗,自相攻伐之路。公孙瓒下克上讨杀刘虞,曹操为父报仇屠徐州,长安朝廷一句屁话也没有,正是因为董卓已经死了,乱轰轰的一片,再没人来管这事。
在这个时候,谁要是敢先动一下,董卓的一纸诏令,足以利诱四方诸侯群起而攻之。从这一方面的来说,董卓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人。
而若要攻伐董卓,凭中山军一己之力,显然还没那个本事。
关东群雄中,声名最盛的,无疑是祁乡侯袁绍。袁家四世三公自不必说,袁绍又曾是何进的谋主,发兵攻破皇宫杀尽阉宦的第一人,深孚海内人望。就是他的上司冀州牧韩馥,原本也只是袁家一个小小书佐吏,正是藉借袁家的力量才当上了冀州牧之位了。袁绍出奔后,第一个来到冀州,其实也就是他算计好了要借助韩馥的力量来做一番事业,甚至已经做好了抢冀州牧之位的打算,而韩馥身边的人,大都早已与袁绍暗相款曲,只待袁绍来夺权了。
而袁绍的同父异母弟弟袁术的作为半点也不逊于这个让他一向瞧不起的“小妾子”,袁术也打着同样算盘,他的目光盯向了同样富庶的荆州。
其实袁术也冤,只不过出生时晚了袁绍那么几天,别人一提起他,就说:“此袁本初之弟也”!呃,那小妾子?
也不过名气比小妾子小了那么一点点,却是最重要的那么一点点。
袁绍出奔后董卓马上就给了他一个渤海太守的名份,也给了他祁乡侯的爵位,自认为对袁家的招拢已经做得够多了,对袁术也就不放在心上了,逃到南阳的袁术半点好处也没给。
董卓这等小小心思,心高气傲却不是草包的袁术哪会看不出来?于是负义尚侠的袁公路再不能屈居于“小妾子”之下,一怒指使一颗心向袁家靠拢的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做掉了原荆州刺使王睿,南阳太守孙咨,这个孙咨正是董卓任命了,呵呵,你不给老子自已来抢,公然坐上了南阳太守之位,并表请孙坚为豫州刺使。
之所以不直接做荆州刺使的,却不过是给董老大一个和解的机会,也给荆州世族豪强一个和解的姿态,毕竟袁家四世三公,太过强势了,南方世族又是出了名的排外。可惜事实证明,袁公路又一次失算了。
这个时候,小妾子袁绍也已经公然起兵反董了,种种消息传来,冀州牧韩馥有意让贤,请袁绍入邺主持冀州军政。一直以来,袁术自认名位才气都在小妾子之上,只是自诛除阉宦以来自已时运不济,一直缓了小妾子半拍,这才让小妾子争了先。这会听说“小妾子”即将入主冀州,袁术再也坐不住了,他早就把目光瞄向了富庶不逊于冀州的荆州,这本就是他的理想盘中餐,于是濒濒的向洛阳发探消息,也向荆州世族豪强发出大量和解的信息。
另一方面,袁家太过强势,同样强势而又排外的荆州地方豪强也对他不放心,双方还没谈拢条件,各还在观望中,请袁术入荆州主政的议题便缓了下来。袁术一方面看着事情有谱,又对袁家的声势太过于自信,心里也就放下了一半,并不使强直接把荆州牧的帽子往自己头头上戴,正巴望着董卓能给自己一纸任命,好名正言顺的接手荆州。
呵呵,若董老大真能如此做,某袁公路也就算了,不再跟你董老大争了,让那“小妾子”爱干啥干啥去。
却哪想,董卓还是半点也不上道,使了个宗室刘表来出任荆州刺使!
刘表是什么人?号称八俊之首,其实不过一坐谈客罢了,宗室又如何,在大将军何进帐下也不过出任个北军中候,能跟后将军的自己比!
怒气冲天的袁术想也不想就使人在路上设好关卡,也不管当年同在大将军帐下的老关系了,把这坐谈客给做了干脆。
却哪想,这刘表也不是善茬,搞了出单骑入宜城,暗渡陈仓迅速取得了荆州最大的两个世族豪强蒯、蔡两家的支持,诱斩宗贼,统合世家,迅速稳定了荆州局势,坐实了荆州刺使之位,并进为荆州牧,整兵数万,让袁术的目的再一次落空,想打也打不得。
从此袁术与刘表结成了生死仇敌。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