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
作者:谁来添香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88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清晨,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等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

随后,李渊的长子太子李建成和四子齐王李元吉从玄武门进宫面见父皇。他们走到临湖殿,发现殿边有马影闪动,心知不妙,立即拉转马头,准备奔回东宫。李世民拍马追上,高呼:“大哥!”李元吉举弓射击李世民,因过度紧张,三次都无法把弓拉满,箭在中途落下。李世民瞄准李建成,一箭射死。

尉迟敬德率骑兵70人随后赶到,左右射击李元吉,李元吉从马上栽下。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失去控制,往树林狂奔,途中李世民被树枝钩住腰带摔倒在地,无法爬起。李元吉见状,上来夺下李世民手中的弓,一下子扼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飞马而来,厉声大喝住手。李元吉徒步逃命,打算逃往武德殿,尉迟敬德一路追击,最后将李元吉射死。

玄武门的事情很快传到东宫、齐王府,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听到李建成死亡的消息,叹息着说:“他活着的时候,接受他的恩惠,他死之后,怎么可以逃避他的灾难!”遂跟东宫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东宫、齐王府精锐部队2000人,冲向玄武门。

秦王府将领张公谨神力惊人,独力将宫门关上,谢叔方军不能进入。

当时驻扎在玄武门的兵将大多持观望态度,两不相助。云麾将军敬君弘统御宫廷禁军驻守玄武门,挺身迎战太子军。他的亲信劝说:“事情到底如何,还不能预测,应该观察变化,等到大军集结,列阵再出,也不算晚。”敬君弘不接受,与内府中郎将吕世衡,嘶喊攻击,全都战死。

玄武门的秦王军跟太子军等鏖战很久,薛万彻呼叫喧哗,声称要攻击秦王府,此时秦王府兵力大部分集中在玄武门,府中只剩几个文官留守,所以秦王军大为恐惧,眼看一时三刻间就会被攻破。

正巧,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赶到,东宫、齐王府的人见首脑已死,登时军心涣散,顿作鸟兽散。薛万彻见无法约束手下,率骑兵数十人离开长安,逃往终南山。冯立斩了敬君弘,对他的部众说:“多少可以回报太子。”也解散了手下军队,落荒而逃。

高祖李渊对玄武门发生的事竟浑然不知,还很尽兴地在宫中“泛舟于海地(皇宫人工湖)”。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直入宫中面见李渊。李渊大为震惊,问道:“今天作乱的是谁?你来这里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太子和齐王叛变,秦王出动军队,把二人诛杀,恐怕惊动陛下,派我前来保驾。”

李渊对裴寂等说:“想不到今天发生这种事,应该怎么办?”萧瑀、陈叔达说:“建成、元吉并没有参与当初的起义行动,对于帝国的建立也没有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高望重,共同设下奸谋。如今秦王既已出兵把他们扑灭,功盖过世,百姓都归心于他,陛下如果封他为太子,把朝廷交付给他,就再不会发生其他事端了。”

李渊见事已至此,只得说:“你们说得对,这也正是我的心愿。”当时宫廷禁卫军及秦王府军,与太子宫及齐王府军仍在鏖战,尉迟敬德请求李渊下令阻止,并命各军都受秦王指挥,李渊听从。

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宫,宣布李渊指令,战斗终于平息。李渊又命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向各将士解释疏导,遣散了他们。

李渊召见李世民,抚摸着他的头发,安慰他说:“这些日子,我几乎犯了‘投梭’错误(注:此典故出自曾参。有人传曾参杀人,曾参的母亲相信)。”李世民跪在那里,把脸庞贴在父亲胸前,哭号不已。

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日:“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诏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李渊退位,自为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

以上是史书《资治通鉴》记录的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的详细经过,事变的结果以李世民侥幸取胜而结束。

事实上,唐代政变中有三次“玄武门之变”,只因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最为著名,所以一般提到“玄武门之变”,若不特别说明,均指李世民发动的这一次。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